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废物女Alpha之后(175)

作者: 狸花不白 阅读记录

史如意心中惊奇,问店家如何熬成的汤。

店家是个浓眉大眼的壮汉,身形魁梧有力,嘿了一声,说:“哪有什麽诀窍?白水煮羊肉,顶多搁点盐!羊是西域商贩带来的羊,水是后山担来的鲤泉水,那泉眼是个宝贝,便是冬日里头也冻不住!”

又给史如意推荐自家妻子做的大白馒头,“小娘子,吃羊肉汤,不配点胡饼馒头,说不过去!”

一个馒头,有一口锅这么大,冻得梆硬,要吃时拿出来切片,在炉子上烤得金黄绵软,撕开来泡着汤吃。

有那会吃的客人,让店家现调来一碗辣椒油,羊油在锅里热了泼进去,滋啦啦的响。辣椒油拿来抹馒头,羊油的香味都浸入里头,一点也不觉腻。

西域吃食,不究精细,只讲一个量大过瘾,最后史如意几人都是扶着肚子出的店。

她们用过暮食,也出来逛夜市,什麽水饭、爊肉,干脯,并各式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琳琅满目,她们三个人,每过一个摊前只敢点一碗,饶是如此,接连几日吃下来,也觉着肚子似是滚圆了一圈。

史如意对大少爷云璋那句“京城人士口味多重,偏爱浓厚、烂熟、香醇之味”有了更深层的体悟。

正因如此,史如意没两日便把食肆内容敲定下来。

她是从那羊肉店里得的启发,如今初来京城,人手不足,香菱可以说勉强出师了,翠丫还是个半桶水——但开火锅店却是毋须什么厨艺的。只讲究一个原料新鲜,味道醇美。

锅上了桌,还是由客人自个儿烫食取用,连人力都省了。

恰逢冬日,真是老天也在帮她。

当下便不停歇地写了几封信回安阳,一面是和温妈妈等交代入京经历,报过平安,一面是让催促把酒楼里头石英打好的十几口铜锅都托人运来,若是等到下雪便马路难行了。

没忘记另附一封信笺,夹在大信封里,点明是给梅师傅的。

史如意提笔,在上头含蓄而婉约地八卦,“师傅,这位突然跳出来的‘师公’究竟是何许人啊?可靠不可靠?听说颜掌院至今未婚娶,莫不是还在等着某位心上人……”虽然一把年纪,还是风度翩翩,这等有魅力又深情的好男人可难找了。

调戏完自个儿师傅,史如意封好信封,心情很好地去外头经纪行逛。

经纪就像是后世的中介商人,帮人牵线搭桥,各行各业均有门路,代客收买货物、放贷收利,按买卖大小收取一定的佣金费用。

此时不像后世网络通达,消息大多闭塞,京城寸土寸金之地,史如意想赁得好的食肆铺面,又不至于被人忽悠给出高价,免不得要找个妥帖的老经纪从中说和。

翠丫早和净月庵众位女尼打成一片,都道这经纪行里有位赵经纪,资历深,眼光也是独到的。从前庵里积攒了些香火钱,要在外头乡间置田地,就是托这赵经纪帮牵的头,最后买得的那几亩地确实都是肥田。

那赵经纪容长脸,一把羊胡须,蓝色长褂,望着很是面善。

翠丫远远地朝那边瞅上几眼,压低声音问史如意,“如意姐姐,这经纪靠谱麽?”脸上怎么不见一点精明样,倒像是个茶馆的说书先生。

史如意笑着对翠丫摇摇头,傻丫头,这就不懂了吧,真正的高手,永远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若是一脸精明样,反使人心生警惕,还得是这慈眉善目的,让人不知不觉放下戒备心,这才好谈成生意呢。

柜台前站着个面庞黝黑的青年,身量极高,手长脚长,说是不日前刚从东海跑了躺船回来,拢共收了近百颗珍珠,十几株珊瑚,让赵经纪尽快帮忙找买主把货出掉。

史如意在后边听得咂舌,怪道这海上跑船这么危险,怎地还有人前仆后继的——跑一趟船,花上一年半载,赚的银子实在是多啊!

不过也更放心了几分,这赵经纪这么大宗的生意都敢接,帮忙赁个铺子便更不算事了。

等那青年走了,史如意上前几步,向赵经纪说明来意。

赵经纪沉思片刻,提起笔,问史如意想开什麽样的铺子、地段如何、赁价又如何。

史如意一一答了,赵经纪点点头,便添几笔将其记录在册,摸着胡须,对史如意道:“小娘子无须担心,这事便包管在我身上,不出三日,定能为小娘子找到合适的店铺来。”

史如意看赵经纪说得肯定,心中便先松一口气,却又听那赵经纪为难道:“只不过*……”

史如意忙问:“只不过什么?您有顾虑但说无妨。”

赵经纪把毛笔搁到砚上,笑道:“小娘子既是由熟人介绍来,应当也知晓我这儿的惯例,生意不论大小,茶钱都是收这个数——”他伸出一根手指,在史如意跟前晃了晃。

史如意心领神会,一口应承下来,说:“这是自然,指望您帮多多留意,找些好的铺子就是了。”

这赵经纪办事的效率实在是高,安阳的回信还没到,食肆铺子便先给找好了。

铺子前头是开的茶馆,那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在京城是响当当的名号,某次和掌柜的谈不拢,一气之下便甩袖走人,另找东家,同时也卷走了一批忠诚的听书群众。

这掌柜的也尝试过另寻高明,只是附近好听书的胃口都被养刁了,再听新人,总觉得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鸡子里也得挑出刺来。

掌柜的无法,最终只得把茶馆一关了事,铺面赁出去,一年到头也能挣得几个子,不然继续开着茶馆,还得往里倒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