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136)+番外
小春抬头笑道:“有个附近村子的媒婆上门,给她们村的一个姑娘跟向我大哥说亲,我奶奶觉得那个姑娘是个老实过日子的,就喊我娘回去看看。”
原来如此,少宏表哥都快十八了,这是喜事,若是成了,今年就可以喝喜酒了。
李青禾把煎饼端出去,又盛了两碗豆酱,跟菱儿一起,乐呵呵地吃起来。
吃完早饭,她正想要进厨房帮忙,许九就上门了。
许九对着笑道:“我这有两个消息想要告知你,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就是我昨日收到那宅子主人的回信了,说他们以后还要回清石县养老,宅子不卖。”
李青禾听后有些失望,道:“不卖就不卖吧,那好消息呢?”
现在这宅子虽说住惯了,不管是来食铺还是小文小武去私塾,都很方便,但是人家不愿意卖。
许九也不卖关子,道:“好消息就是桃林街那边,有个酒楼挂牌出售,那占地虽不如春风楼,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李青禾一听,来了些兴趣,问:“那价格如何?”
“只需一千三百五十五两”,许九道。
李青禾:“怎么还有零有整?”
许九摇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酒楼东家一口咬定这个价。”
第124章 买酒楼
若是那个酒楼够大的话,一千三百五十五两,倒也合理,便道:“过了午时我再去看下,现在还不得空闲。”
许九点头哈腰,“好的好的,我等你过来,没事我就先走了哈。”
“好”,
说着,李青禾就把他送出门口。
等过了午时,客人渐渐少了,李青禾就出了门。
本想带着方桃一起去看的,但是要留个招呼订月饼的客人,她就只能一个人出来。
许九驾着马车带她再次来到桃林街。
这个酒楼也位于桃林街头,跟那个布庄隔了五六间铺子。
酒楼有两层,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吉祥楼”,酒楼木梁的颜色有些陈旧,看样子是建了很多年,不过当初建楼的时候,应该很用心,整体虽然看着陈旧,但十分结实。
大门敞开着,李青禾跟许九直接进去。
里面东西摆放整齐,就连桌椅也都规规矩矩地摆置好,除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花甲老人,整个大堂空无一人。
这个老人背着手仰着头,环视着周遭的一切,有些依依不舍。
“沈老爷”,许九连忙上前去跟老人拱手行礼。
沈老爷转过身,见来人是许九,便道:“你们来了。”
“对对对,跟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姑娘,今日是想来看看这酒楼的”,许九双手向上,向他介绍李青禾,完了又对李青禾道:“这位是沈老爷,吉祥楼的东家。”
“沈老爷,你好”,李青禾微微颔首。
沈老爷双眼有些浑浊,有些复杂地看着李青禾,问:“这小姑娘能自已做主吗?”
不待李青禾说话,许九先道:“沈老爷有所不知,这里姑娘正是禾食记的东家兼掌柜,她自然能做主。”
沈老爷瞳孔一缩,有些震惊,清石县每个开酒楼食铺的人,应该都知道禾食记,因为禾食记的菜式新奇又美味,还能做出风靡整个县城的腊肠,之后的辣椒和番茄更是在清石县掀起一阵风浪。
只是他如何都没想到,这都是眼前这个小姑娘的手笔。
他多年不管事,信息都跟着落后了。
李青禾浅浅一笑,道:“不知我可否到处看看。”
沈老爷回过神,道:“自然,劳烦你自已去看,我腿脚不便,就不跟着了。”
李青禾点点头,就到处看起来。
大堂一目了然,大概有四分地,所有桌子柜子看起来都是好的。
接着她去后面院子,院子里有一口水井,墙根下还有几个小炉子。
正对门口的是一个大厨房,厨房里有一排灶台,十来个灶口,上面架着五六个炒锅,和七八个汤锅,灶台对面是一个长长的案板,案板上有几个砧板,以及各种刀具,墙上还挂着很多洗菜用的篮子。
厨房旁边是一个柴房,里面只剩下一些稻草。
看完后院,她就上了二楼。
上了楼梯,就看见一排敞着门的雅间,每个雅间一张十人座的圆木桌。二楼靠窗的地方有十几个四人雅座,每个雅座用屏风隔开。
李青禾看完后,也十分满意,这酒楼什么都有,若是买下来,只需要按照自已的喜好,重新翻修一下就行。
于是下楼,试探性地问沈老爷:“这个酒楼能否便宜些?”
沈老爷微微摇摇头,坚定道:“不行,就要这个价。”
李青禾也没有失望,一千三百多两买这个酒楼,自已一点都不亏,就是习惯性讲一下价,不过还是有些好奇,为什么就要一千三百五十五两,便问:“一千三百五十五是有什么用意吗?”
沈老爷眼神深邃,嘴角上扬,像是想到什么开心的事,悠悠地开口道:
没想到好奇心让自已被秀了一脸,不过还是很佩服沈老爷这个为了所爱之人,去努力拼搏的精神,“那为何要卖掉这个酒楼呢?”
沈老爷遗憾道:“哎,虽然我们夫妻恩爱,奈何膝下无儿无女,如今这个年纪,早就干不动咯,等卖了这个酒楼,我们就寻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种花养鸟度过余生。”
李青禾:“原来如此,这酒楼我买下了。”
“甚好,以李姑娘的能力,我相信这酒楼在你手里,定会扬名四海”,沈老爷欣慰道。
李青禾谦虚道:“沈老爷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