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189)+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嗯,大姐你也早些睡。”小武的声音有些闷闷的,说完就拿着枪进去了。

李青禾扭头看了下他的背影,又抬头看乐眼天上的弯月,叹了口气,小武咋就有个这么远大的理想呢,让人苦恼。

有了这个插曲,扰乱她之前的思绪,李用的事暂时抛在脑后,躺下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自从知道小武有参军的想法之后,李青禾就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生怕他阴奉阳违,偷偷跑去参军。

期间还叫小文帮忙盯着些。

至于陈氏和方桃,她打算先瞒着,省得吓到她们。

过了几天,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才放下心来,不过她的担心好像也有些多余,大越朝参军的硬性条件,也得等到十五岁,小武长得再怎么高,户籍信息上明晃晃写着出声年月呢。

九月九,重阳节,小文小武休沐,小文跟同窗们去登山望远,平日跟他形影不离的小武却没有跟着去,而是独自出门,这引起了李青禾警惕。

第173章 不辞而别

于是在小武出门之后,她带上帷帽,悄悄跟在身后。

只见小武在路边的摊子买了两串烤肠,远远地还听到他跟摊主说有一串不要辣。

香肠拿到手后,他给付了钱,拿着两串香肠继续走路,加了辣椒粉的那串放进自已嘴里吃,没加辣那串一直拿在手里。

穿过热闹的街道,进入幽静的巷子,到一户人家门前站定,却没有敲门。

那户人家李青禾认识,是夏家,啧啧啧,小武这家伙,这会儿真看上人家小姑娘了?手上这烤肠,显然不是他自已想吃。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李青禾的腿站得都有些酸了,小武才把手中的烤肠放进自已嘴里,吃掉,然后走出巷子。

李青禾:“!!!”

赶紧转头,小跑进入刚才那条人行街,省得被他看见。

等混入逛街的行人中,她才松口气,同时心里有些疑惑,小武这是在干嘛?

小武走路快,在她疑惑的时候,没多久就越过她。

李青禾便只能继续跟着,直到看见他进入曾氏武馆,才停止这次的跟踪计划,看来她多心了,他这些举动还是挺正常的。

于是放下心,继续看看账本,当当掌柜的平淡生活。

在李青禾以为小武放弃他建功立业的想法时,现实却给了她一棒槌。

这日小文下课回来,没见到小武,大家也不觉得奇怪,以为他是去武馆了。

小文回到家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平日他喜欢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看书,今日书翻开半天,愣是没见他翻一页。

“大哥,好久咯,你这页还没看完吗?”菱儿坐在一旁的秋千上,本想乖乖地,不要打扰她大哥读书,但是大哥好长时间没翻书,她实在忍不住了。

“啊,没有,我在默读呢。”小文回过神,为了掩饰什么,还特意翻了一页。

菱儿单纯,哥哥姐姐们说什么她就信什么,见大哥这样说,她继续安静不出声。

等李青禾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这副场景,菱儿坐在秋千上捏手指玩,小文坐得笔直,但眼神就没在眼前的书上。

“你们在做什么?”李青禾走过去问。

小文听到声音,视线才开始对焦,看向她。

只是还没等他说话,一旁的菱儿就举起小胖手,甜笑道:“哥哥在默读。”

李青禾狐疑,小文刚才那眼神,可根本不在书上。

小文见自家大姐正盯着自已,有些冷汗直冒,“额,菱儿说得没错,我是在默读。”

小文的性格沉稳,平日里很少撒谎,所以撒谎技术有些拙劣,一看就能分辨出真假。

李青禾:“你知不知道自已不会撒谎?”

小文一愣,接着低头不敢看她。

李青禾:“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没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李青禾觉得小文肯定有什么事瞒着自已,喝道:“说。”

声音都比平日严厉。

李青禾平时对弟妹脾气都很好,很少会用这样的语气,这使得小文身体后背有些发凉,片刻后,才开口:“小武走了。”

“走了,走去哪里?”李青禾警报大响。

小文低着头,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参军。”

他的声音有点闷,但这两个字确像倾盆大雨,泼了她一个透心凉,赶紧问:“他还不够年纪,怎么能去参军,什么时候走的?”

“早上,出了门,就直奔大码头,明日午时,估计就能到宁州。”

李青禾气急,“我不是让你帮我盯着些吗,这下倒好,你竟帮他打起掩护来。”

小文把头埋得更下了。

两人是双生子,很多时候能心意相连,况且很多事情,小武都会第一个告诉他,他比李青禾还要先知道小武的想法。

他也劝说过很多次,奈何小武心意已决,读过书之后,眼界变得宽阔,他也理解小武不甘被困于小小的青石县的想法,只能违背大姐的命令,帮他打掩护。

见小文不说,李青禾差点怒火中烧,“哎哟我去,我真是,他就算去了宁州,不到十五,又有何用?”

“先前上课时,周夫子偶尔会跟我们说些朝堂边疆的事,他说我们大越准备跟鞑靼开战,到时候战事吃紧的话,说不定要强制征兵,所以朝廷把自愿参军的年龄降到十三。”

李青禾听了有些上头,难怪小武答应得那么快,原来还有这事。

“对不起,我应该拦着他的。”小文认错的态度十分良好。

“现在认错管什么用,你平日稳重冷静,怎么在这件事情就犯糊涂呢?”李青禾也是急得不行,一改往日的温和,劈头盖脸地骂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