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224)+番外

作者:连三月 阅读记录

继续将背的面皮抹上油,撒上盐,放上葱,最后都盘成圈。

最后将一个个面圈用擀面杖擀成薄饼。

用小火烧热铁锅,倒入油,将薄饼放入锅中煎熟,两面煎成焦黄色。

“好香。”李承文闻着香味赶来。

李青禾笑道:“我在煎葱油饼,明日你们带到考场去,现在的气温,应该能放几天,比干粮要好吃些。”

李承文听闻后微赧,道:“适才肚子就有些饿,一闻到这味道,一时没办法定神看书。”

李承文到底还是半大小子,午时也吃了点白粥,这会儿饿也正常。

李青禾便道:“这边有几个煎好的,你拿进去吃吧,少吃些,晚点该吃饭了。”

说着就将煎好的几个葱油饼用碟子盛起来,让李承文端到房间里,跟他那同窗一起吃。

直到太阳西下,才把所有的葱油饼都煎好,再用油纸袋装起来,五个饼装成一袋。

这时屋里看书的两个书呆子也也放下书出来了,李青禾才见到沈砚的模样,十七八岁,文质彬彬,穿着朴素,眼神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傲气。

沈砚看见盆里的鱼,自告奋勇要帮杀鱼。

李青禾有些意外,她以为除了她家小文,其他的书生都秉持着君子远庖厨呢。

有人帮杀鱼自然好,她也乐得轻松。

读书也要劳逸结合,于是她指使李承文把买回来的猪肉都剁成肉沫。

她则是将荸荠一个个都削干净皮,洗干净后,让李承文顺手也剁碎。

这边石梅已经将虾去好虾线,于是她在锅里加入一瓢水,用大火烧开之后,放里面放入虾、姜片、葱结,和少量黄酒。

等虾全身都红透,捞出放碟子里,到时候吃的时候蘸点酱油,味道就十分鲜美。

那边的鱼也杀好,她拿过来改几下花刀,然后在上面铺上姜片,倒入少许黄酒去腥,腌制一小会儿。

肉跟荸荠已经剁好,把它们都放在一个碟子里,加入少许酱油、适量的盐以及淀粉,搅和均匀。

为了省事,这荸荠肉饼跟鲈鱼她打算放一锅里面蒸。

等两样都蒸熟,李青禾往荸荠肉饼撒点葱花,然后让石梅端出去,等会儿直接吃。

鲈鱼还没能吃,她在鲈鱼上撒上葱丝,倒入酱油,然后再烧热锅,加入猪油,等油烧热后,浇在鱼的上面,顿时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最后一个就是清炒小白菜。

四个菜式都很简单,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做好时太阳已经落山,借着余晖,四人在院子里吃起晚饭。

沈砚感激道:“多些李姑娘的招待。”

李青禾笑了笑,道:“好说,你是小文的同窗,他年纪小,还望以后能多多引着他一些。”

沈砚谦虚道:“不敢当,他虽比我年幼三岁,但才识在我之上。”

有两个十几岁的少年郎,这四道菜最后连菜汁都没剩。

吃完饭,李青禾就赶他们去睡觉了,养好精神,考场上才能才思敏捷,思如泉涌。

第206章 幸福的元茜

八月二十八这是,江州贡院门外,一早就排起了长龙,大概等到卯时,大门才打开,学子们依规矩接受各种检查。

考乡试的人中,有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也有步履蹒跚的老者,都说考场里最考验的不是才学,而是人的体力,也不知道这些老人家吃不吃得消。

在人群中,李青禾还见到了一个熟人,竟是大房的李承安。

想来也正常,这应该是他第三次参加乡试了。

等到太阳高高升起时,李承文跟沈砚才进去。

李青禾也不在这里继续逗留,她跟石梅两人去了一趟纤云楼。

范奕见到她时,也不意外,自从去年她回清石县之后,两人时常通信,以便于李青禾了解纤云楼的近况。

这次李青禾前来江州,自然也会在心上提起过。

“东家,一年不见,过得可好。”范奕寒暄道。

李青禾笑道:“一切都好,最近纤云楼可有什么事吗?”

范奕道:“无甚大事,这段日子乡试,很多外地学子前来,生意倒是比往前要好些。”

李青禾点点头,才开始翻看账本。

范奕一个转行一年的人,将纤云楼打理得很好,营业额肉眼可见地上涨,虽然还比不过江州的百年酒楼,但也算是一匹黑马。

于是李青禾决定,将范奕的基础月俸,涨成跟周勤他们一样,奖金还是要看以后的营业额说话。

范奕听闻后,喜不胜收,感激道:“多谢东家,我定会将纤云楼打理好的。”

李青禾看完账本,跟范奕交流一下纤云楼管理方面的问题,又去后厨跟大厨们沟通一下菜式方面的改进,不知不觉,就已经到午时。

今日起得太早,她现在精神有些不济,正准备跟石梅回去睡个午觉的时候,纤云楼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

女子开朗娇憨,挽着一个走路有些跛的男子,后面还跟着两个丫鬟,竟是元茜。

李青禾原本还想明日再去齐府看她,没想到今日就在这见到了,于是激动地喊道:“元茜。”

元茜顺着她的声音,看向柜台,见到是李青禾,双眼一亮,赶紧放开丈夫的手臂,小跑过来,惊喜道:“青禾!你怎么会在这?之前写信的时候,没听你说要来江州呀。”

元茜出嫁后,会偶尔给李青禾跟田诗诗写信,信中有提到过,她婚后生活很顺遂,看她这状态,这婚后生活不仅是顺遂这么简单,还挺甜蜜的。

李青禾笑道:“我昨日才到江州,本来打算明日再去看你的,哪曾想在这就见到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