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养丈夫养侄子(112)
“老爷回来了没有?”
“还不曾。”
魏氏心里更加慌乱,最后还是魏嬷嬷搀扶到了前厅。
秋嬷嬷见到魏氏立即上前,笑容亲切。
“苏夫人这个年过得可还安好?”
“好,一切都好。”
魏氏心里愈发迷茫,她认得这是贵妃身边的嬷嬷。
魏氏给魏嬷嬷使了一个眼色,魏嬷嬷立即换了一壶好茶。
魏氏拉着秋嬷嬷在一旁坐下。
“不知贵妃有何指教,派个小太监让我进宫即可,何必辛苦你亲自跑一趟。”
“不辛苦,今日过来是有大喜的事情要跟苏夫人通声气。”
魏氏听了这话,心中那点子念想又升了起来。
“大喜事?”
秋嬷嬷笑着点头。
“苏夫人教养得当,那日苏姑娘出面替苏夫人解围,贵妃娘娘一眼便看中了苏姑娘,心中惦念了许久。
要不是因为过年不想上门叨扰,娘娘早就让我过来了。”
魏氏心中一喜,脸上神情有些不确定。
“嬷嬷说得可是真的?娘娘真的看上了鹊清?”
“苏姑娘聪慧明媚,入了娘娘的眼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魏氏一想也是这么个理,苏竹卿那贱丫头都能得到侯府的赏识,她的鹊清样样都比苏竹卿优秀,贵妃看重也是应当。
“鹊清哪有嬷嬷说得这般好,琴棋书画也不比旁的世家小姐,能入了娘娘的眼,实在是她的福分。”
秋嬷嬷跟在贵妃身边多年,一眼便看透苏夫人话中的谦辞,但是她也不会揭穿。
“苏夫人谦虚了,娘娘想让苏姑娘做明王的侧妃,不知道苏夫人觉得如何?”
魏氏还未从刚刚的惊喜中反应过来,另一个惊喜又砸了过来,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嬷嬷没有听错?贵妃娘娘真的让鹊清做明王的侧妃?”
秋嬷嬷神情坚定。
“此事娘娘已经跟明王说过了,明王心中也是欢喜的,不会有错的,只是不知苏姑娘愿不愿意。”
“愿意,愿意,愿意。”
魏氏整个人迷迷糊糊,脑子还未清醒,但是一口就替苏鹊清应下了。
“那就好,娘娘的意思是元宵节寻个机会让明王殿下跟苏姑娘见一面,元宵过后再寻个合适的时机将苏姑娘迎进府,不知道苏大人和苏夫人可有异议?”
魏氏连忙摆手。
“没有,娘娘的安排十分合理,这是苏家的大喜事。”
秋嬷嬷眼见魏氏应下了,从一旁的宫女手上接过一个盒子放到桌子上。
“这是娘娘送给苏姑娘的礼物,还请苏夫人代为转送。”
魏氏看着那个雕刻精美的檀木盒子,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里面定是陛下赏给贵妃娘娘的珍宝。
魏氏的嘴角就要咧到耳边了,快要控制不住内心的躁动了,藏在袖中的手不停相握。
“好,我一定会将娘娘的心意告知鹊清。”
“好的,事情已经办妥,我也要早些赶回去伺候娘娘,元宵那日苏夫人记得带苏姑娘一起进宫。”
“不会忘的,嬷嬷放心。”
这可是苏家求之不得的机会,魏氏怎么会忘,怎会让这机会从自己的手心溜走。
魏氏一直将秋嬷嬷送上马车,又让人给了一个大大的荷包这才转身回府。
魏氏抱着檀木盒子,脚下生风,直接往苏鹊清的院子去。
“鹊清,大喜事啊。”
魏氏还未进屋,声音便先传了进来。
苏鹊清从未绣完的绣帕上抬起头,朝着门口看去。
“鹊清啊,你还在这里绣什么帕子啊,你的好运来了。”
苏鹊清半点都不激动,淡定的看着一脸欣喜的魏氏。
“母亲可是有事?”
魏氏将那盒子放在苏鹊清的面前,用眼神示意。
“鹊清你快打开看看。”
魏氏心急,见着苏鹊清半天都没有动作,又催了一次。
“看母亲作甚,快打开。”
苏鹊清这才放下那绣了一半的帕子放下,伸手打开了那个檀木盒子。
魏氏的眼睛巴不得黏在那个盒子上,紧张的看着苏鹊清。
啪嗒!
随着锁扣的声音响起,一盒子的珠宝映入母女两人的眼中。
只见盒子中躺着成色十足的东珠,玉色通透的血玉手镯,金丝镶嵌的紫玉项圈,赤金琉璃簪,镶嵌着红宝石的流苏,还有各种发簪。
做工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
苏鹊清心中一惊,忙抬头看向魏氏。
“母亲从哪里得来的这些首饰?”
第九十七章 到我了吗?
魏氏已经完全被那一盒子的首饰迷了眼,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笑容更加真切。
“傻孩子,这是贵妃娘娘给你的。”
苏鹊清心下一沉,不安的看着魏氏。
“贵妃娘娘为何突然要送我首饰?样样都如此金贵,母亲怎就收下了。”
“你说你平日那么精明,怎么一到自己的事情就变得糊涂了。
这是贵妃娘娘看上了你,要你做明王的侧妃呢,不然这些好东西怎会送到你的手上。”
许是魏氏太过于激动,并未注意到苏鹊清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小嘴上没有一点血色。
“终于是到我了吗?”
苏鹊清喃喃低语了一句。
魏氏眼睛都笑弯了,只以为苏鹊清沉浸在喜悦中,还未回过神。
“是啊,到你了。”
苏鹊清将盒子盖上,定定的看着魏氏,心一点一点凉了下去。
这个家终于要牺牲她了。
先是长姐,接着是三妹妹,如今到她了。
“母亲,若是我说我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