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250)
“桂老师您心地好,关心我,我知道,您一心想让我做个清闲高贵的工作,我也有过指望。所以您让我待在家盯着装修,我就待在家一点不敢乱动,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在县里的时候,我就一直担着担子,走街串巷做小买卖,连我姐和师娘都说我没有正式工作就不体面。”万云想起某一次,她在平水县物资局家属楼回头看万雪时,她姐那副气淡神闲的从容模样,心中就泛起一阵难言的嫉妒,谁不想悠闲自在地过日子?
“您说要给我找份好工作,到广州几个月,我都抱着很大的期待,您的鼓励我也放在心里。我万云在县里没得选择,才挑担子赚钱的,到了广州有了您这样的依靠,难道还要走老路?难道我就只能当个小贩吗?难道到了大城市我也只能挑担子吗?难道我的生活和人生就没有其他可能性吗?”
万云的语气并没有很愤怒,但充满了一种压抑在心底许久的痛苦,今天万雪对她重新卖盒饭的事,只有一句“不意外”,这三个字,给万云造成了心理上的重压,再加上桂春生一直强调做小摊贩生意不高贵,她就开始说爆发出来了。
“你们没有做过小生意,不知道对所有人赔笑是什么样的感觉;也不知道被市容管理人员追着跑的时候,心里有多慌;手上屯着货,要是卖不出去,那种焦虑感你们也没有体会过。可这些我都可以克服。我要说的是,不论是桂老师还是城哥,你们每个月手上都有钱,心里都有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可是我没有,成日在家里做饭做家务,然后从你们手里拿到买菜钱,我没有成就感!”
“我不像城哥,他在电机厂待了七年,可以去外资厂当个技术工。就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本事,所以我才花钱报名去学厨师,想学一门傍身的技术。我也想让人家看得起我!”
“阿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没有看不起你。”桂春生被万云突如其来的话给打乱了节奏,又担心小孩儿钻牛角尖,先低声安抚,“我这个当长辈的,肯定只想盼着你们天天越来越好的。”
桂春生的话没有让万云停下来,万云也没有哭,她颤着声音说:“桂老师,您看看我这双手。”
万云把自己那双不大的手展现在桂春生面前,手心有一层茧,手背有几丝划痕,她忍着泪,继续说:“这双手一点都不白嫩,它自小就开始做农活,后来开始做米糕,现在开始做盒饭,可我一点都不觉得这双手不高贵,我只觉得它们很珍贵,是我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
万云的话,令桂春生有些哑口无言,甚至浑身不自在起来,他从未想过一直乖巧听话的万云也会有这样强烈的感情,看来是他小看了年轻人的心性。
万云字字句句中都没有指责过他这个当长辈的一点,但每一字都在控诉桂春生在其中的傲慢,这种性格上的傲慢却没有办法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桂春生有些挫败,可尽管知道自己在操持小辈未来这件事上,思考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他也没有想着当面认错。
让一个长辈向晚辈认错,像什么样子?
桂春生并不是一个善于反省认错的男人。
饭桌上最为难的人还是周长城,一个是结发妻子,一个是贵人恩师,他左右怎么倾向似乎都是不对的,桂老师有桂老师的道理,小云有小云的感受。
想到后面,周长城想,是自己这个当丈夫做得不够好,让小云这样没有安全感。
“小云,桂老师,别说了,先吃饭吧。”桌上沉默良久,周长城最后选择了一句两不相关的话。
虽然话说到这个地步,三个人都没有离开饭桌,他们不是在吵架,只是是抒发各自的情绪。
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家庭里,他们是彼此最亲近的人,即使吵了嘴,最终也是要想办法去和解的。
平日里,桂春生吃完饭,都是自己先上楼泡茶看电视,今晚他却留下来:“你们出去走一走,散散步再回来,我来收拾碗筷。”
“桂老师,还是我来。”周长城制止道。
“长城,别和我争了,去散一散。天气凉,给阿云买碗姜撞奶喝,路灯黑,也别太晚回家了。”桂春生挥手,让他们出去,刚这样大声说完话,大家还有情绪,不宜聚在一起说话,容易引发争吵。
周长城看他坚持,这才牵着一直不说话的万云走出门去,留了桂春生一人在家。
第104章
按着桂春生的建议,周长城把万云带出去散步,两人走在昏暗的路灯中,像两只无头苍蝇,不知去处。
珠贝村只有村口那一段路才有路灯,巷子里是没有灯的,只有各家各户家里头的灯光照射出来,落在路边,勉强看得清路,所以夜里他们就是出门,也要随身带电筒。
万云被周长城牵着,心中空落落的,她也不知道刚刚怎么了,就和桂老师顶起来了。显然桂老师对处理这种事有经验,情绪上头的时候,就暂时分开,各自冷静一下。
“小云,我们别走出去了。”周长城拉着万云,拐到停车场的坪口去,珠贝村前面那条马路,到了夜里总是摩托车横行,横冲直撞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这样多的牛鬼蛇神,行人走在旁边也容易被吓着,“就在这个大坪里走一走。要不要喝点东西?”
珠贝村的东侧有个大坪,从前是一个小土坡,现在改成了停车场,村里组织了几个人当保安,桂春生的车就停这里,一个月交三十块钱管理费,大坪旁边有些卖广式糖水的摊子,刚好可以给万云买碗热乎的姜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