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262)+番外
李青禾瞄了他一眼,来了一句无厘头的话:“你这样说,我会怀疑你是因为年纪大了,才会想跟我成亲的。”
温时琛被她这句话给气笑了,若真是因为年龄,他何至于等到现在,不过他也不想催她,便道:“自然不是因为年龄,你若是还不想成亲,那我不催便是。”
若是跟别人成亲,李青禾是不想的,若是跟他么,李青禾觉得,貌似还不错,只不过这是在是太突然了。
在21世纪生活了26年的她,思维跟这个时代还不是很同步,自然理解不了温时琛这种认定了,就要成亲的想法。
好在温时琛是个有耐心的,虽然不知道李青禾的想法,但还是愿意等。
两人吃完午饭之后,没在雅间里坐多久,也不坐马车,两人沿着繁华的大街,慢悠悠地走回李府。
到了家门口,李青禾也没想邀请他进去坐坐,道别之后,提着裙子就小跑进去了。
温时琛无奈地摇摇头,神情却很轻松。
……
距离纤云楼开业还有四天,李承武却还没有回来,记得李青禾团团转,这消息不会把事情搞砸了吧?
终于在九月二十六的早上,李承武带着一车牛肉、毛肚、以及牛油回来了。
李青禾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送了一口气,道:“我还以为你赶不及了呢,差点都要推迟开业了。”
李承武不满:“我什么时候坏过事?”
第242章 京城分楼开业
李青禾一边翻看牛肉,抽空瞥了他一眼,“需要我细数吗?”
牛肉上面盖的冰块还未化,肉质鲜红紧实,也没有异味,看着还很新鲜。
李承武得意道:“路上我们换了三次冰块,保证肉还是新鲜的。”
李青禾没有理他这一副邀功的模样,而是问:“对了,你有跟赵老大谈好没?”
李承武双手抱胸,道:“你就放心吧,已经谈好了,下雪之前,两天送一次,下雪之后,五天送一次。”
李青禾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叫酒楼的伙计出来,将牛肉牛油等都搬进去。
牛肉毛肚放在准备好冰块的房间冻着,牛油则是搬到厨房,熬牛油,做牛油火锅底料。
深秋的京城,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像是一张灰色的大网,将天地笼罩在其中,压抑又凄寒。
西城区某条大街上,却热闹非凡。
“前面为何如此多人?”一个不明所以的行人,好奇地向一旁的路人询问。
“前面有酒楼新开业,可热闹了,有舞狮和杂技表演。”这路人也是热心的,笑呵呵地解答他的疑问,若不是自已没时间,还想多看会儿。
这原酒楼本来就有点名气,李青禾便想着开业典礼办得热闹点,再找人大街小巷上宣传宣传,今日一看,效果好像还不错,就楼前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在一阵爆竹声响中,李青禾剪断红带,拉下盖在牌匾上的红布,开业典礼就结束了。
不少人听说,这新开的酒楼,主要是做火锅生意,还有牛油麻辣火锅,这牛肉麻辣火锅是什么?
今日天气微寒,喜欢猎奇且富有的京城人土一听,可就觉得新鲜了,纷纷踏入酒楼一尝为快。
小二们忙得脚不沾地,倒茶的倒茶,帮点菜的点菜,陈氏方桃还有李承武,也赶紧去帮搭把手。
“啧啧,这红汤,闻着就香。”
小二当端上来一锅鸡汤与微辣牛肉红汤鸳鸯锅,便有客人感叹。
“这红汤便是牛油火锅汤底,可是我们纤云楼独门秘方。”小二也吹嘘道。
客人有些不耐烦,“别说这些有的没得,赶紧上菜啊。”
小二将抹布打在肩头,乐呵呵道:“好嘞,客官请稍等。”
没一会儿一盘牛肉,一盘毛肚,一盘鱼片,一盘丸子什锦,还有各种蔬菜。
“没想到果真是牛肉,往年都要等到快下雪,京城才有牛肉吃。”一个客人手脚麻利地将牛肉放到不停沸腾的红汤中。
这火锅在前两年已经传到京城中来,客人们吃起火锅来,也算轻车熟路。
“嗯,这牛肉又嫩又滑一点也不柴,还有这什么牛油火锅,还真是香。”客人一边吃,一边感叹。
同桌的友人十分赞同,“没错,还有这毛肚以前我嫌弃是内脏,没怎么吃,今日一尝,味道还真不同凡响,脆中又又有点劲道,加上麻麻辣辣的口感,真是唇齿留香。”
这样的对话,想起在纤云楼的各个每一层楼,李青禾仔细听着,想要收集不同的意见,奈何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一句不好的评价,看来京城人对牛油火锅的接受程度,要比江州高多了。
这也跟京城的饮食习惯有关,京城人喜欢重油重盐,况且京城气候寒冷,大冬天时,来上这么一锅热腾腾的麻辣火锅,确实惬意。
京城这个纤云楼总共三层,座位也多,即使如此,午时过半时,已经坐满了人。
迟来的没有位置,只能摇头离开,想着晚上再来。
对此,李青禾也暂时没有办法,旁边没有铺子要出租或者出售,一楼大堂也不适合设置茶座,不然她还想效仿清石县的做法,留住这些因没有位置而离开的客人。
直到申时,客人们才都离去,伙计们累得精疲力尽,就连李承武,也瘫在一条长凳上,生无可恋的模样,比打仗还累。
陈氏跟方桃,干的活比较轻松,这会儿还有力气帮收拾桌子。
李青禾拍拍手,道:“开业第一天,客人是多点,今日就先辛苦大家了,等会儿我让孙掌柜记着,等发工钱的时候,每人多发一百文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