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灾生存日常(72)
王兰表情无奈,“你这话说的,怎么可能啊,我之前又不知道你们会过来。”
两个村民磨蹭了一会儿,确认驴子确实被割伤后,烦闷的离开了。
“怎么样?”等在门口的村民问道。
去看了驴子情况的村民神情古怪,但她还是回道:“驴子是受伤了,我们先去找下一家吧。”
“唉——”,一阵叹息,村民们无奈的离开了。
“娘,那些人都走了吗?”王兰的女儿看见她进屋,急忙问道。
王兰点点头,“嗯,走了,这次委屈你了。”
王兰女儿笑了笑,“没关系,我知道娘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王兰思考的东西,其实是和周安一样的。
她也怕镇子里的病人太多,不光是风寒,因为急剧降温还可能会加重其他的病症,而且这降温太过古怪,她总得再留一个底牌。
冯华家倒是不用再考虑了,有村民早上恰好看到,她驾着驴车,带着自己家里人急急忙忙往镇上赶。
有村民想和冯华搭话,冯华理都没理,只一心赶着驴车走。
如今只剩张有家了,张有之前又是会往外借驴车的,更不要说她家门口现在围着这么多人,实在是拒绝不了啊。
不过,门口这么多人,她却只有一辆驴车,这该借给谁呢?
“乡亲们,不是我不借啊,你们这么多人,我怎么借啊,借给谁啊?”
门口人太多了,又各自说着话,张有只能大喊出自己的问题。
“借给我,借给我,我家那个都烧的昏迷了。”
“我家也是,现在都醒不过来,借给我吧。”
“谁家的情况不严重啊,凭什么借给你,张姐,借给我吧,我加钱。”
“就你能加钱,我也能加,张有,借给我!”
……
张有看着门口的村民吵了好久也没吵出个结果,心里着急,她也想让驴车发挥它的作用。
“好了,都不要吵了。”张有大喊道。
“我就一个驴车,所以最多借两家人,你们商量着用,价高者得。”
安静片刻后,此起彼伏的报价声响起。最终,因为有三家人报价相同,所以是三家人共同使用。
确定好后,张有不放心的叮嘱道:“驴车你们一定要轮着用,上面最多坐六个人,你们可不能全往上面坐啊。”
这三家人喜冲冲的向张有保证,“放心吧,我们心里都有数……”
看着村民们离开的背影,张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有借到驴车的,自然就会有没借到的,她家只有一个驴车,她也尽力了。
等张有回到屋里,就看见张母不满的脸色,“都和你说了不要借,你这孩子就是不听劝!”
“你以为借了她们就会感激你吗?那些没借到的人心里会怎么想?”
张有憨憨的笑了两声,“娘,那人家都生病了嘛,我也不好不借啊,而且今天她们还加钱了。”
“加了多少?”张母不以为意地问道。
“借给了三家人,每家出了一百六十文。”张有老实回道。
“这么多!”张母有些惊讶,心里的不满也淡去不少,“那还行……”
第40章 第40章 坐地起价
因为驴车的事,去镇上的村民自然分成两派。
那三家人虽成功借到驴车,但因为花了大价钱,所以都想着尽量让自家人多坐驴车。
为此,她们一路上明里暗里发生多次争吵。
同时,驴车的前进速度并不是很快,后面走着的村民大概是可以看到前面驴车的情况的。
当她们看到借了驴车的三家人因驴车分配问题,发生语言和肢体冲突时,心里难免会有幸灾乐祸的念头。
‘看吧,借到了驴车又怎样,还不是要窝窝囊囊的和别人抢,而且前进速度也没多快嘛。’
当然,这些话她们是不会说出来的,毕竟她们还期望后面可以蹭一蹭驴车。
等小溪村村民千辛万苦赶到镇子上时,她们以为自己家人很快就能看诊拿药,但眼前发生的情况却远远出乎她们的意料。
镇子上所有还开着的医馆、药房,无一例外,全部被人挤爆了。
每个人都想自己家人尽快得到救治,但看着外面的人又这么多。于是,她们不约而同的全部往里挤。
也许有老实善良的人愿意排队吧,但这样的人太少了,大势所趋下,没有人还可以稳定心态、不慌不忙。
别人都在往前挤,你肯定也要往前挤啊。
不管是医馆还是药房,她们库存的药材都是有限的。看着求药的人又这么多,你再不急,轮到你家时,可能一副药也没有了。
不过,情况好像不只是这样。
那些医馆、药房外,每家前面都站着十来个打手,而且围着的人情绪好像都格外激动,似乎在吼着什么。
小溪村村民离得近了,才从这不断的嘶吼中,听见了让她们崩溃的消息。
“凭什么涨价啊,这药材平常就够贵了,你们今天还翻十倍来卖!”
“医者仁心!医者仁心!你们这些狗娘养的,还有良心吗!!!”
“这是不让人活了啊,这么贵,有几个人还买得起药啊……”
“求求你们了,我家小宝才五岁,你们就发发善心给她看看吧,呜呜呜~~~”
“你们这是发死人财啊……会有报应的……会有报应的……”
“你们这些医馆是要把我们老百姓全都往死路上逼啊!!!”
……
群情激愤下,围着医馆的百姓似乎是要冲破打手的防护,进去医馆抢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