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病弱美人一倒,最强军爷怒了(154)
处处都彰显精致感来。
这家国营饭店的生意还算可以,两人进来之后,就先找了个位置坐下。
人不算多,估计因为还处于刚开放的状态,所以这边的经济发展还不太看得出来。
做小生意的人不如四九城的多。
陆兰序看着墙面上写的菜品,有些菜并不是很了解,便想要叫过服务员,让她帮忙解答。
看他这样,祝穗岁便道:“我来点吧。”
闻言。
陆兰序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开口拒绝。
他一开始想的是,祝穗岁就算是舍县这边的人,但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村庄里,哪里有什么机会来县城吃饭店,那换做是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他便没有打算让祝穗岁来点菜,以免尴尬。
可他并不知道,祝穗岁的芯子已经是二十年后的她。
那时候的她,虽然并没有什么事业,可在吃上面,却算是吃了个遍,搜罗各地美食在,只为了让陆兰序能多吃几口,这样的她,自然不会在吃方面露怯。
祝穗岁简单的点了几个特色菜。
三个人,而她们是要请客的,自然不能在这方面小气,加上两个男人的饭量肯定不会小,她便点了四个菜,主食改成了纱面。
等都点完之后,祝穗岁也就空闲下来了,她看了看四周围,突发奇想道。
“你说这里,我能不能捡漏?”
以前祝穗岁并没有什么关注,可自从有了这双鬼眼之后,她也开始了解起了华夏各地来,当时严子卿提起要来翼城乡下铲地皮,说的便是舍县这一带。
当时祝穗岁就去书店里,找寻了关于舍县的记载。
在唐代时期,这里生产的有酿酒业、麻纺业、造纸业、制墨和砚雕业。
等到了宋代,就开始新增帛、绢、绸织造业。
再到元代,便是染织业。
而明代,则是书刻业的兴起。
总而言之。
翼城这一带,是能够遇到不少宝贝的。
要不说祝穗岁闲不下来呢。
陆兰序听她这话,倒是没觉得意外。
她能和自己说这些,陆兰序反而高兴,好歹不是她一个人去,要是遇到危险,那他才会担心。
想到这,他微微颔首:“等和姚玉聊完事,我们就去附近逛逛。”
祝穗岁这一趟出来,还拿了从许阿婆那得到的竹筒,打算寻个机会卖出去。
别看舍县只是个县城,连祝穗岁这种外行人,查阅了资料之后,都觉得这里十有八九能有宝贝在,而时间又快到了年关,估计来往这边的行家不会少。
她想趁着回四九城之前,赶紧积累一笔财富再说。
毕竟祝家一家人都要去四九城,到了那边,不可能各个都吃闲饭,做生意是首要的,而做什么生意,便是需要考虑的了。
不过不管是做什么,最先要准备好的,就是启动资金。
这笔钱,祝穗岁得积累好。
两人这么聊着,外头就传来了动静。
祝穗岁回头看去,正好瞧见一道熟悉的人影,是姚玉来了。
姚玉今日打扮的很是低调,连车都没有开,旁人看起来,完全就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一坐下,就对着陆兰序两夫妻道:“陆哥,嫂子,你们等久了吧,我刚刚,才把陆哥你交代给我的事情搞清楚。”
闻言。
祝穗岁立马了然,“是我大舅的事情?”
看来陆兰序这是提早就交代给了姚玉,想想也确实,让姚玉去调查,肯定比自己调查来得快,也来的稳妥。
第134章 陆兰序的名头
姚玉点头:“早上就接到了陆哥的电话,我赶紧就去跑了一趟,一中那边我也有熟人在,问了几句就打听出来了,这不是现在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么。”
“前些日子还出了外面摊位,学生去吃饭的时候食物中毒的事情,学校就打算搞个食堂,这样也能严格把控食材,不至于误了什么事情。”
食堂?
这倒是新鲜了。
祝穗岁本以为承包食堂得再往后几年,没成想一中这边就先搞起来了。
别看现在是八零年,好像大家都很穷,其实经过了几年的经济发酵期之后,偷摸着赚大钱的人还真不少,舍县地方是小,但不代表没有商机,最好赚的钱莫过于搞餐饮,毕竟这是人人都会搞的手艺。
而能读书参加高考的,家境也不至于太差,不会连这饭钱都给省了。
学校外头的餐饮业是最好做的,家长穷点累点无所谓,就指望着自家孩子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
祝穗岁听姚玉这个意思,是许成才盯上了这门生意。
不对。
祝穗岁很快反应过来其中的不对劲,她看向姚玉,“我大舅想要做这门生意,那也得有资金累积,总不可能他空手就进去了,对方还提供食材吧。”
没等姚玉回答,陆兰序敲着桌面,淡淡道:“蓉蓉之前说过,在许夏烟读书的时候,大舅和大舅妈都是来陪读的,当时由着陪读的名头,拿走了许家所有的钱,由此看来,或许这笔就是启动资金,在许夏烟读书期间,她的父母则是在学校外面摆起了摊子。”
这么说的话,也能说得通。
祝穗岁看向了姚玉。
姚玉笑了起来,“陆哥猜得没错,一中门口正好开了一家许记小吃,就是嫂子大舅开的。”
“听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摆的小摊子,没多久就租了店面,生意算是做大了,听说上学期间,她们家的生意是最好的。”
“我估算了一下,除去房租人工这些,一个月下来纯利润大概在一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