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322)
贺霆的话让老同志深以为然,他认同的点点头。
国与国的流通,就是加强对外贸易,本身京都大学开展经济系,上边也是这个打算。
此事已经提上日程,接下来宜徐步图之。
他提出一个犀利的问题:“那地方与地方的交流,你以为该如何着手?”
其实陆白薇这次上门,已经意识到老同志住的宅子,不是什么偏僻郊区,反而是京都十分中心的地带。
因为今天吉普车路过湖边,她看到了不远处的宫墙。
是小院这儿依山傍水,地势开阔,让她产生了身在郊外的错觉。
老同志跟贺霆聊这些十分私人敏感的问题,陆白薇就意识到他身份不简单了。
贺霆没法儿说出个体经济,私人经济,与贺霆十分有默契的陆白薇这时候开口了。
“爷爷,我有一个朋友,现在也是跟贺霆一块儿就读于京都大学经济系的。”
“他来京都上学前,以前在省城运输队工作,他跑的那条线是南边线,去一趟南边,当然免不了给家人捎些当地的土特产啊,以及南边才有的海货果干什么的。”
“一开始吧,他只是给家人带,家人觉得东西好,会送些给亲戚朋友。”
“久而久之,谁都知道他能从南边弄来稀罕东西,每回他出车,都来托他从南边带东西。”
第284章 你疼爱的人她死了
“我以为托人带东西的方式,也是地方与地方商品在流通。”
陆白薇接着往下说:“当然了,带东西这事儿,家戚朋友就算了,街坊邻里也那么多让他捎带东西,我那个朋友不敢捎带,怕被人说成投机倒把。”
陆白薇就当在说一件趣事。
“爷爷,您不知道,我那个朋友不肯帮忙捎东西,得罪不少街坊邻里呢!”
“您说我们当地没有南边来的东西卖,那些街坊邻里又稀罕,怎么办?”
陆白薇打趣:“我那个朋友可爱做买卖了,但他不敢。”
“他那会儿经常说,等哪天要是私人能做买卖就好了,他赚钱给国家交税。”
“这样税钱又可以用来搞基础建设。”
反正陆白薇就当在分享身边的事情,当一件趣事来聊的。
“都说上了京都大学这么好的学校,以后端的是铁饭碗,我那个朋友挺有意思,还惦记着做买卖。”
“可能有些人天生爱做买卖。”
贺霆都在一旁替陆白薇捏着一把汗。
毕竟这个话题实在过于敏感了。
出乎意料的是,老同志竟然在陆白薇说完后,认同的点点头:“小陆,如果私人能做买卖了,你那个朋友想在京都做什么买卖?”
“他说做什么买卖都行,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这些买卖都能做。”
“当然,民以食为天,从吃食入手是最稳妥的。”
老同志嗯了一声。
等陆白薇替他取完针,他突然来一句:“小陆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儿。”
“你朋友天生爱做买卖,可以去工商局去问问看怎么办手续嘛……”
替老同志取完针,老同志两口子留陆白薇贺霆吃饭。
陆白薇推脱不得,只得跟贺霆一块儿上桌了。
“薇薇这孩子,做这个麻辣兔的手艺真不错。”
“好久没尝到这么正宗的口味了。”
奶奶盛赞陆白薇做的麻辣兔好吃。
老同志诙谐幽默回应一句:“嗯,做这个麻辣兔生意不错。”
之前老同志说去工商局问问怎么办手续,贺霆以为是随口一说。
现在他又提这么一句,像是在回应之前的话,贺霆接收到了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是,或许私营买卖要逐渐放开了。
那沈君迁和他,可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意识到这个,贺霆难以压抑心内的激动,已经迫不急待想赶回京都大学去,跟沈君迁商量如何做个体买卖的事情。
其实也不是陆白薇大胆。
作为重生回来的人,她知道很快上头会放开个体经济。
当老同志跟贺霆聊起经济类的话题,意识到老同志是什么身份,陆白薇觉得机会来了。
对于未来走向的认知,让她大胆提出了跟个体经济相关的话题。
知道个体经济的放开,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加速脚步即将到来,陆白薇贺霆坐吉普车回大院的路上心潮澎湃。
“你说能不能跟农业大学合作,让陈教授那边提供肉兔,然后我们将这些兔子做成熟食拿出去卖,我们还可以在大学附近,开一个兔肉菜的馆子。”
陆白薇觉得做兔肉熟食这个法子完全可行。
虽然她卖过方子给县城食品厂,但京都离他们小地方的县城距离那么远,完全不影响当初跟县城食品厂的协议。
陆白薇提出做兔肉菜的想法,贺霆点头赞同:“如果个体经济营业执照能批下来,完全可行。”
其实京都大学门口,经常有人拎意篮子晃来晃去,里边装着烙的饼子还有做的馍馍什么的。
沈君迁看了眼红不已,做生意的瘾头又犯了。
但碍于学生身份,还是得顾虑做生意被学校发现会受处罚,他只能硬生生将做生意的念头压下去。
贺霆想的是,如果能去工商部门拿到个体经济的营业执照,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做生意了。
他们之前卖给县城食品厂那个做麻辣兔的方子,县城食品厂生产的麻辣兔现在已经卖到火车上,听说销路很好。
这是一个完全可行的商业模式。
养兔子专业人才有刘再成关小莉,沈君迁知道怎么经营,他和薇薇只需要参与管理拿钱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