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573)
他们刚开始听到林泽那番宏论明面上表示定然要奋力拼搏一个好前程,实际上心里没有半点波澜,这小年轻以为随意夸下的海口就能让他们拼死拼活?
但是谁能想到,短短几日林泽真的说服了侍郎和尚书几个大人,还拿到了正式的文书,这样一来可就不是什么瞎说胡扯的事了。
一旁五个司务岁数也不小,见两位上官如此失态不由更加好奇文书写的到底是怎样的事。
蔡平和宋北起没让他们久等,当众念道,“今为营造司谋长远之策,凡司中之人,德才兼备、功绩卓然者,当予以擢升。其才者,或擅事物之精,或有创新之能,解难题如破竹,为司创利甚佳者也。至于工坊匠人,亦察其劳。或于常事勤勉不懈,或于急务担当有为,或于长期之效有显功。依其劳之大小、功之高低,定加薪之数,尤为突出者可入良籍。此策必以公正之态,察众人之过,使贤者得升,能者加薪,则上下一心,营造司之兴可待矣。”
五个司务听完,眼珠子瞪得溜圆,竟然真给他们林郎中办成了!
这个新来的上官竟然有如此大的能耐,大伙前儿送去的贺礼似乎太少了!底下众人脑子里全都在盘算着,晚上回去得补上多少‘敬意’方可成为文书所言符合晋升拔擢的才者。
这个年轻人的胃口有多大?上头的大人们通过这份文书法案是否除了银钱还有旁的缘由?他们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攀上一根大枝?
第277章 贺礼孝敬
林泽宣布完新的规章制度后,在众人的目送中回了办公室。而其余七人很默契地往一旁的角落走去。
“蔡大人、宋大人,郎中大人这真是了不得的人物呐!眼瞅着快九月入秋,天气见凉,听闻郎中大人乃安庆府人士,京都较之确实寒冷。我等作为属下可否一齐送些炭火至大人府上,以免郎中大人忙中忘记准备,受寒气侵袭。”一个眼神比较飘忽的司务率先开口道。
蔡平略微黝黑的脸上并没有太多情绪变化,等钟铭说完后,他又打量其他四个司务的表情。见大都蠢蠢欲动,想要一起先去送些孝敬到这位年轻、大权在握的郎中府上。等试探出足够的信息后,各家再想法子怎么为自己使劲一把。
这不怪大伙都是这么个想法,朝中或是外放的官员想要稳稳当当地把乌纱帽戴好,可不都得会这些揣摩上峰心意的本事?
他们工部辉煌之时,就是个传话的门房都赚得盆满钵满。这几年稍显落魄,也是因为时局动荡,皇上不让修宫殿庙宇的。原先有能耐的都迁至其他更有前程的位儿,剩下他们这些没本事走不了的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这熬着。
现如今来了个有能耐的上峰,有点心思的都开始琢磨要怎么拿到考评为优,得到擢升机会。至于送孝敬,这都是官场中默认的潜规则,哪个要办点事不得把相关的人都打点到位才能成?
就是他们工部的人得到擢升,要拿到相关文书还要同吏部那些人上下打点一番,人家才肯老老实实给你办事。否则上峰拔擢又如何,没有吏部行文下发到手,你只能一直等。
大伙得送完孝敬才敢琢磨怎么办事啊。
“是这么个理,前儿大人迁至我们营造司,大伙没有来得及专门办一场席面给大人接风洗尘,又只送了些平常的贺礼。大人还给我等回了一份差不多的手信,如今想想,当真是不应该。”钟铭旁边的宋合使劲给族兄宋北起递眼色,一直没有收到回复,忍不住接话道。
宋北起没法不开口了,他先是瞪了眼沉不住气的宋合,又瞧一眼蔡平,“我观大人并非常人胸怀,你们真要送可得悠着点。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别怪我不提醒一句。”
蔡平不欲多言,他本就不想掺和,“你们自个儿拿主意吧,我先回去忙活了。”
对于蔡平这样硬邦邦的性格,五个司务虽然打心底看不惯但是又奈何不得人家,相反的,平日里还要捧着点蔡平。
“宋哥!你给拿个主意啊,咱们都听你的,多难得有这样的大好机会,咱们若是没送,让郎中大人记上了,可是要悔恨一辈子的!”钟铭盯着蔡平的背影,急声催促道。
“是啊是啊!宋大人,咱们当中就您和蔡平时常能跟在林大人身边,此时必得您来帮我们拿个主意!我等不是忘恩负义之鼠辈,这上下同心,定能帮宋大人您办好郎中大人吩咐之事。”钱喜压着嗓子跟着劝说。
“大人……”
“宋主事…”
五个司务轮番来,又是劝说又是求情,总之软的硬的都来一遍,谁都不肯让宋北起这么容易就跑了。
蔡平他们是没办法,也对那人的臭石头一般的性子敬而远之。免得相求之事没办好,反倒被蔡平一顿冷脸训斥。
宋北起关键时候脑子一点不发懵,他示意大家先
冷静,别让人瞧见了去。
“依惯例办事是不会有什么大错,咱们林郎中也不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上任时也请几位上官。咱们给的贺礼他不也一一收下吗?可见并非那等不识抬举的清高人,只不过他毕竟年岁尚小,估摸着心气也高些,你们孝敬没事,可别过火。”宋北起耐心给这五人分析。
他权衡一二后还是决定说点真心话,免得这五人一下子做了什么出格的大事,让林泽给撤职去。那这些活全都得让他和蔡平接过来,可不是累死人也忙不过来?即便后面补上新人,总归还要一些时日才能真正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