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生惯养六阿哥(清穿)(370)

作者: 维修李师傅 阅读记录

康熙连忙将信件打开。

他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读着,眉眼间也不禁扬起笑意。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并且还鼓起了掌。

索额图这次差事办的的确不错,准确的说漂亮极了。

不仅领土一分未让,还要来了沙俄那边的大量赔偿。

谈判时就一句话:“不给,不给我们继续打!”

要知道有了抗生素之后,他们现在打仗的死亡率相较于之前大大下降,若不是断了脑袋或者血流不止的,基本上都能救活。

这就让沙俄那边万分疑惑,因为他们和清军交战是在两年前,他们还不知道清军有了如此神物,所以他们原本来之前想的是仗着蒙古那边的噶尔丹,压着他们。

但现在他们却像是不怕了一样。

那些收了他们钱的传教士,不是说大清此时内忧外患吗?

但沙俄不知道自己收到的消息已经过时了。

他们本来就没什么底气,毕竟在两年前被清军打的落花流水的,一队六百多人,到最后只剩下六十六人。

原本就只是仗着大清一向自视高傲,没有学习他们的语言,也不知道他们内部详细的国情。

结果这次他们的队伍里竟然有了一个看起来才十几岁的少年,俄语讲的好极了,无论他们说什么含糊事实的话都要立即纠正。

他们便也只能退一步同意了他们规定的边界线,但对于那些大量的赔偿还是不肯应下。

最终两方胶着不下的时候,索额图甚至打算要带着人走:“看来你们是执迷不悟了,那好,十日之后,我大清的炮火就会降临到……”

看着完全不惧于开战的样子。

这一下便把他们都糊弄住了,连忙把人留住,咬牙签下了合约。

签下合约的时候,沙俄那边的所有使团心都在痛。

可他们实在是没法再同清朝开战了,他们的内斗还没处理完呢,若是开战都不知道自己的队友到底是哪方的人,说不定他在前方厮杀,下一秒就被自己信任的人捅了一刀子。

而且大部分的兵力都用于去和另外一个国家对战了,哪里还能接受两边夹击呢。

康熙津津有味的把这封信从前往后看了三遍,才满意的收起来。

他大手一挥,当即就给了索额图和这次派去的人中被他点名的有用之才不少奖励。

但其中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记得这个人……是小六让我加进去的。”

好像是他的哈哈珠子。

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俄语?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2-07 18:03:04~2023-12-07 22:54: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垂柳飘飘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向阳、蜜峰20瓶;再来一点、L_x.ying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51

第151章

康熙一头雾水,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此感到高兴。

他乐呵呵的把大臣们召过来,准备商量后续事宜。

大臣们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他干脆就趁着这会儿功夫去隔壁院子里看看,顺便问问新津是怎么一回事。

胤祚听完之后翻了个白眼:“儿子和您说过的,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忘得一干二净。”

康熙是真忘了,他能记住新津是胤祚的哈哈珠子都很不容易了。

胤祚便把他之前所设想的事情给康熙都说了一遍。

康熙也是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被他都快抛到脑后的,已经加到礼部主客里的提议。

他当时只把这个当做未雨绸缪以及哄儿子的小打小闹,结果没想到竟然真帮了他的忙。

索额图在信里,可是极尽夸赞。

说若不是有一个完全属于他们的翻译,那些传教士们恐怕就要乱说话了,而他们也不能探查到罗刹国的真实情况。

还说那些被他查出来收了钱的传教士已经被关押起来了,只等押送回京后由他来处理。

康熙并不是不重视和他们大情接壤的罗刹国,只是前些年自己内部的都还没处理完,在打听到罗刹国目前没什么危险之后,便只能先把劲儿都使在国内。

但现在,内部基本已经稳定,他也是时候腾出来手去看看外面了。

倒不至于想要去攻打,毕竟他们的国土已经够大了,还是先让百姓吃的饱饭比较重要。

但总要有所了解,并且还是不经他人之手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康熙今天心情颇好,于是也没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语:“不错,这个提议很有先见之明,小六长大了,也知道帮阿玛的忙了。”

这话要是让即使在避暑山庄里都没个空闲的大阿哥听到,能气的把牙都咬下来。

他天天在外面办差,帮皇阿玛处理事情,也没得皇阿玛半句好。

兄弟们都认为帮皇阿玛办差是天经地义的。

结果小六这自己还没亲身上阵呢,是他手下的人干了活,皇阿玛就如此夸奖。

这不偏心眼儿吗?

康熙却还在夸着:“不仅要让人去学俄语,那些洋人们的语言虽然都叽里咕噜的,但却大有不同,到时多找些人,多学几门语言。”

胤祚也觉得自己厉害极了,他很是骄傲:“我当时说可在礼部下再开一司,皇阿玛还不愿意。”

康熙面色平常,一点也没觉得被驳了面子:“那是皇阿玛有眼不识泰山,现在再开也来得及。”

只不过没想到礼部里面那些比小六伴读大十几岁的人都没学出来个什么样子,小六的伴读却已经可以流利的和那些毛子们对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