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471)
“泽哥儿、盛哥儿你们瞧瞧有没有要添减的?”三位叔公问道。
“这样挺好。”林郁盛摇头。
林泽更加没有。
确定是这个意思后,林泽思索片刻开始落笔写:凡我林氏子弟,敦孝悌以重人论,笃宗族以昭雍睦,训子弟以禁非为,明礼仪厚风俗。
老爷子几人将这张纸传阅后,越看越喜欢,真是说到他们的心坎上,“是这个意思!没有一点偏差。”
三叔公也是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写得真好。”
至此,今天修族谱的事先告一段落,大家把这些东西仔细收好放回专门存放族谱册子的木箱里。
“咱们去瞧瞧石头凳子如何了。”老爷子招呼道。
林泽几人到祠堂时,大家早已经围成一圈,眼巴巴等着。
林泽也不吊大家的胃口,和多福两人一起把里面已经干透凝固的水泥木盆抬出来。
“生叔,劳烦你把木盆子倒扣,用铁锤敲盆底,把这块成型的圆凳子弄出来。”林泽大声道。
大家此时已经发现盆子里装的原先是流动的像泥一样的东西,如今干透后竟然真的像灰色的石头一般。
“哎,真变成石头了。”
“粉末搅拌出来的泥,竟然放三天能变成石头一般的东西,真是神了。”
大伙小声议论着。
林郁生手脚利索,很快就把水泥块弄出来。林泽蹲下去把隔在中间的油布撕扯下来,露出一个圆型的墩子。
“你们瞧瞧,是不是一个圆墩子石头凳?”林泽让大家仔细看,然后去拿了根木棍子使劲敲打石头凳子,一点没掉渣。
“好结实的石头凳!”
“泽哥儿,我来试试有多重。”
林泽笑道,“来吧。”
汉子两手环抱,全身发力,抱起了这个敦实的凳子。
“真跟石头凿出来的一样重。”汉子小心放下石头凳子。
“族亲们,大伙说要是咱们把这样的石头凳子、桌子做成吉祥的形状,有没有人家愿意出钱买?”林泽笑问道。
这话一出,原本的新奇马上变成对挣钱的狂热。
“那定然是成的,可比找石头凿出来的桌子凳子容易啊!三日便可做好,谁比咱们的快?”
“是啊是啊,且泽哥儿用来做这石头凳子的就是些碎砖头、碎陶片,那玩意这一带多得是,价钱也便宜。”
“咱们又有大钱挣了?”
林泽见大家越说越激动,赶忙抬手制止道,“大伙先听我一言。”
“好好,泽哥儿你说!”
“对,大伙都静一静!听听泽哥儿说什么——”
林泽本想请他爷来说,但是见老人家摆手示意,让他自己来。
林泽清了清嗓子,“这石头凳子配方是最重要的,用什么东西做的,人家有心的很容易就打听出来。大家记住,要是真把这买卖做成,村里必须建一个作坊,决不能让外人进。”
大家互相看来看去,都表示强烈支持。事关全族富贵,谁要是不上心,等着被大伙一起收拾吧。
“好,那这几日大伙再去买一
批原料回来,咱们做几张桌椅,你们拿去外头探探底。若是能挣着银子,咱们就商量个章程出来。若是没有销路,便暂时搁置。大伙觉得如何?”林泽跟大家说出自己的打算。
“泽哥儿,你已经把事情都想全了,咱们听你安排便好!”林郁生大声道。
其他人纷纷附和。林泽自己在京当官,根本不缺银钱。自打高中回乡后,多少人送各种东西来,村里人谁不知道?
他辛苦做这些为的是什么,大伙心里有数。私下里没少说当初跟着族长逃荒,是这辈子脑子最灵光的时候了。
“好,即使如此,那咱们就一块干!”林泽朗声宣布道。
“一块干——”
全村人跟着心潮澎湃,林泽过上好日子,竟然一点没忘记他们,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那也是跟定林泽了。
“那今儿就先散了,大伙先回去吃饭。”老爷子开口道。
四人回家的路上,林泽道,“阿爷、爹,我之前琢磨过石头凳子这事,晚上咱们找叔公和生叔他们过来,一块想想怎么安排人手可好?”
这个项目林泽已经规划很久,现在终于能落地,他得抓紧时间在自己返京前把项目推上正轨。
刚才在大家面前说得轻松,实际上事情很多。比如作坊的选址、设计,材料采购、处理、保存,产品推广、销售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成本、账目、安全等问题都是要考虑清楚的。
老爷子点头,“这是大事,等咱们去京城,村里的事得让他们管着。”
林郁盛也提醒道,“这事咱们家也商量过,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好的,返京时日不多,得抓紧时间。”
“有你们帮忙,我可不怕。”林泽笑道。
“真瞧不出你还是个财迷。”林郁盛无奈道。
“别听你爹的,他就是个享清福的命。以前是老头子我挣钱养家,现在是你挣钱养家。他上下都靠着,可不是命里带金的?”老爷子哼哼道。
“是是是,我这当爹的就是容易。”林郁盛哭笑不得,没想到有一天亲爹亲儿子打趣他。
多福在一旁直偷笑。
第225章 集体经济
新一批充当样品去试探市场反应的石头桌子、凳子已经做好,林泽手里的项目计划书越来越完善。
三天后,负责去售卖水泥制品的林郁生、林郁明和林郁武三人一回到村子,马上来林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