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逃婚美人不逃了(101)
徐晚听到婆婆的话忍不住笑道:“因为这里是红墙琉璃瓦,故宫就是这样,那里以前可是皇上住的,所以看起来更气派。”
刘桂芬感觉自己这辈子也是值了,嫁了个有文化会医术的丈夫,关键年轻那会儿长得好啊。
文质彬彬地走出去,十里八村的老少娘们个个眼睛都直了。
后来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娶了个比亲闺女还好的儿媳妇,关键还有两个可爱的孙子孙女。
现在更不得了了,还住上了以前皇帝才能住的地方,这辈子可太值得啦。
徐晚被婆婆逗得不行了,挽着她的手臂道:“妈,这算什么啊,再过十多二十年,这里还会大变样呢,路上自行车换成小汽车,往后村村通公路,县县有高速,咱们从北城回家坐火车都只要几个小时。”
千里之外可以随时视频,总之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那才是最大的变化。
“妈呀,闺女,你没忽悠我吧?”刘桂芬知道这个儿媳妇儿比自己想象的更有文化更有本事,但是这话还是不太敢相信啊。
啥火车啊,几个小时就能到蓉城?这是飞吗?
“当然没有,再过几十年您就知道啦。”
“也不知道我能活到那一天不。”刘桂芬当然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可听说还有三四十年,又觉得时间好长。
“奶奶,您会长命百岁的。”徐晚都没还没说话,圆圆在一旁搭话了。
奶声奶气的话逗得刘桂芬笑的眼睛都闭上了,“好,奶奶长命百岁,奶奶陪着团团和圆圆好不好?”
“好,奶奶要跟圆圆一起长大。”
“好好好!”
小姑娘会哄人,刘桂芬出门笑声就没停过,一家人很快就到了胡同口。
这一片不是主干道,但是胡同也不狭窄,道路两旁还种满了树,正是发春芽的时候,一路过来看起来生机勃勃。
她们到的时候,师傅们已经在里头忙活了。
徐晚轻轻推开虚掩着的脱色的红漆大门,然后绕过雕花照壁就是院子了。
这个院子六八年被没收,第二年用作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地,原本的复古低调的装修早就没了,院子里杂七杂八的,那些东西徐晚全部扔掉了。
现在院子里空荡荡的,不过看起来格外宽敞。
空了也好,徐晚打算按照自己的设计规划一下院子,反正现在在推行企业公改私,很多东西购置起来也更方便了。
院子里还有一颗特别大的柿子树,以前的人喜欢在院子里种些柿子树或者枣树,寓意事事美满,多子多福。
经历了岁月变迁,这颗柿子长得特别好,听说一年要产上百斤柿子。
徐晚没打算把柿子树挖掉,这样秋天还可以做柿子干。
刘桂芬一进院子就喜欢得不得了,在这么繁华的北城院子还能有一百多平的大院子。
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的人,看着这个大院子可忍不住了,这必须种菜,种花。
绕着院子分布了正房,东西厢房,厨房。
这些房屋的门窗结构都没啥大问题,不过一些地方坏了就直接用木条贴补上了。
看起来不伦不类的,现在木工师傅们在修复,看起来也在逐渐恢复以前的样子。
屋子里的家具徐晚打算都得换掉,现在城外国营家具厂刚改制,听说去定家具可以按照需求给你做。
所以徐晚和周怀臣刚订了房子就去把家具给定了。
等房子修好家具也好了。
厕所和厨房徐晚打算重新改装了,这房子以前是用柴火灶,现在都有了煤气,当然煤气更方便,因为厨房宽敞,她也没取消柴火灶。
不着急的时候可以用柴火灶,这样煮的饭菜更香。
厕所得大改,至少要改成淋浴了,现在这些在逐步开放,也不像以前担心被举报。
能让生活过得更舒心,徐晚自然不会亏待自己。
因为要换新家具,自然就不可能继续烧炕,徐晚又给装了暖气。
这个时候换这些并不便宜,甚至这一趟下来,又能买小半间院子了,可这钱不能省。
她努力挣钱就是让生活更好,让孩子们生活的更开心,如果住起来不舒服那就没必要了。
周怀臣跟妻子的想法一样,既然决定搬出来住大院子,肯定是舒心为主,而且两个孩子又还小,生活环境不好,身体也不太好。
这么一顿折腾,徐晚觉得日子已经在慢慢向着后世靠近了。
现在正是翻地种菜的好时候,夫妻俩在屋里商量怎么盖房子,刘桂芬在院子里也忙活开了,看到角落有一把锄头就直接开始锄地了。
刚才徐晚说了要修建成路的地方她都没动,还规划了一些种花的地方,知道圆圆要养猫,院子里种花吸引一些蝴蝶来就可以和猫咪玩了。
徐晚出来看到婆婆规划跟自己想的差不多也就没说话了。
————
有婆婆帮忙带孩子,徐晚可就有时间弄自己的事情。
现在年轻人最热衷的就是考大学,徐晚根本不用,她研究生都毕业了,不想走一遍重复的路。
趁着现在形势好,她要开始自己的创业大计了。
她选择了很多,最后把目光放在了餐饮上。
现在很多国营饭店都开不下去了,因为食材单一,味道单一。
所以国营饭店是最开始国营转私的,她看好几个国营饭店都开始贴出改制公告了,还邀请社会人士进行收购。
徐晚挑选了一个距离四合院不远的一家国营饭店,那一片未来可是非常繁华的地界。
而现在却经营困难,面临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