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生惯养六阿哥(清穿)(418)

作者: 维修李师傅 阅读记录

这样会有误诊的情况吗?当然会有。

但是学成的速度却是以往的十倍都不止。

这是一个时代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让步。

所以胤祚和太医令商讨了三天之后,终于说服了他,并且商讨出来了一个规程,递交给了康熙。

医术也全部都兑换好了,就等着医学院开门呢。

医学院的位置就定在皇城根下,因为医学还不同于其他的,在学成之前,你不能随意出诊,所以拿到的钱便也不多。

家里没有点底子的,轻易学不起医,而那些有底子的,也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医。

这也是导致医学都是代代传承的一大原因。

但还是那句话,有钱就有底气,现在国库充裕,康熙大手一挥,就又多设了几个医官。

也就是说学好了之后,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做官,结交人脉,荫蔽家人。

这样的局限性和弊端性很大,但却是短时间内能提高这些人学医的一大方法。

当然,若是那些平民子弟想要学医可以吗?也当然可以。

但要治病救人可是要通过考核的,你学之前务必要想清楚。

能够看懂医书的人,自身本就不会是个愚笨的,这样的人不学医去学旁的也能赚够养家糊口的钱,所以康熙按照女子学院对医学院进行的补贴吸引不了他们。

因为那些补贴他们自己也能赚到。

所以即使招生的规模很大,并且在报纸上连登一周,但现在还没有集齐医学院的学生。

康熙预计的是招五十到一百人,他认为这个人数刚好,结果现在却只招到了四十三人。

这四十三人里十三名为世家子弟,剩余的三十人全都是京城本土的平民百姓,甚至有几位都不想着以后能治病救人,只想着能在学院里多混一天是一天,每月拿着银子积攒起来,等到之后被退学了就去学一门手艺。

康熙对此不太满意,但他自持身份,总不可能下令让谁谁谁家的孩子来学医吧。

而太医家中的弟子由他们的长辈教导着,更不需要来这个看起来不知是好是坏的医学院进行学习了。

主要还是现在为第一届,人总是对未知的事情恐惧,再加上这个投入比较大,下限又比较高,所以就更加谨慎。

不过最近胤祚终于也找出了点法子。

他让人去那些考科举下去看榜的地方和书院里去抓人。

看到那些穿的破旧的,眉头皱的死死的,就知道他们肯定是落榜了,不知道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读书费钱是不是?那我们现在有个不费钱的读书的学校,还给你发钱。

反正你都学了这么多年,也没学出来什么成果,家里也供不起你了,你就当是来这里打几年的工,要是学成了还可以做官呢。

他当然没让人用六阿哥的名义,他虽然没那么要脸,但是他爹可很要脸,要是别人说出来,这是皇上让他们做的事情,那就不太妙了。

胤祚用的是医学院招生办的名义,他让人说他这是上面给的名额,每拉一个人头能有点钱,所以自己私下里才来拉人的,和学校没关系。

这样的法子虽然有点奇怪,但因为用户目标准确,竟然还真的被他找到了十几个人。

就等着一一确认身份呢。

所以胤祚就可以暂时先把医学院的事情抛到一边,专心解决火车的事情:“您三天后是不是没什么事?我们两个也好久没出宫了,不然去东郊瞧瞧。”

康熙每日都有进行锻炼,所以现在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年轻且身强力壮,就是面上的神色有点阴郁:“最近你先离那东郊远些,那群人里有人写信传到国外去了,我最近正在排查。”

他们写信传递消息是他早就想到的,但这传递的消息里面竟然有些本来是他们拿不到的机密。

这就让康熙不得不警惕起来,他很讨厌这种事情脱离他控制的感觉。

所以最近的东郊在他的眼里是危险的,他自己都不会去,更不要说让胤祚去了。

这个孩子平日里就喜欢跑来跑去的,现在不上学了之后更是没人能拦得住他了,每天一睁眼就不在宫里,不是去看鸟就是去听戏。

康熙颇有一点空巢老人的孤独感。

毕竟眼下太子也成婚了,小六也长大了。

康熙已经是多少个孩子的阿玛了,自然知道孩子长大之后就是会与家长渐行渐远的,可是心里不免失落。

他也不是没想着去看看底下的几位阿哥,但是看来看去,这个性子胆小,那个对他太过尊敬,没亲切感,那个家世不行,怕宠爱他之后外家会有外心……

总之每一个阿哥和公主他都能找到不一样的理由,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不委屈自己了,干脆一闲下来就去工作。

幸好胤禛因为河道的事情和康熙多见了几次面,并且发现了康熙对于胤祚的想念,暗中劝了他两回胤祚这才收了心,没往外面跑的那么厉害。

“怎么会有人不老实呢。”胤祚把脚踝搭在膝盖上,另一只手撑着脸,努力的苦思冥想着。

不应该啊。

他的人他其实还是挺放心的。

尤其是大部分都是育婴院中出来的人,都是他捡回来救了他们一条命的,他们没有理由背叛他啊。

要说为钱财,他给的钱财已经足够宽裕了,只要有能力的,就都能靠着自己的双手赚出一份家产来。

可要是没能力的,那也进不了这次的组织实验里去。

康熙就看着他在那里左思右想,无奈的摇了摇头,眉间的阴霾也散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