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569)
三进的院子确实很大,林泽看了房契上写着将近六亩地,也就是四千平米的使用面积。
一进院最主要的建筑是前院正厅,用来接待宾客的。两边各有左右厢房共四间,另有书房、侧厅各一间。正门两边是倒坐房,布置了马厩外库房、厨房和下人房。
二进院主要建筑是内院正厅,属于林家自家人吃饭、见面说话的地方,两边厢房的布局差不多。
三进院则是主人家居住区,与间上房、四间厢房并左右两个小院子,一边是假山花丛,一边是荷塘凉亭。全是上一任主人家弄的,整个宅院颇有江南园林秀美精巧。
“哎哟,走一圈腿肚子都酸,真大!族里的人即便全来,咱们都能挤得下。”看完后回来的路上,林郁武忍不住又感慨道。
“叔,咱们好好的,以后还能住更大的房子。到时候把大伙都接来京都,热热闹闹过日子。”林泽习惯性就开始给人画饼。
大伙听完就是朗声大笑,没有什么比家里年轻一辈有出息更值得高兴的。
“回头算个好日子,咱们就搬到新房住。”林郁盛道。
翌日,林泽来到新单位上班,让两个仆人跟着搬来两大箱,主打就是见着有份。
工部这边也早就收到通知,林泽这个新任郎中还没到,他所在的营造司两个直属手下已经等候多时。
“下官营造司员外郎蔡平见过郎中大人。”
“下官造司主事宋北起见过郎中大人。”
蔡平和宋北起都是三十左右的岁数,留着短须。蔡平看着不大爱说话,问候完就站一旁面无表情地等着。而宋北起脸上一直挂着笑,眼神也追随着林泽而动,显然是时刻准备听从上锋指示。两人似乎都没有因为林泽年轻而轻慢他。
林泽一看两人就有种来到理工男窝点的感觉, “二位同僚不必多礼,咱们日后共事于此,必得齐心协力方可做好本职之事。不知尚书大人何时得空,另外还得劳烦二位带我去拜见两位侍郎大人。”
蔡平和宋北起两人都没有推脱,蔡平先开口道,“那属下先去瞧瞧三位大人是否得空。”
宋北起则是带着林泽熟悉周围环境,以及简单讲解工作日常。林泽也会问一些不明白的事,宋北起基本都给了回答,虽然说有详有略。
十来分钟后,蔡平告知林泽何尚书和两位侍郎去上早朝还没回,林泽转道去跟另外三位同级的郎中混个脸熟。
一通走下来,林泽基本确认了这就是个理工男的窝,大伙在各自的办公地点没事都不来往,埋头干自己手里的活。
林泽还不太明白工部的生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头一天来,林泽也没什么活干,主要是熟悉业务和环境。
转一圈回到自己的地盘营造司,林泽请两人坐下来喝茶,“蔡平、北起咱们营造司哪些活归我们管?”
蔡平一点不耽误,马上接话道,“咱们有都吏科,管文书的。营造科,管营造工程的。砖木科,管木材砖石的。还要管理匠人和旁的一些杂活。原先咱们司该有两个员外郎、两个主事,如今只有咱们三个并五个司务,得把这些都包揽。”
林泽听完头都大了,三个人承包一个科室的工作量?难怪大家都埋头苦干,完蛋玩意,干不完,根本干不完。
第275章 考核制度
“归咱们管的工坊有多少个?”林泽听完蔡平的话后,心态稍微浮动了一下,不过经历得多了,他没什么觉得好崩溃的。
“回禀大人,主要有四个,木、石、土、砖瓦。工坊设在京郊的锦屏山下,每个工坊有在籍匠人二百上下。”蔡平道。
林泽大概明白了营造司的工作,他们三个主要领导和五个没有品级的司务平时在工部衙署上班办公,有任务就安排到各个朝廷管辖的工坊。工坊的事林泽暂时先保持原来的运转方式,现在还要弄清楚署衙这边的活怎么分配下去。
不会带团队,
真是要干到死的。
“我们营造司都有哪些科?眼下是谁来负责?”林泽细问道。
“大人,都史科和算房都是属下在兼管。主要是营造司日常事物、文书传达以及账目支领。”宋北起道。
林泽不由对他另眼相看,这些都是很琐碎又很要耐心和沟通能力的工作,单管一种都很不容易,宋北起还能兼挑两大块,看样子干得挺顺手的。
“喔,北起你是哪里人?怎么来的营造司?”林泽听完宋北起的话后,对其他几个手下一下子有了信心,这部门都是多才多艺的啊。
宋北起可不是什么没脑子的蠢人,他知道眼前这位新任营造司郎中来头大,又是正经两榜进士高中榜眼的翰林院出身,即便年轻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欺瞒蒙骗的。
而如今这位林郎中突然询问自己的来历,想必是有心要拉拢自己成为他的心腹。宋北起已经等这种机会很久了。
“回大人,小的是新洲府人士。盛德五年进士,于工部任职已有八年。”宋北起道。
“八年已是正七品,可谓是年轻有为。”林泽由衷称赞一句。
别看林泽一来就是正七品,那是一甲进士才有的待遇。
而宋北起作为普通进士能留在京都,八年从最末端从九品干到正七已经相当少见。在工部这种干得好是应该,干不好得背锅的单位,能安安稳稳保住饭碗就已经不容易。他还能往上挪挪,可见是有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