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丫鬟是皇后(110)+番外
再从自己的腰上解下一根特意做旧了的钥匙。
把这个钥匙掰成两段,分别插入箱子的两端,才把这盒掉了漆的,没有任何花纹的朴素箱子打开。
藏得可真严实啊,外表一点都不显眼。
若不是朱大耳亲自去掏出来,没人能发现那个角落里还藏了这么一个有秘密的东西。
“这里头就是武小娘子你要的消息了。”
朱大耳拍一拍箱子,对沈瑾说道。
“十年前国公府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那一年风调雨顺,国公爷在天家面前受了奖赏,还去宫里参加了谢秋宴。”
‘天家’ 就是皇帝的别称,朱大耳只是一个混迹于帮派的平头百姓,在封建帝王统治的景朝,朱大耳不敢直呼皇帝姓名,便用天家二字代替,都城里很多老百姓都是这么做的。
若是偏远地区的老百姓,规矩就没有那么严了,随便称呼也没什么处罚。
“不过自从参加谢秋宴之后,国公老爷子就再也没有出去领过兵,兵权也交接给了下一代新的武将。大家私底下都猜测,大概这个谢秋宴会不是普通的宴会。”
朱大耳神神秘秘地说。
沈瑾心里也了然,这所谓的谢秋宴会,大概就是杯酒释兵权吧。
皇帝不太放心功高震主、名声在外的国公爷继续掌兵权,担心他哪天叛变,领着兵就上都城来清君侧了,所以提前先把他的兵权卸了。
只不过面子上还算好看,专门办了一场宴会,名声上说出去大家都好听,但实际上国公爷应该没有选择的余地。
“听说自从谢秋宴会以后,国公爷就经常出现在各大庙会、瓦肆、酒楼、园林之中。都城的老百姓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他。”
哦!难怪今天国公爷非得带她们三人到庙会去逛。
沈瑾现在算是明白了缘由。
“跟国公府有关的,徐尚书还有其妹妹国公夫人,十年前也没什么特别骇人听闻的事情。最有名的便是那年冬天,国公夫人前往温泉庄子待产。”
嗯?冬天待产?
说到重点了!
沈瑾立刻坐直了身子、耳朵也竖起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盯着朱大耳。
“按道理说啊,估算着国公夫人的产期应该是在冬末的,没想到倒是早产了。我这是独家消息啊,只跟你偷偷摸摸的说,可不要外传哈。”
朱大耳突然降低了声音,压着嗓子,对沈瑾说:“传闻国公夫人早产,是因为有人陷害。”
来了,原身流落在外的原因接近了。
沈瑾情不自禁地捏住了自己的衣角。
“我有线人,情报我敢保证十有八九是真的。”朱大耳一脸绝对自信地说:“当初啊,国公夫人本来是打算去泡泡温泉,没想到在去温泉的路上脚打滑摔了一跤,就这么早产了。”
“可是那路上以前是非常干燥的,哪来的什么打滑的湿地呀、水呀。据说当时是国公夫人的下人队伍里混进去了一个奸细。”
朱大耳伸出手指往西边儿指了指。
西边都是都城权贵居住的地方、那儿的人不是大官,就是皇亲贵族。
“据说呀,当时那个奸细和那边的人有关系。具体是谁,我老朱就不知道了。反正事后,小弟们各方汇集的探子消息传来,当时在温泉庄子附近的人很多,当今的丞相、大皇子和太子据说都派了人。”
朱大耳一边说一边琢磨。
“宫里头应该也参与了这件事情。天家御用的御医来的飞快,娘娘的妹妹也在那边过冬。朝廷里不少官员,无论大小,据说当天都掺和在了里头。可谓是兴师动众啊。”
沈瑾听得面色沉重。
这情况比她当初设想的还要严峻。国公府处在风口浪尖,看似风头无二、实则暗箭在后。
当年国公夫人早产,估计背后有不少黑手,人人都在后面盯着呢,都想吸血吃肉。
“好在。国公夫人还是平安生产,老天爷还是保佑我朝英明神武国公爷的。听说生出来的是个女儿,不过很瘦弱,那哭声跟小细牙子似的。”
朱大耳啧啧地,觉得那女儿一点都不像国公府的种。
“这些就是国公府十年前发生的事儿了。就这一件特别的,其他的都没什么。无外乎就是国公夫人生产后,宫里来了很多赏赐,比寻常诰命夫人生产后的赏赐多多了。”
朱大耳把记载消息的纸条一张一张抹平了,整理好放回箱子里。
“其他的就都是好事儿了。国公爷得了爵位,徐尚书升了官。”
“不知道你家小姐到底想要了解什么,但是根据多年的经验,不要怪老朱多嘴哈,我就那么一说,有些事情啊,糊里糊涂的反而没那么难过。”
朱大耳意味深长地瞟了沈瑾一眼。
然后,好似突然想起一般地,炸了一句。
“哦!当时周围的那些大人物,派了不少丫鬟侍卫小厮过去伺候国公夫人生产。温泉庄子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的面孔。听说国公夫人专门给孩子准备了一件红色的织金锦缎襁褓。后来小女儿抱出来的时候,却偏偏用了普通的襁褓。”
朱大耳打着哈哈,笑着说:“这倒是有点稀奇哈哈哈,当年那个时段还真就国公府一家生孩子。不过我也就是这么随便一说,随便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