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391)
“意味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医药一道有希望走入国际轨道,揭开的新篇章。”
“中医不仅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积累,中医理论知识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这其中衍生出多少药方,积累了多么深厚的理论以及实践真理,只有我们身在局中的人知道。”
“渺沧海之一粟,虽然你我可能是这浩瀚积累中的一粒沙子,我们也该将这些沙子聚拢在一块儿,形成一条沙河,使其蜿蜒向远方。”
“看到报纸上与国外建交的新闻,我看到了希望,我想奋力一搏,让世界认识我们的中医知识,认可我们的中医文化理论。”
顾川柏起身,目光灼灼看着陆白薇。
“我顾家药堂,创办于康熙年间,并且顾家祖辈除了行医济世,一直致力于各种中成药的研制,我们药堂制成的很多中成药,都是祖传秘方,经得起绝对考验。”
“有些药甚至在海外华人,以及香江那儿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盯上了我们济世堂的药方,有几个药方甚至有人想挖空心思抢走。”
“但是,我们顾家拼尽全力保住了。”
“现在我们建交了,将走向世界,我想将这些药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卖给每一个有需要的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济世堂,了解我们的中医文化。”
顾川柏激概昂扬邀约她:“陆白薇,你想跟我一起做这个事业吗?”
陆白薇从顾川柏这种激昂的状态里,看到了一种能量,他所追求的,财富是其次,他想发扬中医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医理论知识,让所有人见证中医药的神奇。
为此,他可以付出所有。
当然与国外建交是一个媒介,让他看到可以将中医药发扬光大的媒介。
他想用济世堂所有的祖传秘方,让世界了解中医药的神奇,解决人的病痛疾苦。
这一刻的顾川柏,在陆白薇眼里闪耀着一层光辉。
本身陆白薇很看好中成药这一块,但中成药的研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付出极大的心力,不像干吃食铺子跟服装行业那样容易入手。
可以说中成药这一块,需要很专业的技术理论支持。
而顾川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人选。
“顾老师,据我所知,济世堂的中成药虽然有名,但一直在小批量研制。”
“制成的中成药,也仅仅只是在济世堂几个连锁药店出售。”
陆白薇问他:“你想做大做强,在中成药这一块有更大的发展,让济世堂的中成药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你有什么思路?”
“或者说,你准备怎么做?”
其实看到报纸上建交的新闻,一个想法已经慢慢在顾川柏的脑子里形成。
在与陆白薇攀谈的过程中,这个想法越来越清晰了。
“上次我让你在专业上多下功夫,不要去折腾太多其它的,你告诉我你做服装这一块,不仅是为了开个铺子,包括你弄食味记,是想将其做成一个品牌。”
“你说开铺子只是第一步,比如说做食味记,你想有自已的熟食加工厂,干服装,你想等资金充足收购一个工厂,做自已的服装品牌,将薇蔓服饰开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那我不禁想,济世堂是不是也可以借助你这个模式。”
顾川柏侃侃而谈:“济世堂的情况,跟你这两个刚干的买卖还不一样,济世堂有秘方,并且济世堂的几个铺子,哪怕在动荡中受过一些影响,现在我们顾家还是有最大的话语权。”
“这就免了先开铺子这一步。”
“那么陆白薇,我们直接走下一步,我们做一个中成药的加工厂,打造我们济世堂中成药品牌。”
“让这个品牌被家喻户晓熟知,让这个品牌走向世界,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可以吗?”
顾川柏跟她商量。
见陆白薇不说话,他自省道:“其实我对做生意这方面不擅长,我说的会不会过于理想化?”
理想化吗?
的确是有。
眼前顾川柏说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如果按这个模式做下去,肯定中间会出很多问题。
但是,济世堂的发展,可以乘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啊,这是关键。
本身济世堂有那么多经受过临床试验的验方,有那么深厚的底蕴,陆白薇觉得说不准顾川柏套用她想法模式去操作这条路,还真行得通。
“顾老师,你想让我做什么,怎么跟你合作”
第346章 贺霆跟一个女人见面了
“我想让你带着正骨方面的技术以及一些推拿药方,入股济世堂,跟我一起将中成药这一块做大,做到我刚刚所说的那样。”
“我知道我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我很看好你的管理经验生意头脑,还有脑子里新奇的念头。”
“我的第一预感告诉我,有你的加入,这个可能性更大。”
“或许最终也不会成功,但只要有这个可能性,我就得往前迈进一步,济世堂不应该是这样,它的底蕴决定着应该走得更远,先辈的经验和初衷,我也应该去发扬光大。”
陆白薇无疑是心动的。
不仅从财富利益和未来前景方面考虑,本身济世堂那么多年积累的底蕴,决定着它的价值。
只是这牌该怎么打,她还得深思熟虑。
“这样,顾老师,我考虑一下。”
“研制中成药,将中成药做到一定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得有自已的试验室,并且要购入一批国外先进设备,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我会写一个可行性报告,我们再具体商议细节,还有资金筹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