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350)
一个月能赚一套三进宅子,算出这个结果陆白薇也是相当的震撼。
果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个中滋味只有自已知道。
陆白薇她们还因为食味记第一天的营业额沉浸其中,有人也在关注第一个吃上螃蟹的人是什么滋味。
之前陆白薇替老同志看伤的那个湖边小院,这会儿老同志坐在后院石凳上,往湖里甩竿子。
他问杵在旁边泡茶的警卫员:“大林,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丫头的卤味馆子,今天开业了吧?”
“嗯,是这样没错。”
林同志沏了一杯茶搁在石桌上:“您是不是想吃卤菜?”
“我开车去给您打卤肉回来。”
“我是想吃卤菜吗?”
老同志扭头看他:“你啊,跟在我身边这么久,有时候不懂我的意思。”
林同志杵一边不说话。
见茶水凉了些,不会烫到人,他将茶端给老同志。
“这个温度刚好合适,您喝口茶润润嗓子。”
“我知道您老的意思,您老心系人民群众,想的都是怎么样能让人民群众将日子过好。”
“您老顶着压力,让工商局批复了第一个开个体经济的馆子,如果馆子没开起来,到时候跟那些革命老同志没法儿交代。”
林同志安慰他:“小陆说开业这天给您送卤菜,这个点还没送来,应该是卤味馆子生意不错。”
“我的意思是,开车替您过去看看。”
“罢了罢了,你过去一趟显得太刻意。”
老同志摆手:“鱼上不上钩,还得讲究一点缘法。”
说起鱼上不上钩这个话题,甩进湖里的鱼杆纹丝不动,看来没有鱼要咬钩的样子。
老同志耐心啜一口茶润嗓子,外边传来了他媳妇的喊声。
“老伴儿,阿霆来给咱们送卤菜了。”
听说贺霆送卤菜来了,老同志兴致盎然起身。
“大林啊,看来鱼是咬钩了。”
林警卫员懂他的意思了。
他循声小跑着往前院去,看到了拎着卤菜等那儿的贺霆,还有一个生面孔沈君迁。
贺霆跟他介绍:“这是沈同学,跟我一起开卤味馆子那个。”
“这就是沈同学?”
林同志冲沈君迁点点头。
贺霆将卤菜递给奶奶拿着,林同志招呼他们:“你们来后院喝茶吧,领导要跟你们聊聊卤味馆子的事情。”
第309章 唯美色美食不可辜负
贺霆之所以将沈君迁带来,是因为经营卤味馆子的方法,都是陆白薇沈君迁商量出来的。
关于卤味馆子的经营,沈君迁头头是道。
老同志听沈君迁说起打折以及送菜等经营法子,还说对店员的要求是服务热情等等,以及沈君迁估算出了第一天经营卤味馆子大概的营业额,老同志听得频频点头。
早在卤味馆子试业的时候,已经有人将隔几步的国营饭店营业收入告诉过他。
听沈君迁说出估算第一天营业额将近五百,比国营饭店多十倍八倍的境况,老同志知道第一个个体经营的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一语道破:“第一天营业,很多来捧场的吧?”
“的确有这种情况,但我们对自已做的卤味有信心,等您尝过我们带来的卤菜就知道了。”
老同志点点头。
他的警卫员林同志去端卤菜,还顺便取了酒过来。
卤菜配酒是最搭的。
之前尝过陆白薇做的麻辣兔,老同志猜到他们做的卤菜味道肯定差不了,果然吃上贺霆他们带来的卤味拼盘,老同志眼神亮了亮。
“这个卤菜味道不错。”
老同志跟贺霆他们商量:“你们馆子好好开着,我想知道你们店铺一个月的营业额,这个有没有问题?”
贺霆沈君迁猜,老同志收集私营馆子的营业数据,应该是跟放开个体经济有关,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等农业大学能提供稳定的兔肉供应,我们馆子经营情况应该能更进一步。”
“好,很好!”
老同志配着卤菜喝了一口小酒,问贺霆沈君迁:“你们英文水平怎么样?”
“之前在我们大队下乡的周月樱教授,现在在外国语学校教英语,我们当初在乡下跟她学过英语。”
贺霆解释:“本身我母亲小时候有教过我英语,我英语水平尚可。”
如果不是必要,贺霆甚至不想提起他母亲。
他知道当初那个女人离开,是万不得已,是为了他们贺家好。
但也因为这场纠葛,让他父亲最终丧命,他成了无父无母的人,也幸亏大伯大伯娘将他视如同已出,老爷子又爱护他。
说起学英语这个话题,贺霆不自觉将那个远走高飞的女人说出来,一时怔愣默了默。
老同志冲贺霆沈君迁道:“小贺,我的要求,不能尚可。”
“要做到跟外国友人顺利交流,有没有问题?”
“我不能给你们太多时间,顶多三个月的时间,你们要达到英语水平流畅自如,到时候我会找专业同志对你们两个进行考核。”
贺霆沈君迁心潮澎湃,总感觉要有大事发生。
尽管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大事,也知道老同志释放这个信号,极有可能是提携他们。
他们异口同声应下:“没有问题。”
“领导,我们一定好好学英语。”
京都大学门口的卤菜馆子生意红火。
农业大学这边,刘再成陈闻教授很急。
学校批了跟贺霆沈君迁的合作协议,那势必得让一批一批兔子尽快出栏,给卤菜馆子尽快供应兔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