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640)
徐茂昌垂首间只看见一节绣着祥云样式的青色官袍衣摆。
“多谢大人。”徐茂昌直起身,余光瞥见跟前端坐的通判大人,惊讶于他的年纪和气度。
今儿是徐茂昌见过最大的官,一时间他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是继续请罪,还是询问大人为何来这里,亦或是召见自己来这是为何……想来想去感觉自己措辞都不够好。
林泽瞧徐茂昌不是个善于交际之人,主动安排事务道,“本官今日启程自黑山县回府城,将你召开是为了安排些事。”
于是林泽将自己要交给徐茂昌做的事一一交代清楚。首先是派人巡视附近,尽快将在逃的土匪
抓住。其次,不与人进深山,这点要求派人和狗儿岭村里的汉子一同巡山。最后,让徐茂昌做好准备,很快有大批人马入驻狗儿岭一带。
徐茂昌不敢多嘴探问林大人的用意,他晓得自己为人老实,又没有能照拂自己的长辈亲戚,自然是上峰说什么便做什么。
“大人,下官谨记。只有一些难处,还请大人一听。”徐茂昌这话一出,后面跟来的县尉师爷都紧张起来。
这位县令大人当真是不会抓住机会,人家可是通判啊!让你办事,那是天大的福气。甭管天上下刀子还是怎么样,即便县令不开口,他们县衙上下就没有不尽心的!说什么难处?这是能当着头一回见的通判大人该说的吗?
众人意想中的震怒并未发生,只听见林泽清冷的声音传来,“何事?”
徐茂昌不知道身后的同僚此刻纠结紧张的心情,自顾自作揖道,“大人,县衙人手紧缺,怕是不够人。”
林泽听出这话的另一层意思,黑山县县衙没钱请人,财政困难。这一点他从大林和老村长口中了解了一些。
“本官剿匪,略有收获,你用这些银子招揽一批有本事、靠得住的人。”林泽道。
“下官谢大人体谅!”徐茂昌明显带着笑意。
事情已经差不多,林泽回屋里跟徐茂昌闲谈,主要是了解黑山县的情况。
其余人抓紧时间收拾,一个小时后正式启程。
“你这人品性不错,就瞧瞧有没有本事了。本官暂时先回去,若你有能耐,或许能有场造化。好好干。”林泽知道徐茂昌是个什么人后,跟他说话也直白一点,免得对方不能准备理解自己的意思。
“下官自当完全听令行事。”徐茂昌眼看自己终于受到上峰青睐,振奋不已,发誓要把林泽交给他的事做好。
在狗儿岭吃完临行前最后一顿午饭,林泽换回一身适合骑马的束袖衣服,翻身上马。
狗儿岭的村民们男女老少都挤挤挨挨地站在村口想送。
“大人——一路平安——”
“咱们拜送林大人!”大林喊完后,一挥手大伙齐刷刷跪地。
马背上的林泽勒紧缰绳,扭身回道,“诸亲再会——”
马蹄声、车轮生渐远,队伍消失在山道里。
前面是徐茂昌在带路,他亲自领手下护送林泽前往古县。
也因此林泽他们一路上都非常顺畅,每天中午吃饭,晚上住宿都能准时找到合适的地方落脚。
穿过黑山县,林泽等人花了五天,期间碰到一团贼寇,顺手为民除害,又弄了一份“报酬”。林泽拿出一半分给手下,包括黑山县跟来的衙役。
第五天,众人来到黑山县与古县接壤的一处官驿。
“大人,这儿虽是官驿,却因地处偏僻,各样简陋。您将就一二,明日进入古县,那里的百姓的日子比我们黑山县好。”徐茂昌左右环顾,驿站里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根本住不下,大部分都得在院子里随意铺点干草睡一晚。
“本官听闻古县盛产粮食。”林泽喝了口茶,并不多在意暂时落脚之地的环境,反正逃难比这艰苦多了。
“大人说得不错。从前那是个极好的地方,但是自打蛮敌骑兵侵占柳头县等地后,古县时常受到侵扰。大人您不愿绕路,必要多加小心。”徐茂昌再次提醒道。
“黑山县是因为地势,方才免受侵扰。古县平坦,柳头县险地被占,古县便成了无险可守之地,若非还有条古那河以及众将士拼死阻拦大敌,只怕保宁府也要危矣。”林泽出发前就已经认真研究过保宁府地图,柳头县等地丢失后,在古县这个被打出了一个缺口。因为没有天然的地势有助于守城,保宁府终究处于危险之中。
上一次太子陈辉鸣亲征,主要目的正是收回古县一处险隘之地,因意外又没有继续打完,现在就卡在中间不上不下。
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但朝廷为了稳定新帝政权,并不能轻举妄动。敌人也忌惮嘉国大军,没有轻易发动大战。因而现在双方都保持一个默契,互相暗地里较劲,各自准备着,只等哪天就一举发动大战。
但并不意味着古县暂时太平了,别处可以说这话,古县却经常受到蛮敌骚扰,经常有小股骑兵偷摸过河进来抢掠粮食和人口。
“大人您心中有计较,下官便安心了。明日过了前头两座山便入古县地界,下官不放便踏足,您见谅。”徐茂昌拱手道。
林泽没说什么,只派人叮嘱其他随从人员进入古县后小心些。
后又召来虞伯钧,林泽先问他手臂的伤势如何。
虞伯钧刚从孟文禄那过来,“已经在愈合,如今天气凉快,并不容易发红。孟师爷说了,快则半月,慢则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