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109)

作者: 江九疑 阅读记录

几乎在沈桂香话音刚落下,陆娇娇猛的摇头:“不行,我不能离婚。”

离不离婚,那都不是陆娇娇说了算。

等将妇联和公安的人应付过去,以后有的是法子,让陆娇娇自已受不了选择跟儿子尹志和离婚。

冯知青这块肥肉都送她家儿子嘴边了,绝不能放过。

沈桂香敛下眼神里的得意劲,像是拿陆娇娇没法子似的叹气。

“那娇娇,一会儿妇联公安同志来了,你知道怎么说吧?”

陆娇娇不接话。

沈桂香这番似是而非的话,倒是让冯诗诗觉得她跟尹志和的确是被诬陷了。

因为自从她来向阳大队,婶子帮了她很多。

反观婶子的儿媳陆娇娇,一直对她冷脸,还在妇联同志面前胡说八道,说她租尹家房子,是相中尹志和了。

虽然婶子的儿子对她挺客气,还会跟她讨论几句文学,像是读过不少书的样子。

但他是个乡下人啊!

她冯诗诗会看中一个乡下泥腿子

冯诗诗在一旁气愤填膺:“陆娇娇同志,你太过分了。”

“你怎么能诬陷自已丈夫,诬陷这么通情达理的婶子?”

“你还编排我,我住在你家,又不是没给过房租。”

笃定沈桂香母子是好人,等妇联和公安组成的调查组来尹家抓人,冯诗诗大义凛然替沈桂香母子俩说好话。

“妇联几位同志,公安同志,这件事情一定有误会,婶子人特别好,自从我来了向阳大队,婶子给过我很多帮助。”

“我住进尹家这些天,亲眼瞧见陆娇娇同志动不动甩脸子,无理取闹,反而是婶子对她很容忍,处处体谅她。”

冯诗诗毕竟是首都来的知青。

不管是长相,还是形象,很是光鲜亮丽。

又是一副饱读诗书的样子,说话很可信。

要不是妇联和公安的人多处走访,来尹家前又跟向阳大队社员群众取证过,将事情调查清楚再来拿人,差点都以为是自已弄错了。

“冯知青,你刚来向阳大队,不了解的尹家情况。”

“我们查清楚了,沈桂香尹志和殴打陆娇娇同志,造成她子宫损坏,不能怀孕一事是真实的。”

妇联同志耐心的将调查结果告诉她:“还有,沈桂香之所以将你拉到家里租房,也是别有用心,据她在国营饭店当厨子的二女婿交代,沈桂香想逼尹志和陆娇娇离婚,然后想办法让你嫁给尹志和。”

“你是京城来的知青不知道,隔壁红旗大队,之前出了一桩对女知青用强的案例。”

“我以为,作为下乡建设的女知青,在没弄清楚事情的情况前,你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第96章 你家出大事了,你来下乡

怎么可能

婶子会是这种人?

冯诗诗用迷茫的眼神看向沈桂香。

沈桂香拿袖子抹眼泪。

“好人难做,没想到我儿媳妇在后面是这么编排我的。”

沈桂香捂着胸口一阵难受:“还有我那个二女婿,上回我家娇娇住院,为了让娇娇的伤好快些,我问他要了两斤肉票,割肉给娇娇补身子。”

“他就这么恨我啊?往我跟志和身上泼脏水,恨不得我们去死?”

“我命苦,摊上了这么个二女婿……”

沈桂香哭得可怜。

冯诗诗不确定的问:“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婶子她二女婿的确人很凶。”

公安妇联同志:“……”

钱干部说了,知青的安置问题,将是公社未来的头等大事。

公安局来的同志,看在冯诗诗什么都不懂的份上,还要耐心解释几句。

这时候尹家门口探出一个脑袋:“这么多人在啊?”

“我找冯诗诗,她是住这儿吗?”

“我去了向阳大队知青点,他们说诗诗刚来大队,搬老乡家来住了。”

来的人是刘翠芳。

冯诗诗其实来向阳大队下乡,因为某些原因,没想那么快上隔壁大队找她的好朋友刘翠芳。

她刚学下地干活,人累瘫了。

手心脚心起了水泡。

累都累死了,她想着等适应了乡下劳作,确定有件事情没传到刘翠芳那儿,再去隔壁找刘翠芳叙旧。

没想到刘翠芳得知她来下乡的消息,找来向阳大队了!

冯诗诗有很多事情要问刘翠芳,一时没空管尹家的闲事,她走过去拉住刘翠芳的手。

见屋子里人多,她冲刘翠芳道:“芳芳,我们到外边说话。”

别人不认识刘翠芳,公安局的同志觉得她眼熟。

因为赵永森现在还被关押在公社,之前是他负责调查红旗大队对知青用强事件,他跟刘翠芳接触过。

刘翠芳一开始坚持要告赵永森,说赵永森妈周晓红在她喝的汤里下药,然后又故意将队上人引到家里,差点让她和赵永森生米煮成熟饭。

她被算计了,要告赵永森母子。

但是被红旗大队的杨支书将事情压下来,还威胁她不许上公社告状,否则等她有机会回城,会压着她的回城申请。

想到自已也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刘翠芳只能忍气吞声。

后来是公社钱干部,听到了红旗大队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公安局到红旗大队了解情况,将赵永森暂时关押在公社,准备定个流氓罪。

然而这姑娘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不对,一开始坚决告赵永森,后来又后悔了,说愿意原谅赵永森,跟赵永森结婚。

刚好周晓红对她下药的事情,无法证实。

所以事情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