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245)
事实上高考消息还没有公布下来,经常看报纸听收音机的人,已经能推断这是迟早的事情。
果然两个月后,报纸上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并且将考试日期定在冬天。
之前早觉察到有所准备的人还好,提前一步闻风而动,买了高中课本连夜挑灯学习,恶补高中知识。
那些后知后觉的,等报纸上宣布消息,才开始到处买课本复习资料。
只有以养兔场为首的贺霆这些人,完全不急,因为他们不缺课本复习资料,并且早跟陈闻周月樱学得很扎实了,可以说现在马上考,也不带怕的。
高考消息一公布,京城那边号召大学教授回城的调令也来了。
金秋十月,陈闻周月樱收拾好行李,阔别待了两年的向阳大队。
在这两年的相处里,陈闻周月樱跟贺霆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那天泪流满面。
可以说向阳大队的养兔场,多亏有陈闻教授做出的贡献,陈闻周月樱要回京城了,唐景河刘支书还弄了一场欢送会。
认周月樱为老师的陶晓桐,还特意跑来送行。
不止陆白薇唐云苓她们因为即将离别泪湿了眼眶,不少跟他们夫妻交好的大队社员,也舍不得他们离开。
“薇薇,跟你一块这么久,很少见你哭。”
被刘再成送到拖拉机前,周月樱抱着陆白薇很感动:“短暂的离别,是为了长久的相处。”
“薇薇,我跟老陈先回京城,等你们考上大学来京城。”
陆白薇眼含热泪挥手道别。
“好,我会来的。”
第216章 陆白薇,我跟贺霆要回城了
经常帮着陆白薇带孩子,周月樱又亲了亲她怀里抱着的小涵子,这才依依不舍跟陈闻教授上了拖拉机。
在大队社员们目送下,拖拉机载着他们夫妻两个,轰轰轰向前方驶去。
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唐景河刘支书他们,其实对周月樱陈闻给贺霆他们补课的事情,早有耳闻。
因为除了唐景河家的两个,刘支书儿子也参与了大队卫生所小课堂。
但那会儿吧,恢复高考的事情没有影子。
出工下地在田里干一天活,已经够累了,不能考大学,谁会去自学高中课本?
所以除了唐元阳唐云苓在陆白薇的坚持下,对这件事情上心,大队别的人没拿他们这些凑一块儿学习的人当回事。
现在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有参与考试的条件,都知道改变命运的机会到了。
队上那些有幸读过高中的,还有上学时基础知识扎实的,以及那些下乡知青,纷纷动了心思。
公社说要响应上头政策,动员达到参考条件的人报名考试。
等将陈闻周月樱送走,刘支书首先打起了贺霆陆白薇的主意。
“薇薇,听我家再成说,一直在卫生所跟着你们学习高中知识。”
陆白薇接话:“是有这回事。”
“那这不是,上头让我们响应政策号召么,咱们队上要能出几个大学生,那是有面儿的事。”
刘支书跟陆白薇商量:“你看现在陈教授周教授回城了,卫生所这边房子空出来,大队能不能在卫生所这边弄个班?”
“就跟以前队上办扫盲班那种。”
以前队上在知青点办过扫盲班,请知青教大队社员认字。
唐景河是大队长,贺霆知道得配合大队干部工作,他们跟着陈闻周月樱学得很扎实,倒不介意抽出时间晚上讲一堂课。
“那排班,我跟周延风,还有元阳哥,晚上轮流给大家上课。”
刘支书对贺霆的表现很满意。
他提出来:“那你看高中课本和学习资料怎么解决?”
的确从八月份京都开会那位领导提出恢复高考预案,高中教材和学习资料紧缺起来,沈君迁靠着做这个生意,大赚特赚了一笔。
谁让沈君迁有那么敏锐的先觉性,弄高中课本和学习资料还难不倒贺霆。
再说缺的资料习题,还可以跟学校借油墨板印刷,到时候按份算钱就是。
贺霆答应下来:“好,我来想办法。”
刘翠芳就是趁着贺霆周延风他们帮大队社员知青准备学习资料,以及讲课的时候,出现在向阳大队的。
她抱着孩子一脸憔悴,穿的衣服也洗得泛白,像是过得很不如意的样子。
事实上,她也的确过得不好。
她本来是随她妈改嫁,嫁到军区大院的。
一开始她下乡,她妈还会念着跟她的母女情,想办法抠点儿东西寄到乡下来。
后头时间久了,光顾着她弟弟,不止没寄东西来,连信都很少写来,似乎已经将她忘在乡下。
幸亏有冯诗诗接济,她才过得没那么惨。
但自从冯诗诗出事,没人给她送东西,连带着她的孩子也不吃饱。
还好孩子半岁以后可以慢慢添加辅食,尽管过得艰难,总算在周晓红帮助下,将孩子给养大了。
原来赵永森对她很不满,跟村头那个小寡妇打成一片。
但是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赵永森看到了进城吃商品粮的希望,也可能是上次冯诗诗的死,让赵永森跟小寡妇搅和的事情暴露,被人套麻袋一顿打。
现在赵永森不出去鬼混了,在家里盯着刘翠芳,还想尽办法跟她要个孩子。
嫁给赵永森已经够够的。
刘翠芳急于摆脱这一家人回城,所以用尽一切办法想考上大学。
因为她基础薄弱,一开始也不完全信冯诗诗说会恢复高考的话,只每天抽空翻翻她送的高中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