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372)
想到这里,林泽老戏骨上身,眼睛充满着惊讶和好奇地问道,“殿下怎知大鹅是蠢的?”
这话真是,拐了个大弯,陈辉鸣都被他弄得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第175章 炼钢配方
林泽觉得自己的问题真不突兀,而且他一直在观察陈辉鸣的反应。
你想,陈辉鸣竟然知道鹅的行为特点。不是真养过一段时间的,很难在骂人的时候,脱口而出用这个形容词。
林泽自己养过鹅,当初家里第一批的五只毛茸茸小鹅就是他买回来的。
在家那段时间,也是勤快给小鹅喂食。
这不,就观察到鹅的一些行为特点。它们吃东西会有一个固定的顺序和路线,林泽说的真是大实话。
它们都是先吃一口冷饭,然后喝一口水,接着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原则性强得嘞。
林泽见气氛有点凝固,挠挠头,尬笑解释道,“殿下,我在村里养过鹅。刚才一时嘴快,您见谅。”
陈辉鸣拳头松了松,脸上浮现一丝恍惚,想起小时候在王府小院池塘养鹅玩的事,母妃也还在…
当年自己还是个偏远封地的世子,为了让京都的皇爷安心。每天上蹿下跳,招猫逗狗,全然一副败家子弟的作派。
林泽见他一直不出声,但是也不像生气的意思,估计在考虑要不要提出让自己干太子舍人的工作。
烛光摇曳,陈辉鸣回过神来,起身走到窗边。
“来人——”
林泽见他叫人,蹭的站起来,坐不住了。心跳突地有点加快,这两句应该不至于让陈辉鸣动怒吧?
林泽自觉说话还是有些分寸的,他在乌什县那时候,跟陈辉鸣接触,就一直是这种风格。
“参见殿下。”
陈辉鸣转身,眼睛在对面的林泽身上打个转,“去安排一桌饭菜。”
“遵命。”
等下人离开,陈辉鸣也往外走。林泽想了想,跟上去。
出到殿门,外面新鲜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情舒畅。
陈辉鸣站了一会,又沿着廊下往前走。
两个内官提着灯笼,在一旁引路,后面跟着一队人马,林泽跟着一直走。
来到一处荷塘边的书斋,木质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轩窗下还有一丛芭蕉,伴在假山一侧。另有一圈松柏花卉,围绕着书斋而植。
走进里面,发现书斋并不大,但十分干净整齐。
一书橱置于长案的墙壁下,右边临窗设有一短塌。两边是几个黑漆嵌金银片的箱子,估计是用来放一些古玉重器或晋唐小卷。
左边有小几两张,上置古铜花尊和哥窑定瓶,两盆文竹点缀着室内的生机,墙上挂着书画、羽扇等物。
处处雅致,更透露出主人家的生活品味。
这绝对是属于陈辉鸣的私人空间。
林泽都感觉自己有点冒昧了,站在门口,脚不敢动弹。
陈辉鸣径直走到榻上,两个内官服侍他脱鞋子。
林泽已经有点怀疑人生,刚才默认跟上,好像是自己理解有误,正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才能悄无声息地重新回大殿那边。
“进来。”陈辉鸣依靠在软枕上,指节轻敲榻上的矮几。
林泽看了看里面的两个内官,轻手轻脚地进屋,站在一旁。
陈辉鸣手指了指对面的圈椅。
林泽会意,脸上带着拘谨和不解。
陈辉鸣屏退其余人,闭目养神,过了一会才开口道,“上回在石潭镇,查账本时,我记得你说过太清观可能有炼钢之法。”
林泽听完这话,心里已经有点底,原来是这个。
“是,当初学生从账本中各类账目支出,有了这个猜测。”林泽轻声道。
实际上他是结合谢太傅那里打听来的消息才做出这个判断的。
那个太清观的道士对钢铁制品见怪不怪,道观炼丹那些原材料好多都是氧化还原物,搞出钢是很有可能的。
已知前提:这个年代精钢是很珍稀的,一小块钢融进武器中,价值都能翻好几倍。
属于有市无价的产品。
“你回去有没有琢磨过那个配方?”陈辉鸣语气平静,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林泽。
他派人去道观抓人,看见的东西已经证实眼前这个书呆子的推测是对的。
奈何当时没发现一个活口,甚至连整个道观都被一把火烧个干净。好在那些钢铁碎料水火不侵,原地翻了个遍,找出不少来。
林泽看了看四周,他的反应式都是化学书里,还有根据自己后面翻书得到的知识推导来的,并没有实践过。
“殿下,我只能隐约有个推测,到底行不行,尚不知。”林泽赶紧把免责声明先放出来。
陈辉鸣叫他来,本就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
如今朝廷怕是要两线作战,若是能练出更好的铁和钢,势必能增加胜率。
“意思是,你已有配方?”陈辉鸣琢磨一番林泽的话,缓缓坐直了身子,双眼紧盯着对面的人。
林泽点头,既然知道事关边境战事,他自然不会藏着捏着。
“学生后来回去翻看许多书籍,又结合那账本里道观用的东西,大致有个方子。殿下,我写下来给您,还是口述即可?”林泽自己已经有点记不清,等会还要进空间去翻看笔记本才行。
陈辉鸣忍不住涌出一股荒诞之感,这人竟然凭借账本采买东西,外加翻看书籍,推算出一个炼钢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