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441)
林泽继续说道,“爹,我还没打开过,这张喜报,我想留给你来开。到时候回家,再给我爷奶看。”
林郁武觉得自己呼吸都粗重起来,“这、这是你登科的喜报?那可得要带回村,供到祠堂里!”
“盛哥。”林郁生咽了咽口水,头一次见这样珍贵的东西,心生敬畏。
林郁盛的目光一一扫过三人,庄重地接过来,小心翼翼地将红绸带子,一点点扯动。
大家的眼睛全都一眨不眨地盯着,直到红带子彻底解开。
林郁盛将带子轻轻放大一旁,把卷着的泥金纸打开。另外三人顿时站起身凑到他的身后,一个字一个字看完。
“呼——”,林郁盛勉强保持冷静,依依不舍地把这张泥金报重新恢复原来的样子,就连打的结都一样。
“泽哥儿,真的金吗?”林郁武还没缓过来,愣愣问道。
林泽肯定点头,“叔,这纸是宫里特制的,百年不腐。”
“盛哥,你帮泽哥儿收好!”林郁生马上转头看向林郁盛。
“会的。”林郁盛认真道。
“爹,我以后就在翰林院任职了,还不用麻烦谢伯父替我奔走。咱们都留在京都~”林泽咧嘴笑道。
“好儿子!爹的好儿子!”林郁盛今日真是从来没有那样高兴过,整个人走路都是飘飘然的。
“叔,回家记得挺直腰板~”林泽转头又朝两位族叔打趣道。、
“听我侄子的,肯定挺直腰板!”林郁武哈哈大笑。
“叔有你这么个侄子,是十辈子修来的福气!”林郁生动情道。
林泽一看,大伙情绪太上头,转移话题道,“爹,明日我得去参加荣恩宴,上表谢恩,最后去国子监碑林题名上去。你们在家不必准备我的午饭。”
“哎哟,这中榜还挺忙哈~”林郁武吃惊道。
林郁盛关注的点不一样,“题名,岂不是国子监学子人人皆可见?!”
“应该是的。”林泽道。
“咱们泽哥儿可不是要流芳百世?”林郁生惊呼道。
“生叔,咱们家的祠堂,肯定会记下这浓墨重彩的一页!”林泽看向桃花坪的方向,自信且自豪,族谱单开一页呢!
……
一连忙了十多天,林泽才从登榜后的各种宴席,人情往来中抽身出来。
游街第二天,走完宫里的流程,林泽马上又携重礼上侍郎府摆谢,还有去替他出具覆试文书证明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刘玉才府上拜访道谢。
因为不是对方沐休之日,林泽是递了帖子,等对方下晌回家才上的门。
以后都是同事,加上都是安庆府的,又有谢师的关系在,刘玉才还跟林泽说了不少翰林院的规矩和几位上官的忌讳。
林泽心里一直觉得这趟真是没白来,而且刘玉才为人谦逊有礼,颇有谢师那种喜欢提携后辈的做事风格。
另外还要拜访主考官等等一应上官,不过这些大多是上门递帖子、把东西留下,等大人有空召见。
大家简单喝个茶,闲聊一下,就算结束了。
这还是因为林泽是一甲出身的缘故,其他普通的进士,连面都见不上。
林泽也从众星拱月的美梦中逐渐清醒,榜眼只是官场的一种入门券。
你能走多远、爬多高,得看后期表现。
他们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在没有确定你对他们有用前,是不会轻易拉拢的。
只保持礼节性客气即可。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办完最后一场答谢亲邻好友的宴席,已经进入十一月份。
一日,林泽骑马回家,一进门,就忍不住兴高采烈大声道,“圣上下旨了!我们三日后便可启程回乡探亲!”
院子里的林郁武、林郁生停下手里的活计,纷纷大喜道,“太好了!太好了!等你爹从国子监回来,咱们马上收拾东西!”
林泽重重点头,他爹经过吏部考核,被安排到国子监的典簿厅当一名整理、修缮、抄录书籍的典簿,从八品官职。
而林泽的翰林院编修属于正七品,算是比他爹高三级。
父子俩对自己的职业都非常满意。
第211章 登船返乡
永兴元年,十一月五日。
初冬时节,京都南门外金水河泮一处码头上,林泽一行人、三辆马车款款驶来。
“盛哥、泽哥儿,咱们真是叫荣归故里啊,满满两大车东西。好在最近托你们的福,特别是泽哥儿考中榜眼,咱家的咸鸭蛋卖疯了。不然哪有这些闲钱给家里老小、村里的族人们都买上一两样礼物。”林郁武啧啧感慨道。
“这买卖咱们日后还得长久做下去,我们俩的俸禄不高。京都人情往来可不少,家里又不像旁的官员,有田地庄子在京郊。咱们明年回来,寻摸一处铺子,专门卖咸鸭蛋。”林郁盛娓娓说道。
林泽很赞成,嘉国的整体俸禄属于中等水平,在京都的话,吃、喝加上租个一般大的房子是可以的。
但是过日子,哪能只有吃喝这一类花销。
人情往来、寻医问药等等……全都不是小钱。
他们目前已经打开渠道、做出口碑的买卖就是咸鸭蛋,等明年回来,开的铺子里肯定不止售卖咸鸭蛋。
“盛哥,今年那狗儿跟着咱们挣了不少银子。你们瞧见他最近的样子没?那小脸都红润不少。今年估计能过上个好年了。”林郁武笑道。
“那是个勤快孩子,明年开铺子,能雇他来干活。”林郁盛同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