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兄穿到了三年后(21)
一路回了青云院。
·
青云院内,杏花满枝,风吹如雪。
许清妙陪着许清莲在老太太屋里用了午饭,老太太留下许清莲说话,她便回来午休。
她见厅里并无用过餐食的痕迹,便问道“宁妈妈,翰林没有回来用饭吗?”
宁妈妈正在院子里绣鞋样,连忙起身回道:“少夫人,翰林让人来回话了说午膳在前院和二郎一起用过了。”
“哦,待会他回来了记得喊我,我先去午休了。”
许清妙交代完便打着哈欠回了内室,鹊枝跟着一旁替她打了水洗脸。
许清妙瞧着鹊枝越长越标致的脸蛋笑道:“鹊枝,你可有心仪的郎君,我可以为你做主。”
鹊枝一点不害臊地回道:“小姐又逗我,心仪的郎君哪有小姐待我好,鹊枝我早想明白了,就给小姐当丫头伺候一辈子,才是过得最安稳的了。”
许清妙有些心惊,曾经胆小老实的小丫头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谁教你这么想的呢?”
鹊枝低着头拧帕子:“不是小姐你自己说的吗?你说女子一辈子不能只局限于内宅方寸之地,应该有自己的天空。还说比起嫁到外面吃苦受罪不如跟着你吃香喝辣。”
许清妙面露惊疑,这是她会说的话?
这三年她到底是怎么变得这般见识非凡的。
她明明只是个不甘于婚姻摆布的可怜虫呀。
“小姐擦擦脸吧,等翰林回来了你就睡醒了。小姐,你养好精神晚上还是主动点吧,早日生下小郎君就没人能说三道四了。”
许清妙拿着擦脸巾看向她,“你说什么?”
鹊枝没听出她的质问,只解释道:“小姐,你都好几天没跟翰林同房了,本来我不想说的,但一想到刚才五姑娘说的那些话,我就觉得还是得提醒你下。”
许清妙脸上、耳后像被霞云浸染,红彤彤的烂漫一片。
“鹊枝你闭嘴,快出去。”
她丢下巾子,捂着脸扑进了床铺里,她想不清楚为何这般害臊,可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幕幕许恪的身影,清醒时裸露的胸口,餍足的表情,黑暗里如炬的眼神,还有那些不动声色的小动作。
她根本没法只当他是哥哥。
鹊枝看她不好意思了,笑道:“小姐,你又不好意思了,真像刚成亲时见到翰林的样子。”
许恪踏进屋里听到的就是鹊枝这句“真像刚成亲时见到翰林的样子。”
第12章 第12章
屋里一下子安静得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许清妙听见许恪进来的声响,手忙脚乱扯过绣帕罩住了脸,不想被他看到自己红透的脸。
鹊枝看了眼在床上当乌龟的小姐,叹气道:“翰林,是奴婢正跟少夫人开玩笑呢。”
许恪走近,看了眼背对着他的身影,了然地点了点头。
“下去吧。”
“是。”
等到关门声响起,许清妙脸上盖着绣帕,侧耳仔细地听着屋里动静,许恪的脚步声进了隔间浴房,里面传来水声。
轻轻叹一口气:“呼!真羞人!”
她拉开帕子往窗口瞧了瞧,午后阳光斜斜照进屋里,正是大好时光,许恪这个时辰怎么回来洗漱了。
以他的作息规律,这个时辰他不是在书房看书就是在外院午休,惯常不会跑回内院午睡的。
她一时胡思乱想,不知不觉竟然真睡了过去,连许恪几时出来的都不知道。
换下了外袍的许恪褪去了严肃,额角的鬓发被水打湿带出几分不羁,出来一眼瞧见的就是盖着绣帕睡得正香的许清妙。
他系上衣带踩着些许日光走过来,俯身伸出手揭开那绣着并蹄莲的粉色绣帕,只见许清妙睡得两颊粉润,憨态可掬。
许意说他忤逆父亲跪在祠堂三天三夜,就为了娶她,听起来不像他会做的事情,但此刻看着她这般放松地睡在自己的寝房,似乎一切又合情合理。
他转身坐在了窗前的软榻上,本是因为听了许意的那番话才突然回院子想看看她,结果她大概是为着某些事害羞了,遮着脸不看他。
那他还是不要吵醒了她,拿了本她常看的杂记翻了翻。
文章写得缥缈诗意,将自然风光描绘的如诗如画,难怪得她青睐,他看了几页忍不住抬头看了看睡着的人。
一时只觉岁月静好。
明媚的阳光渐渐变得寡淡,床幔轻动,许清妙渐渐醒了,浑身暖烘烘的,抬眼望去许恪手持书卷看得入神。
清爽的额发微微垂下,少了几分规整,眉目冷清,神情却格外柔和。
哥哥他此刻怡然自得。
许清妙不知不觉这般看着他走了神。
*
许家的孩子四岁启蒙,六岁开始上族学,十二岁前小女郎和小郎君需要一起去族学书堂读书识字。
八岁的小清妙,每日天光未明时被宁妈妈早早地从床上挖起来,扎上两角髻绑上彩色的丝带,小小的人儿背着布书袋睡眼朦胧地跟着兄弟姐妹们一起上族学。
族学的夫子是位德高望重的大文豪,教学严厉却很有风度,总是能用令他们心服口服的方式惩罚他们。
许清妙读书识字尚可,但礼和乐总学不会,受罚总有她的份。
她觉得夫子太难对付了,他总有办法让她乖乖认罚。
每次她嘟着嘴乖乖受罚,最年长的长兄许恪都是被夫子夸奖的那一个。
夫子这般说道:“你们要是能有许恪做的一半好,下次必然不用受罚。”
许清妙默默地看向许恪,明明才十一岁的单薄少年却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杆长矛威风凛凛、锋锐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