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病弱美人一倒,最强军爷怒了(518)
可齐文康不一样,他是真的热爱考古,也会给手底下的学生一些露名的机会,那一座帝王墓,这么有历史价值的存在,但齐文康不认为全都是自己的功劳,一就是一,不可能是全部。
而他觉得,祝穗岁是最先发现的,在这件事情上,做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也是她找到的墓位置。
要不然早就被盗墓贼给掏空了。
等知道祝穗岁进了考古系之后,齐文康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其实不符合规章制度,齐文康手底下的学生,就有好几个不服气的。
不过齐文康没理会。
他是主要负责人,自然是他说了算。
祝穗岁有些意外,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齐教授,你的意思是,到时候让我也参与到这一次的考古之中?”
“你的能力我有所目睹,光靠着课本上的知识,不如你直接跟着我去做,多看多上手,学到的东西也多。”齐文康道。
谁有能力,谁有天赋。
齐文康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祝穗岁知道,这才是作为老师,最朴实的帮助了。
她自然连连感谢。
一下午都泡在了书房里,和齐文康挤着。
有些东西祝穗岁不懂,不过有齐文康这个老师在,她是一点就通。
和寿老头的教学不同,齐文康的教学比较正统,两边的教学方式,反而能让祝穗岁多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学习起来,也能弥补上一些漏洞。
一连几日下来都是如此。
祝穗岁自然不想辜负齐文康的厚望,争取要把事情做好。
一直到了周末。
两人应邀去了博物馆。
一路上。
齐文康和祝穗岁道:“等到十月份,博物馆就要正式开放了,如今是个提前内部展览,你可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这是全华夏最大的博物馆了。”
这是长见识的地方。
祝穗岁连连点头。
从五三年开始建设,一直到八一年才走向开放。
这是一种文化历史的进步。
等到了地方,祝穗岁就有些惊叹住了。
博物馆位于孔庙内,足足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这么多年的修葺,将这座三进院落,竟然的保存十分完整。
博物馆是把孔庙的两侧殿庑,开辟出来作为展厅的,祝穗岁走进去,估摸着这个面积应该有两千多平方米,环境十分幽雅安静。
按照朝代划分。
祝穗岁在这里看到了无数文物,也不由的沉醉在这一批文物的精美之中。
这会儿,博物馆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有点名头的,自然围绕在一块,各自说自己的感受。
博物馆的馆长也在其中。
刚好有人在看到其中一个展物柜的时候,惊声道:“竟然连明成化瓷器都有?”
馆长刚想说话。
此时。
大门处有人走了进来。
一看是唐冠盛,馆长当即笑道:“说起来,这还多亏了唐教授割爱呢。”
第455章 她的老师她护着!
“哦?”
祝穗岁本在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耳边是齐文康在讲述着每一件青铜器的由来。
这种时候分心自然不好。
不过祝穗岁实在是忍不住。
齐文康还以为是自己讲解的哪里不够清楚,让祝穗岁发出了疑惑。
“怎么了?是哪里没听明白么?”
祝穗岁摇摇头,齐文康的讲述更有专业味道,和寿老头的身临其境又是不一样的。
她拉着齐文康到了僻静处,是所有人都不会注意到的角落。
“齐教授,有好戏看了。”
好戏?
齐文康有点茫然。
瞧见他如此,祝穗岁实在是感慨,老实人到底是受欺负啊,齐文康在考古方面有自己前所未有的坚持,就显得不会变通,格外的固执,可这样的人,才是适合在考古界发光发亮的,偏偏不如唐冠盛这种会拍马屁的人混得好。
实在是可悲可叹。
不过没关系。
祝穗岁自认为自己不算什么好人,唐冠盛针对自己的事情,她可一直都记着仇呢。
面对齐文康的疑惑,祝穗岁只是微微一笑。
等着就行了。
唐冠盛刚进来,还没来得及看祝穗岁来了没有,就瞧见一群有头有脸的人物,热情的召唤自己。
他脸上虚伪的笑容立马换上,快步上前和人握手。
“馆长,今天刚一进来,我就觉得这博物馆非同凡响了,无论是摆置,还是类别的摆放,全都是别出心裁,那么多的文物,在您的领导下,重现人世,很快整个华夏的人民,都能来博物馆一睹历史的风采,真叫人感天动地,我都有点想要落泪了。”
唐冠盛这人说话,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说到这会儿,他自己估计都演戏入迷了,竟然真的红了眼眶,朝着众人感慨万千,“为了这些,各位同行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好在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终于做到了!”
不仅夸了馆长,还夸了在场的人。
今日虽然是小型的展览会,但还是有记者来的,这会儿唐冠盛成了重点,自然有人对着他拍了好几张。
还有人想要给他做专访。
这种能抛头露面的机会,唐冠盛肯定是不会放过的,甚至于今天的他,还是特意打扮过的。
祝穗岁在角落里看着,忍不住撇了撇嘴。
努力考古没看出来,一门心思的钻营功名利禄倒是真的。
馆长被说的也是有几分感染,随后拉着唐冠盛朝着众人和记者道:“唐教授是真的爱国,也爱这些文物,就在今年,他发现了明成化瓷器后,第一时间就给博物馆送了过来,馆里这才能一睹明成化瓷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