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佳人创业日常(101)
冷硬的语气如同凛冽的寒风,透过包裹的棉衣,直直刺入骨髓,连心中都透心凉。
“誓与殿下共进退!”
沉默片刻后,整装待发的队伍里爆发出一声高呼,随即高呼声接连又起,一浪高过一浪。
那名呕吐的士卒见状先是被震撼得一愣,随即也抹了把嘴,也跟着高呼起来。
“誓与殿下共进退!”
……
“誓与殿下共进退!”
就在这此起彼伏的高呼声中,完颜诚向着人群重重行了一礼,朗声开口道。
“多谢诸位厚爱,不过有一点,各位此战并非为了我完颜诚,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北疆万千百姓,以及日后子子孙孙的和平安定。”
“侵略不是目的,王座亦非我所欲也,我完颜诚想要的,只是小人被诛,边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既为王,当心系百姓,所作所为皆是为民谋福。亲王虽暂时执掌大权,但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把人命当作野心也报复的工具,其心可诛。”
在最后,他抬起头,凝望着黑夜中朦胧的边境线,眼中光华流转。
“得道者胜,还请诸位坚定必胜决心,为北疆千秋万代而战,此战必胜!”
周围将士为此言所感,且慷慨激昂呐喊起来,士气一时间更为高涨。
完颜诚在一片鼎沸声中,轻轻抿了抿嘴角,黎明越来越近,而一场无可避免的大战,也即将随之而来了。
跨过逶迤的边界线,白皑皑的雪山下,也驻扎着几小股精锐骑兵。
为首的,自然是威名赫赫的潘将军,而他对面不远处探出头四下环顾的,正是身披银白战甲的薛清安。
一旁的马祥见状,赶忙小心地将他往里拽,“外头风这么凉,你还发着烧,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来,秋月也不拦着你点,连伯母你都敢瞒。”
“实在放不下心啊”,薛清安突然想到什么,猛地盯住马祥,“这事你没告诉我娘吧?”
“我疯了啊,伯母本来这些日子就心神不宁,我再怎么样也不至于犯这个蠢事。”
薛清安从腰间解下酒囊,拔下塞子面含歉意地递了过去,“哪能怀疑你是故意的,就是怕一不小心被我娘发现嘛,来,喝口酒暖暖。”
“拉倒吧,你风寒那么严重,可别再把我传染了。”
马祥将酒囊推开一旁,也解开了自己的酒囊仰头灌了一口,“从前上学的时候你就拼命,现在一同为官了,你这性子倒还是半点不变。”
听他这么说,薛清安也笑着摇了摇头,透过朦胧的月色,眺望远处蜿蜒的山峦。
“你说十四年前,我爹是不也是这样,忍着身上的剧痛护卫耀州的疆土?”
马祥也顺着他的视线望过看,片刻后,才沉吟着开了口。
“清安,别的我不好说,但这一次薛伯父的悲剧一定不会重演,耀州绝不会被他们侵入半步,而我们也一定会凯旋而归。”
十四年前的悲剧不会重演,战争一定会胜利,我们也定能全身而出。
薛伯父您放心,十四年前您被全心信赖的挚友背刺,十四年后的我绝不会容许那样的事再度发生。
满腔热血不论在何时,无论遇到何种不公,都不该成为刺向战友的一把利剑,更不应该牵连到无辜的百姓。
“马祥,此生有你作为挚
友,是我薛清安的荣幸。”
听他这样说,马祥也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有你做兄弟,我也很荣幸。”
此月此景,唯一不一样的,是同心同德的挚友,并不会像十四年前那样,成为背道而驰的敌方。
突然,最前面侦查的潘将军眸色一紧,向身后两人比了一个手势。
只见原本空无一人的岔路传来马蹄阵阵,北疆那边,提前有了动作。
第58章 交战前夜 战争,马上打响。
白皑皑的雪山下, 隐隐约约可见几个攒动着的黑点,看着目标的方向,应当是北疆派来探路的先锋小队。
呼啸的寒风掩盖了大半的马蹄声, 须臾之间,那黑点越来越近, 直直逼迫到众人眼前。
潘将军和薛清安一边一个守在山底的转角,就在那两人经过的瞬间凌空而起, 还没等其惊觉回头,一个飞掌凌厉劈下, 那二人顿时应声而落。
埋伏其后的士卒一跃而出,将他们牢牢按在地上, 受惊的马儿扬蹄嘶鸣, 正想要向前狂奔,被薛清安一手一个抓住缰绳。
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本领,只见那双修长的手轻抚了两下马儿微硬的鬃毛,下一秒, 两只嘶鸣的马儿顿时安静了下来, 温顺地倚靠在他的身旁。
其实这招还是他幼时从军时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小的时候他总是羡慕别人可以自己在马上驰骋,但碍于矮小又力弱, 总是没有办法牵住马, 更别提骑马了。
可即使是这样, 他还是屡屡要自己尝试, 一次次从马上摔下, 那股越挫越勇的劲头终于有一天引起了父亲的注意。
父亲告诉他,马儿也是通灵性的,对于主人也有着自己的一份考量。
想要驯服一匹马, 需要的除了彼此熟悉的抗衡外,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交心。
想到这里,薛清安心中升起几分酸涩,一边将马的缰绳递给赶来的士卒,一边摇着头回到了潘将军的身侧。
素来宽厚待人的父亲却遭遇了挚友的如此背刺,如今他肩负的不仅是保卫耀州的责任,还有从前未解的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