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663)
“你们先下去吧。”林泽扫一眼屋里干活的手下,起身往内室走去。
等仆役将热茶泡上,林泽示意周文禄坐对面。
林泽简单介绍自己的方案后,把需要周文禄负责的那部分挑出来重点说,“如今我给你五个人,负责将此行参与采矿的所有人都做好登记,定期核查身份。同技术组那边的工匠一同商量好矿场里的规矩,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失,最重要的是减少安全事故。你们也要安排人跟工匠师傅一块定期巡查矿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好了写成文书汇总给我。另外,若发生意外,要有具体的处理法子,身后赔偿该怎么定金额档次等等。另外后勤那边的一应支出花费都需要咱们这边审批,你们都要把眼睛擦亮,脑子清楚些,不要因为虞伯钧身份不一般,就什么都给人批,万一他也被手底下的人蒙骗怎么办?开矿是个长久活,开头这两年最难,银钱上没有多余浪费的。”
周文禄听得很认真,但他还是怕有疏漏,因为林泽跟人谈话是一点没有多余的,全都是要做的事。
“大人,您适才说的都是要紧事,文禄怕有所遗漏影响您的筹划,可否准许学生去拿纸笔记下?”周文禄想起之前跟林泽巡视时,经常见到他有一个随身携带的本子。
“去吧。”林泽道。他巴不得周文禄这么做,因为这个行政组组长是他兼任的,出了纰漏还要自己费力擦屁股。
周文禄回来后,摊开纸迅速写着。林泽不管他,自顾自喝茶。
“大人,我梳理了一下,您瞧瞧可否有遗漏或是不对之处?”周文禄将纸递给林泽。
林泽仔细看完,几乎没有一点错漏,果然是他看上的最合适的后勤人选。
“甚好。你再说说这些事眼下哪些是有思绪的。”林泽问道。
“大人,您大方向已经很明了。如今您将政务一事交由我主理,那学生便说一说曾经所了解到关于矿上之事吧。”周文禄
开始讲自己知道的事全都说出来,并且根据林泽的提问了解他对哪些具体的细节感兴趣,再往那方向多讲讲。
林泽不知道周文禄竟然对这方面有如此多的储备知识,听完后他对这个朝代开矿整体情况都有了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比如开矿用的铁凿、铁镐有哪些讲究,不同矿山打矿井的方式,如何在矿口设置高低差进行自然通风,不好走的山路上该怎样中转运输是最快的,滑轮和绳索的合理安置能提高下矿的安全性以及提高运输效率等等。
聊了将近三小时,林泽自己的笔记本也写了十来页,当真是收获满满,“你怎的这样清楚?难不成家里有人做过这些?但是你这面面俱到的也不像。”
周文禄浅笑道,“在下外祖曾是矿山的管事,后来意外断了一条腿便没法待下去。我小时候去外祖家玩,他经常同我说矿山上的趣事,听得说了自然就感兴趣。来到保宁府后,乌什县的矿山又是那样大名在外,懂这行的人也多,我留心着听,这些年过去不知不觉就攒了一箩筐。”
林泽毫不吝啬自己的欣赏,“能勤勉学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在本官看来是至高之能也。”
……
忙碌的日子过得非常快,林泽仍然定期给皇帝写工作、思想汇报,顺带给家里人也写。陈辉鸣的回信有时候是很长的一段话,有时候又是短短的一句‘朕已详览,一应庶务,悉委于尔,望卿珍重。’
过年前,林泽让工坊的人全都放假三天,又发了一份年费让大家高高兴兴过个好年。不过好些人不大愿意放假,他们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之不易,工钱都是按件算的,他们少干一日实在难受。
加上近来保宁府新式纺织机的名声通过商队们传出去了,好多客商来供方下订单。农户们从各家铺子里接到的活更多了,整个保宁府对毛线的需求量都很高,以至于好些人找了路子跟蛮人贵族做交易,大量收购他们手里的羊毛。
因此这三日的假林泽还是强制大家回去歇一歇,跟家人团圆。这话幸亏是大家心里最敬重的林大人说才好使,否则大伙能吃完年夜饭就赶回来上工。
第320章 有奔头
虞伯钧替林泽往乌什县朱家跑一趟送行后的一个月,林泽终于收到一封回信并伴随着一份清单。
书房里,虞伯钧绕过长案走到林泽身边瞅了眼,当即道,“才三百套?朱家是不是不信邪啊?”
林泽把信纸折好,不认为是朱家不听劝,“哪能一下子给咱们的,他们就算有为了吊着我,也得一批批慢慢送来。没事,他们肯迈出这一步就说明心里有数了。”
既如此,虞伯钧也不纠结这件事,突然想到一个好玩的事,长臂一甩,搭在林泽肩头低笑道,“知不知现在衙门里还有许多人想追随你,不必许诺什么好处,就连平日里最爱偷奸耍滑之辈都眼红那些被你选上,现在整日忙得脚不沾地的那五个吏目。我这个私人参军更不必说,如今已然是炙手可热,每天下帖子请我赴席的人多得不得了。”
林泽看了眼肩膀上的手臂,“那你还不出去忙?”
虞伯钧根本没注意林泽的眼神,自顾自说得更起劲,“我跟你说,他们各个都对我特别热心。不必自己开口就主动要来搭把手的,后来我一打听,原来他们都觉得你这个人虽说有些规矩不大合常理,但很能担事,赏罚分明,跟你干绝不会让他们吃亏。估计真是看到你挑人时那股公平劲,不论出身贵贱都有机会得到重用。我说得对不对?林泽,我会好好跟你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