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177)+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李青禾看着船越来越远,才带着石梅回去。

自此,希望李海棠能越飞越高吧。

今天的太阳有些暖和,李青禾一时不想回去,便跟石梅一起晃悠到城东,想去看看千山茶馆。

这会儿茶馆里面还不是很多人,李青禾随便挑了个位置坐下。

“客官,你可要喝什么茶?”小二上来招呼道:“给我来一壶茉莉花茶吧,劳烦你帮我把掌柜请来一下。”

小二满头疑惑,不过还是答应道:“好的,您稍等。”

石梅坐在旁边,听着说书先生讲的故事,道:“姑娘,这故事不是纤云楼茶座的说书先生经常说的吗?”

李青禾闻言,才倾耳听了一会儿,果真是温酒写的《神灯》,不过这也不出奇,那些话本卖出去这么多,别的说书先生讲,也很正常。

不过她好像很久没有见过温酒,过年之前好长一段时间没见他去纤云楼买饭,过完年之后因为陪海棠,也不怎么去纤云楼。

“这位姑娘,您好,在下就是这茶馆的掌柜,姓沈,请问姑娘找在下何事?”一个一袭素衣的年轻男人来到旁边,谦谦有礼地问。

这男人身上有些书卷气,想必也是个读书人。

李青禾站起来,盈盈一礼,道:“沈掌柜请坐,我想向你打听些事。”

沈掌柜也不客气,直接坐在李青禾对面,问道:“不知姑娘想向在下打听什么事?”

李青禾开门见山道:“这茶馆在二十多年前还是个首饰铺,我想问一下,我想打听一下这首饰铺叫什么,以及它的主人在何处?”

沈掌柜有些为难,道:“不瞒姑娘,这茶馆先前都是家父在经营,在下接手也才不过两年,实在不是清楚。”

李青禾听后,有些失望,好在她本来就没期待一次就能打听到消息,便道:“那敢问令尊如今在何处,我想问一下他。”

男人神情一暗,道:“家父前年就过世了。”

李青禾略带愧意道:“抱歉。”

沈掌柜苦涩地笑了笑,道:“无事。”

没问到想知道的,李青禾只喝了一口茉莉花茶,就起身离去。

刚准备走出茶楼,就被沈掌柜叫住。

“姑娘,我刚想到一个人,她可能知道。”

李青禾有些喜悦,问:“何人?”

“我姨母,她家在街尾开了家肉铺,几十年了,应该能知道不少。”

街尾的肉铺,那不就是张嫂子家的肉铺吗,若是她家,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你姨母家可是姓张?”

“正是,姑娘怎么知道?”

李青禾笑道:“我与张嫂子相熟。”

“原来如此,她是我表嫂。”

“谢过沈掌柜,那我先走了。”

告辞了沈掌柜,李青禾到一家糕点铺买两盒糕点,就到街尾张嫂子家的肉铺。

“老板娘,许久不见。”李青禾笑着向正在看铺子的张嫂子打招呼。

“哎哟,青禾啊,稀客稀客,老些日子每见着你了。”张嫂子一如既往地热情开朗。

李青禾递过点心,道:“来之前没做准备,随便带了买了两盒点心,请笑纳。”

“啧,这什么话呢,来就来了,带啥点心。”张嫂子硬是不肯接。

“这刚过完年,哪有空手上门的道理?还是说嫂子嫌弃我这礼薄?”李青禾开玩笑道。

这下张嫂子只能无奈地接下点心,道:“真是说不过你。”

李青禾见铺子除了她,没有别人,便问:“今日就你一个人看铺子吗?”

张嫂子笑道:“是啊,孩他爹有事出去了。”

“哦,其实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的。”李青禾也不在兜圈子,直言道。

“有何事?说出来能帮的我尽量帮?”张嫂子也是笨的,平日里青禾极少来她这,她奶奶倒是常来,今日只有她一人,其中必有原因。

“我是想找你婆婆打听点事。”李青禾道。

张嫂子疑惑,找她婆婆能打听什么事?不过打听点事,不算什么事,便道:“她应该跟她老姊妹们唠嗑去了,你先帮我看会儿铺子,我去找回来。”

李青禾道:“那就有劳了。”

“好说好说。”张嫂子脱掉身上的围裙,离开铺子。

大约一盏茶时间,张嫂子才带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回来。

第162章 长命锁

期间肉铺来了三两个客人,奈何她不知道今日肉价是多少,便让他们稍等下。

张嫂子赶紧给客人们切肉,还道:“你们回家里说吧,这里人多说话不方便。”

于是张婆婆便带着李青禾两人回了她们的家。

张嫂子家离铺子不远,就隔了三四条巷子,院子很宽阔,开出的花圃种着些四季葱和韭菜,院子靠墙处架着两根用来晾衣服的竹竿。

张婆婆给两人倒了杯水。

李青禾接过杯子,“谢谢。”

张婆婆精神矍铄,眼光犀利,问:“小姑娘想从我这知道些什么?”

李青禾笑道,拉过一旁的竹椅,道:“张婆婆您坐,我们坐着说。”

张婆婆坐下,李青禾也坐在她旁边,“我想问下你,那个千山茶馆那个铺子,之前是不是有个首饰铺子?”

“千山茶馆,不是我外甥家的茶馆吗?首饰铺子?好像是有。”张婆婆有些自言自语,侧着头思索片刻,道:“我想起来了,之前是有个首饰铺子,叫什么琳琅阁。”

李青禾有些欣喜,又问:“那琳琅阁是什么时候改成茶馆的,还有它的主人如今在哪里?”

张婆婆:“大约十八年前吧,我记得那会儿我外甥刚六岁,我妹夫就盘下来,改做茶馆,至于它的主人如今在哪里,我就不清楚了,没怎么跟他们家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