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393)
“泽哥儿,侍郎府到了。”林郁生将骡车赶到侍郎府东侧门外。
林泽下车,挥手道,“爹、生叔,你们回去吧,今晚不必留我的饭食。”
侍郎府侧门廊下,早有小厮瞧见林泽,待他同家人说完话后,马上迎过来,“问林公子安,我家大少爷遣我在此迎您进去。”
“好,有劳。”林泽微微颔首道,同时将手里的三个包装好的礼盒递给他,“一点心意,还请转交给侍郎大人、大公子和三小姐。”
“公子放心,小的定当送至三位主子处。”小厮躬身接过礼盒。
林泽随小厮走入侍郎府右侧的一处宽敞院落,刚从抄手游廊步至庭院。就见一身宝蓝色缎面带如意暗纹的谢宁,坐在垂柳旁的八角凉亭中看书。
“宁哥。”林泽快步向前,脸上是止不住的笑。
谢宁闻声便将书卷合起,走近了,朗声笑道,“泽哥儿,当真是许久不见,你似乎又高了些。”
林泽也顺便打量两个来月不见的宁哥,似乎更加成熟稳重了。
最最羡慕的一点是,宁哥留的长须好适合他本人,增加了三分仙风道骨的感觉。
林泽本来年龄就小,脸型还是那种显嫩的,用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少年感十足。
这年头的人爱造神童,林泽是坚决拒绝成为被人口中的神童。
据他所知,十几岁考到殿试那一关,只要神童本人策文写得还行。皇帝为了祥瑞之类的名声,能把状元按神童头上。
这种看似天降好事的,其实仔细看看史书、县志所记,没几个能得善终的。
林泽就想考个编,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林泽还出于另一个方面考虑,在国子监念书这段时间,他大致清楚自己的水平。
上次月考,拼了老命才得两个二等,足以见得高手如云。
会试时运气一般,最差是同进士;运气好,加上陈辉鸣送的资料,估计能混个二甲进士。
以后外放当个不大不小的官,留个胡须,也好让人信服。
而且!
经过林泽长时间观察研究,男人的胡须就跟女孩子的发型一样,选对了会给气质加分不少的。
世人皆推崇‘美髯公’啊。
“自来到京都,你我便没有机会聚一聚。为兄知你勤奋苦读,一直等到今日方才邀你上门。还请泽哥儿见谅。”谢宁边走边说道。
“宁哥,咱们不必多言。”林泽摇头,想想在安庆府备考也就过去三月不到,却有种已经好几年前的错觉。
谢宁将人迎至正厅,二人分别落座。
“大少爷,大少奶奶听闻林公子上门拜访,特来奉茶。”一小厮前来禀报。
“泽哥儿,今儿见见你大嫂。”谢宁脸上露出一丝柔情,示意下人去安排。
林泽看宁哥这模样,心里替他高兴。之前在安庆府也听他提起过这门亲事,那会子,宁哥的态度是挺淡的。
有种大家门当户对,凑一起过日子的意思。现在看来,对这位大嫂相当满意。
因等着谢家大少奶奶过来,林泽两人只简单的闲聊、喝茶。
约莫一刻钟,只见一位身着胭脂色绣银丝团纹衣裳的年轻妇人款步而入。层层叠叠的发髻上,用对称的两支垒金丝镶红蓝宝石蝴蝶牡丹装饰。
简约大方却不失精美华贵。
在她身后跟着连个婆子、两个丫鬟,步伐一致,训练有素。
“妾身邹氏,问夫君安,问林郎君安。”邹苓玉微微屈膝,极为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气质。
林泽同时向她行礼,“林泽见过大少奶奶。”
“泽哥儿,你我之间,喊大嫂便好。”谢宁含笑道。
林泽再次拱手作揖,“问大嫂安,初次见面,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邹苓玉看向林泽,避了避他的礼,抿唇微笑,“那妾身便随夫君,喊泽哥儿吧。你头一回来,我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这有两盘点心,是我命厨房新做的。”
林泽视线在后面丫鬟的托盘上,礼貌性地停顿片刻,“那我今日有口福了。”
双方就此算认识了,林泽是外男。邹苓玉只邀请他今晚留下吃饭,便带着丫鬟婆子们离开。
“泽哥儿,跟我来书房,安庆府那边送来有几封信是给你的。”谢宁放下青瓷茶杯。
林泽心中一喜,写了两次信件回家,终于收到回信,“太好了,多谢宁哥!”
移步书房,谢宁从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沓厚厚的信。林泽目测,得有六七封。
伸手接过,林泽快速看了眼信封,“还有老师的来信。”
“嗯。我观祖父书信,笔力虽有减弱,却仍见风骨。想必身体康泰,你们安心备考。”谢宁道。
林泽重重点头,将信件贴身收好,回去再看。信息传递非常慢的时代,‘家书抵万金’是每个游子的心声。
谢宁往茶桌那边走去,宁哥弟两人隔桌对坐,“泽哥儿,明日一早去投卷可好?”
“你我想到一处了,宁哥。”林泽笑道。
谢宁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卷云漫天,“泽哥儿,恩科之后,你欲何去?”
林泽听懂了他的意思,思忖片刻,“若中,经由吏部考核,听从朝廷安排。若不中,或许是留在国子监。”
“泽哥儿才学、样貌皆上成,进士及第是迟早的事。如今朝堂内忧外患,却也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机。当今天子对田赋税收的变法革新,势在必行。此外,收复疆土后,如何治理边境之地,亦是历朝历代之难题。”谢宁一点一点给泽哥儿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