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266)+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李青禾:“好嘞,您先到一旁看看别的,我们这就给你包起来。”

那妇人点点头,目光看向了袜子和手袜,这手袜她还是第一次见,觉得甚是新奇,拿起一双端详起来。

“夫人,这叫手袜,是穿在手上的。”李青禾过来介绍道,顺便还拿起一双演示,“您看,做事的时候,可以将这帽子扣在后面,露出五指,一点都不影响干活。若是闲时,则将帽子戴上,这样除了食指,别的手指也能暖和暖和。”

那夫人是个寡言的,也不回应李青禾的话,而是依着她的样子戴上手袜,反复欣赏,随后又活动一下手指,心想,确实保暖,戴上之后手指依然灵活,也不影响写字或者做女红。

“这东西倒是有趣,价格几何?”

李青禾见这手袜入了这夫人的眼,欣喜道:“一对五百文。”

妇人点点头,挑出六双不同颜色的,“都给我包起来吧。”

李青禾接过手袜,递给身后的方桃,又对夫人推荐:“夫人要不再买几双袜子?这袜子工艺没手袜复杂,只需三百文一对。寒气从脚底传上来,若是传上这袜子,脚一暖,浑身跟着暖和。”

那妇人本来就是对着袜子敢兴趣,见李青禾这么一说,兴趣愈加浓烈,又挑了十二双袜子,让包起来。

李青禾回到柜台钱算总价,片刻后笑道:“总共一百一十四两六百文,由于您是第一位客人,我们这里收你一百一十两好了。”

妇人终于露出了点笑容,道:“你这姑娘,还挺会做生意啊。”

李青禾礼貌地笑了笑。

很爽快地付了钱离开,两丫头一人提着一大堆东西紧跟其后。

整个过程,陈氏看得一愣一愣的,“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卖出了一百多两的银子,这不比开酒楼划算吗。”

李青禾哭笑不得,“奶奶,这个毛衣,只是短期生意,明年可就买不到这个价格了。”

等会儿,陆续有客人上门,看穿着打扮,不是家境阔绰的夫人,就是大户人家得力的女管事。

方桃跟石梅都学着李青禾刚才的样子接待客人,陈氏年纪大,脑子没那么灵活,就在后头帮打包。

这些客人不缺钱,每人都至少挑走了三四套毛衣裤。

李青禾抽了个空,去牙行让人帮招几个伙计过来,今日客人虽然没有很多,但看这架势,毛衣很快就会在京城流行起来,到时候就不是她们四个能应付的。

第246章 毛衣大卖(二)

冬月初七,勇毅侯的母亲六十大寿,前来祝贺的人多不胜数,女眷们都聚在后院闲聊。

“赵夫人,你今日穿这般少,不冷么,也没穿件大袄。”一个衣服穿得层层叠叠,外面还披着一件狐皮披风的夫人,问坐在旁边的一个妇人。

赵夫人脸色红润,笑道:“不冷,今日里面穿了一件毛衣,可暖和了。”

“毛衣是何物?”

赵夫人道:“这毛衣,据说是羊毛织成的,别看价格不贵,却比一般的冬衣要保暖,还轻便,穿着也舒服。”

说着,还掀起一点点衣袖,露出里面湖蓝色的毛衣,“你们看,这就是毛衣。”

这赵夫人是当今右丞的夫人,家底丰厚,几两银子在她眼里算不得什么。

“这种织物,还是第一次见,果真如此保暖?”

“你们去买几件回来穿穿就知道,不仅有毛衣,还有毛裤,袜子,最有趣的是那叫手袜的,我不怎么戴,我衡儿就有一双,他说读书的时候带着,可暖了,也不影响写字,不像以往,一到冬天,手都冻僵了,写出来的字不堪入目。”

这赵夫人,性格也是个豪迈的,一股脑地显摆最近新得的好物。

在场的,又有几人是缺钱的,纷纷来打听这毛衣手袜在何处买。

赵夫人也不藏着掖着,只是她自已没有亲自去,而是让自已身边的丫鬟去买的,不是很清楚具体位置。

便对站在身后的丫鬟道:“云麓,你跟她们说说,你是在哪里买的?”

这位名为云麓的丫鬟,恭恭敬敬地对各位夫人道:“回各位夫人,奴婢是在西城区金华大街,一个名为‘梧桐阁’的铺子买的。”

“回去我也叫我府上的嬷嬷去买几套回来。”

“我怕倒是想亲自去瞧瞧果真有这么好?”

“……”

这场热闹的谈话,李青禾不自然不得知,只是发现冬月初八这日,客人比先前多了不少,好在已经雇了三个伙计,即使增加了这么多客人,也能应付得过来。

这些客人,只要进店,就没有空手而出的,李青禾收钱收得笑不见齿。

等过了午时,人才少点,李青禾叫石梅和一个伙计,去纤云楼打包点午饭过来,她留下来守店。

手袜跟袜子被客人们翻的有些凌乱,她便去整理一下。

方桃这时候从外面回来,对李青禾埋怨道:“那个刘大真不讲信用,说好这两天的羊毛都留给我们的,今日去一问,说是被人买走了。”

李青禾也不意外,这毛衣一出现,很快就有生意人会发现其中的商机。

她手里的动作不停,问道:“那其他人的呢?”

方桃:“其他人的羊毛,还是依约留给我们了,不过看他们的意思,似乎想要涨价。”

“涨就涨,毛衣毛线在两三年内,估计都很空缺,羊毛价格自然也会涨,我们趁价格还没那么高,能多收点就多收点吧。”

好在先前已经收了很多羊毛回来,如今堆在府里空房间里,等有空再办个小作坊,用来处理制作羊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