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665)
这家只有老两口和一个十四岁的儿子,老汉听闻动静后提溜着一把柴刀出来,引得林泽身旁的护
卫顿时紧张起来。
“老丈安好。”林泽一边给护卫打手势,一边向前一步同老汉说一遍刚才的话。
“我们、我们这地儿也不大,站不下你们这么多人。”老汉仍然警惕道。
林泽正欲再努力争取一下,却有个年轻的男子跑出来瞧见林泽后,手里的锄头哐啷落地,啪地就是往地上跪下去,“爹娘!这是林大人林青天啊!”
老汉和妇人一脸不可置信,但是很快就跟着儿子一下一下磕头,林泽让护卫们把人赶紧扶起来。
“三位可不要行如此大礼,我确实是林泽,本不欲多打搅,不曾想被你家郎君认出。”林泽温声道。
“林大人快快请进!爹娘,你跟隔壁几家说一说,让大伙腾出地方给其他大人歇脚。”年轻人起身后很是周到地安排。
老两口又朝林泽行了个礼,赶忙跑出去喊人。
林泽随年轻人进屋坐下,都不用他问,对方满脸激动地说道,“大人,草民在县城里有幸见过您!今日您来我家,当真是、当真是祖宗显灵了!”
原来如此,林泽跟他闲聊几句后得知年轻人叫戴远辉,他还跟黄家庄的人处得好,年前还做起了卖毛线、麻线的活计,全家这个冬天又因为织毛衣攒了钱,春耕后准备说亲了。
“大人,我们所有人都打心底感谢您的大恩大德。隔壁唐三伯家家里七个娃子,今年地里麦子收成不好,都已经找人牙子打听要卖两个闺女,是您的新式纺织机让他们家打消了这念头。过冬那阵子全家”齐上阵,挣得比我家还多。他家的姑娘会锈点样式,毛衣能卖出好价钱。”戴远辉滔滔不觉得说着。
林泽听得也挺欣慰,至少他所做的事情是真的惠及一方百姓了。
不久,一起住这里的另外五户人家都来了人拜见林泽,大家见他爱听这些事,在戴远辉的带动下,全都大着胆子说自家今年的改变。
雨停了,林泽同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他们的马背上多了一些乡亲们送的东西。
“大人您一定要收下大伙的心意,我们想把心里的欢喜告诉您!”戴远辉乞求道。
其余人纷纷附和,林泽无法,他见都是些农产品,便收下了。
“本官祝愿诸位日子越过越好。”林泽上马后朝送别的人群道。
“大人慢走!”
“您…长命百岁——”
第321章 好消息
经过乌什县时,朱家接待林泽时跟上次截然不同,礼貌客套且有明显的疏离之意,林泽知道他们父子俩已经明白该怎么跟他这个通判相处。
双方手里都握着矿山,保有一股敌对意识才是皇帝希望看到的。若是大家一团和气,京都那边定然还会派人来,到那时候使出的手段也不会像林泽这般温和。
在乌什县停留一天,林泽在第二天中午抵达矿山脚下的狗儿岭。
原先村子外的一大片荒地全都被清理干净,营帐和简易的木头草房林立,被一座水泥和石块垒成的矮墙围起,墙上还嵌入一根根削得尖锐的木条。
房屋大多以泥土混合简易水泥砌成,墙面上插着尖尖的木刺,几间茅草房错落其间,唯有主事官员所住的几间砖房稍显齐整。
此地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运输的马车、骡车络绎不绝,车上满载着从四面八方运往山上的物资。车轮滚滚,扬起阵阵尘土。三人为一组的巡查队顺着不同的路线巡查,既是预防有贼人进来偷盗粮食物品,也是监督干活的人不得偷懒懈怠。他们目光警惕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确保这繁忙之地的秩序与安全,处处皆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林泽跟着虞伯钧、孙霖转了一圈查看这个指挥部兼物资中转站的建设情况。
看完后林泽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肯定,“过两日我再进山瞧瞧矿上的情况。”
孙霖颔首,随后告退。
虞伯钧等周文禄也出去后,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莫将军昨日遣人送来。”
林泽一喜,马上打开细看:清珩小友展信安,有些时日不通音信,听闻贤弟在保宁府诸事顺遂,愚兄甚慰。贤弟此前差人送来的第一批毛衣,已顺利送至军营,将士们皆赞其暖和。
今有一事告知,先前与贤弟有过交集的那兀术,遣了亲信给我递话,欲与贤弟做笔买卖。我已着人多方查证,消息应当属实。那兀术之意,是想将明年夏季的一大批羊毛卖与贤弟。贤弟且思量一番,此交易可行与否?望速回信告知愚兄。
虞伯钧等他看完,“可是柳头县有消息了?”
林泽摇头道,“不过也是个好消息,那兀术要卖一批羊毛给我。”
虞伯钧帮忙分析道,“莫将军那边愿意递这个口信,定然是认可此事。等咱们这边硫矿能大批量制成火药丸子,蛮人的铁骑便有了应对之法,想来收回柳头县指日可待。”
林泽这一次并没有露出一丝喜色,反而看开了似的:“能不能打还得看莫将军那边。”
虞伯钧看林泽情绪不高,猜测是因为柳头县收复迟迟没有消息,心里不舒服,于是便专门挑些高兴事说,“嘿,你晓得不,京都和江南道那边都学你用了新式纺织机,但是他们做出的东西都没有咱们保宁府的物美价廉,那些客商消息甚是灵通,差不多都跑来咱们这边做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