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丫鬟是皇后(169)+番外
现在没有了徭役,地里稻谷的产量大大提升,老百姓肚子里也有了粮食,大家都喜笑颜开。
“真好啊,今年不用征壮丁。家里的男人就可以下地帮忙收麦子了。”
“今年田里的稻谷定能再多收个一百斤。”
“总算是能吃饱饭喽,感谢皇妃娘娘。”
到了丰收季节,景朝上下都弥漫着幸福的喜悦。田间,相公妻子,孩子公婆,都在积极地抢收,人人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这个冬天不会再有人因为没粮食吃而饿肚子。
看着窗外的红黄枫叶,吹着秋日的冷风,意识到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沈瑾突然想起十几年前,自己刚穿越过来,还是一个在楚王府打杂的小丫鬟时,立下的誓言。
‘该死的冬天,冷得要命,如果我以后拿回了原身的身份,一定要改善景朝冬天的生活条件!’
景朝没有现代的暖宝宝贴,电热毯之类的东西,偏偏冬天又特别的寒冷。那时候原身的身体还很虚弱,特别怕冷。沈瑾穿越过来以后,一整个冬天都在经受严寒,每天穿许多件厚棉袄,裹成灰扑扑的一个球,都挡不住寒风刺骨。
当时沈瑾在心里抱怨,以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把防寒防冻这件事给解决了。都穿越了,是吧,多小的概率啊,不管以后能不能再回到现代,好不容易来景朝一趟,总得留下点什么,青史留名嘛。
证明自己这么个现代人,曾经来过此处,也算是某种到此一游的标志吧。若是以后这个世界还有新的穿越者过来。一看到,诶!原来以前这儿还有老乡呢,多有意思。
心动不如行动。
沈瑾说干就干,她仔细斟酌回忆,在现代诸多保暖防寒的东西里,能同款复制到景朝的,应该只有火炕和羽绒服了。
沈瑾在现代的时候同样是生活在南方,对于火炕的了解不多,仅仅只是去有火炕的城市旅游过。
但火炕这种东西结构比较简单,凭借着为数不多的记忆,沈瑾在纸上画出了大致的火炕设计图。
大小、尺寸、使用方式、制作材料,各样的配件等等,凡是能记得的,沈瑾都细致的写了上去,有一些记得比较清楚的,还做了额外详细的解释说明。
随后,沈瑾便召来工部尚书,叫他召集手底下有能力的工匠,全力研发火炕。
“龚尚书啊,此物十分重要,事关重大,务必办好。”沈瑾嘱咐道。
“请示武皇妃,此乃何物?”龚尚书拿着图纸,看见里面画了许多方方正正的长筒方块,有些摸不着头脑。
“此物名为火炕,能在大雪纷飞的深冬,给屋里保暖,让屋子里能像春日一样。”沈瑾答疑解惑道。
“这这这,实乃神物啊,皇妃娘娘,有了此物,北方边境那些饱受严寒之苦的百姓,就再也不怕冬日了!”龚尚书激动地说道。
龚尚书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官员了,一下子就意识到了火炕的用处和巨大的好处。
沈瑾欣慰地笑了笑:“不仅仅是边境的百姓,驻扎在严寒之地的将士们也能享受到此等好处,再也不用在边疆受冻了。”
“皇妃娘娘圣明!大善啊!老臣在此代我景朝全体将士,拜谢皇妃娘娘!”
龚尚书感动得五体投地。他的小儿子就在北边军队里镀金,虽然大官的儿子不用真的上战场,但总归是在北方的,总要遭受严寒。
如今有了这火炕,他的儿子就一点儿苦都不用吃了,更别说边境的百姓,其他的将士们了,都跟着享福。
“此外,还有一物,你也仔细看看,拿下去叫工匠细心研发。”沈瑾递过制作羽绒服的图纸。
羽绒服这种东西与美妆博主不搭边儿,完全不是一个赛道。沈瑾只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见过,一些仿古生活类的博主,手工制作羽绒服。
印象不是很深刻,但大致还记得,主要材料就是鸡鸭鹅的羽毛下的那一些短小软软的绒毛。
沈瑾从不小看任何人,即便是在落后的封建古代也会有聪明的能人工匠。身为景朝的掌权者,她要做的就是知人善用,沈瑾当即拨给龚尚书,一百万两白银:“龚尚书,你听好,本宫要求,不论宫内宫外、不论出生年龄,甚至不论性别,只要能根据这些图纸研发出真正的羽绒服,就重重有赏。”
龚尚书,接过图纸,看清上面的解释说明后,更激动了。
若是真能发明出如此轻便又极其保暖的衣服,景朝何必再担心冬天会冻死人。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能再上一个台阶,自己的儿子屋里屋外都用受冻,将士们作战的能力也能大大提升。因为大冬天里,军队穿上了这样好的防寒保暖衣物,就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寒冷而无法作战或者是打不过对方。
“娘娘是景朝的大救星啊!多谢皇妃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龚尚书跪在地上,深深诚服。
沈瑾接着说:“工匠能创新是最好的,不要有什么任务的压力,专心研发羽绒服和火炕自然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中途发现了什么别的新东西,只要有用处,都通通有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往往不经意间的灵光一闪,会是促进世界革命的一大步。
为了防止龚尚书因为钱不够而压制工匠的发明创造意识,沈瑾还特地说明了要钱随时来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景朝大批手艺好的工匠都开始专心研发起这两样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