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435)
在家学了几日,林泽便递帖子上门拜访谢伯父,跟宁哥一起,三人讨论时政。
一连十日,风雨无阻。
林泽将所知的政治、民生、军事等问题都至少写过一篇策文。
他考编得来的经验,不要试图压题。
把所有教材都背熟,管他怎么考,自己尽力,就不存在事后愧恨一说。
乐观点讲,三甲同进士也是进士啊。
抱着最低的期望值,林泽迎来了殿试之日——十月十五。
穿着青袍贡士服,林泽在全家的陪同下,来到熟悉的午门。
“托泽哥儿的福,叔也是见过皇宫的人了~”林郁武惊叹得看不过来,远处高大巍峨的红墙,令人生畏
。
林郁生亦步亦趋,不敢轻举妄动,怕影响了侄子的殿试。
这可是他们林氏一族的兴盛的苗子!
林郁生这段时间每日偷摸着给祖宗烧纸钱,求他们保佑林泽一定要顺顺利利通过殿试!
他这辈子能看到一座进士牌坊建在祖宗祠堂前,死而无憾!
林郁盛给儿子理了理衣袍,看了眼他后面的书箱,“该过去了,文书票卷都带好。”
“嗯。爹、生叔、武叔,你们准备好佳肴美味,等我回家。”林泽深吸一口气,扬起笑脸道。
林郁生、林郁武抿起唇角,竭力控制着心里喷涌而出的紧张和激动,“顺顺利利。”
林郁盛默默看着儿子转身,回头朝两人道,“咱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停。”
林泽走到午门集合点,这次引他们进去的变成了鸿胪寺的官员。
检查的人变成了军队里的校尉,林泽跟在后面先去排队搜身。
殿试要自己带笔墨等书写用具,搜身流程跟会试时一样,但衣服不必脱光,能保留里衣。
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如果发现行刺或者舞弊,是非常严重的失误,一众经手人员都会被追责。所以检查搜身,非常仔细。
三百多人搜完,才能到另一边等着鸿胪寺的官吏带领进入皇宫。
殿试地点仍在保和殿,进去的路上,大家都没什么好奇心,全都闭目养神。
林泽也是,昨晚几乎没怎么睡着,又不敢吃安眠药,就这样熬过来了。
但他整个人很清醒,就像考编进面的前一晚。整夜没有睡沉过,但面试当天,整个人精神抖擞。
经历过覆试,殿试的整个流程都快了许多,每个人都有经验了。
卯时三刻(七点)的钟声响起,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入保和殿的宫门前,内侍官嘹亮的嗓音唱道,“开殿门——贡生入位——”
林泽吸一口清凉的空气,跟着前面的人,抬脚往石阶走去。
鸿胪寺官员指挥道,“诸生按名次站于丹墀两侧的石阶上,单名者居东,双名者居西。”
林泽以为时直接进大殿了,原来是在上去的白玉石阶迎驾。
单名居东,林泽十九名,挪步往东边走去,站在顺数第十个位子。
余光看向石阶中间的丹墀,这东西林泽只在文庙中见过。因为按照礼制来说,丹墀象征皇权至高无上。
除了千古圣人孔子,只能是皇家专用。
等他们站好后,便有许多穿着朝服的官员入场,走到丹陛两边候着。
“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着冕服,御至保和殿升座,作乐鸣鞭。
踏入金碧辉煌的大殿前,林泽很谨慎地用余光往里看了一眼。
吸引他的不是地上在晨光中闪闪发光的金地砖,而是正前方的匾额。
皇建有极。
意思是:治理国家要遵循一定的准则。
这一刻,林泽觉得,这不仅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文明的象征。
内阁首辅出列,行至殿内黄案处,捧出策题,出去交给礼部官员。
礼部官员带领跪下接收,来到雕镂金漆宝座正中处,跪在黄案上,行三跪九叩之礼。
礼毕,鸣鞭,皇帝还宫。
读卷管、执事等个官员回到所在司房,文武百官接着退走,鸾仪卫军举着试桌,礼部官吏向考生散卷,林泽等贡士跪受。
行完三叩礼后,根据内侍官的指引,走到自个的座位上写题。
林泽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在位置上目光虚散地盯着卷纸。
心里还是很不平静,上次在外面广场,没进来,倒看不出什么。
现在自己真正站在保和殿里面,又经过刚才一番礼仪,才体会到什么叫华贵富丽、皇家威严。
现代故宫是旅游景点,而如今他所在的是封建社会象征着巅峰权力的地方。
林泽刚想端起案上的茶水喝一口压压情绪,手顿了顿,又收回来。
闭上眼睛,林泽进入空间,喝自家的功能饮料。
就像奥运会上运动员遇到局势不利时,会中场暂停去喝口水、换件衣服,进行心态调整。
林泽也一样,从空间出去后,他一睁眼,脸上恢复从容不迫的模样。
摊开试题纸,林泽仔细看题。
殿试的策问竟然只有一个问题——如何抵御蛮敌,收复疆土!
林泽心跳突然加快,太惊喜了!
什么叫万全之策,这不稳稳押题了吗?
大喜过后,林泽意识到,在嘉国内斗争皇位时,边境那些外敌,真的把嘉国原有的地盘给侵占了不少。
否则也不用在殿试上,只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传达出强烈的信号,收复疆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