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288)
“知道威胁你爷爷了?”
“真是好样的。”
周老爷子黑脸,气急败坏:“行,我答应你。”
宅子要住人,周老爷子研究完顾教授布下的阵法,自然顺手将阵法帮着拆除了。
他是一个很重承诺的人,既然答应了孙子,不会对唐云苓不利,自然言出必行。
本来他也没有打算对孙媳妇怎么样?
都是那臭小子自已胡思乱想。
心满意足在宅子住一晚研究过阵法,想着怎么跟孙子斗智斗勇,周老爷子回到学校兴致昂扬。
周延风说买宅子跟贺霆借了钱,老爷子想着怎么将小两口买宅子的钱补给他们。
苦思冥想之下,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来学校任教,学校允诺他那个条件,也该兑现了。
所以,周老爷子闲庭信步去了一趟校长室。
从开学那会儿,于静就在争取竞选学生会干部,她本身是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京都大学,从小耳濡目染懂医术,并且家里人还有在卫生系统上班的。
所以从当上学生会干部开始,她是医科系的风云人物。
身为学生会干部,学校有什么风吹草动,她自然是头一个能接触到消息的。
趁着中午陆白薇宋舟还没回来,以于静为首的寝室小团体,凑在一块儿窃窃私语。
于静公布一个内部消息。
“我跟你们说,今天我去学校办公室送作业,听到系主任在跟咱们班主任聊天,说是历史系有个德高望重的教授,要在咱们医科系选一个人,跟他一块儿研究古代流行疫病。”
“这个项目是有偿的,并且研究出来的疫病史,还会出书。”
于静告诉刘翠芳关甜甜:“你们想啊,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咱们名字可能会出现在出版的古代流行疫病史上。”
“这将是一份光鲜的履历,能为毕业后选择工作单位添砖加瓦。”
第254章 怪老头没被绳子栓好
于静还着重强调:“听说这位历史系教授,是咱们校长将人从琉璃厂抢回来的,他在鉴别古董修复文物方面是专家,学识十分渊博。”
“这样的人,说一句业界泰斗也不为过。”
“干琉璃厂这行的,他在京都的人脉资源可想而知有多出众,若能有幸跟他一块儿研究流行疫病,以后也算是他的半个学生,不管走到哪儿都能让人高看一眼。”
刘翠芳关甜甜听得一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牢牢将眼前的机会抓住。
然而,于静接下来说的话,让她们的心跌落谷底。
于静冲他们宣布:“这个机会,我一定得拿下,你们要帮我。”
“怎么帮?”
关甜甜老大不情愿了。
想到毕业后找工作得靠于静的关系,她敷衍的问出声。
于静看过来,刘翠芳忙不迭的点头。
可是等于静一扭过头去跟关甜甜说话,她不服气的撇嘴。
凭什么好事儿得让给于静?
这种扬名立万的事情,还能有偿补助,她也得找机会争取到。
刘翠芳这样想的时候,于静跟关甜甜说出她的计划:“咱们下课后到图书馆,去查古代关于各种疫情相关资料,到时候肯定要进行测验面谈,你们帮我搜集资料,帮着归纳整理。”
“等我被历史系那位周教授选中,我请你们上国营饭店吃饭。”
姓周的教授,以前又是琉璃厂的,还懂鉴别古董,是修复文物方面的专家,并且学识渊博,这让刘翠芳想到一个人,周延风的爷爷周照业。
但是周照业一心扑在琉璃厂那边,怎么会来京都大学任教?
刘翠芳觉得不可能。
她以为的不可能,在看到系主任领着周教授走进大教室那一刻,看清楚的确是周延风爷爷,刘翠芳惊讶极了。
惊讶过后,她内心是窃喜的。
她跟周家是住一个大院的,小时候冯诗诗跟在贺霆后边去周延风家玩,她也跟着一块儿去过。
可以说周教授虽然为人古板了些,也是看着院里一群孩子长大的。
回头她去周爷爷面前刷个脸熟,争取机会。
带着周教授走进教室的系主任,大概说了一下周教授要进行的研究课题,说是要找一个懂古代疫疾病相关知识的同学,有偿协助周教授研究这个项目。
趁着今天大课堂集齐了中医科以及药理科所有同学,要进行一场简单的小测验。
“主任,是当堂测验吗?”
“是的,当堂测验。”
系主任解释:“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大家可以相互探讨,写下对古代疫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机会无疑是个好机会,但一点准备都没有,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
系主任话音刚落,教室里嘘声一片。
只有早有准备的刘翠芳于静三人不急。
刘翠芳以为,今天在整个大教室上课的中医科以及学药理相关同学,只有她和于静三人最有希望通过测试。
在同样的水平下,周照业肯定会选一个熟悉的人,所以她希望最大。
却不知道,陆白薇其实懂得比她们多。
唐仲景最擅长是治跌打损伤,并不代表别的疑难杂症不会治,本身他老人家留下来不少藏书里头,就有关于古代疫病记录的。
后来陆白薇跟着沈君迁爷爷学脉术,沈主任珍藏的那些医书,也有关于疫病记载。
两世为人,陆白薇虽不能将医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也对古代流行过的疫病有所了解。
翻过那些医书,大致对医书上关于疫病的记载都清楚。
将懂的知识拿来应付一场小测验,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