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小炮灰被疯批反派们疯狂觊觎(143)+番外

作者: 啵啵ji 阅读记录

本来今天,霍家就已经够乱了。

霍明宴的这一出,让所有的人,更是乱上添乱。

在众人慌乱的嘈杂声中。

霍明宴僵硬、机械般的扭头,他有些胆怯的望向寂温迩。

可寂温迩,半分眼神,也没有给自己。

支撑不住的身体,轰然倒地。

霍明宴临闭眼时想,自己怎么就被谢商商,耍了这么久呢,自己怎么就对寂温迩,有那么深的偏见呢。

寂温迩坐在夜风中,听着耳边吵闹。

如此大规模的起火,惊动了消防、警方、医疗…等。

深夜到黎明,寂温迩一直等在原地,直到旁边传来警方的一句。

“死者家属呢?”

第88章 大结局

寂温迩抬眸望去。

从昨晚开始,就一直不愿意面对,也根本不想去看的事实,终究血淋淋的摆在了他面前。

聂无欲的生命,结束了。

清晨

天还未完全亮起,霍家被封锁起来的警戒线之外,一个青年嗓音着急,不断的询问。

“我要进去。”

“寂先生呢?你们有没有看到寂先生?”

苏潮在警戒线之外,神色着急。

他一向起的很早,一醒来,手机推送的第一条消息,就是昨晚霍家失火。

他一直在打寂先生的手机,却怎么也打不通。

之前的七天,联系不到寂先生,已经让他的神经,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了,如今霍家失火的消息传来,那根紧绷的神经,让他焦躁不安。

“寂先生?”

“放我进去,我找个人。”

苏潮焦急万分。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着急的挥手:“寂先生,您没事吧?”

远远的,就看到失神,凝重的寂温迩。

苏潮赶紧拼命的挥手,连平常那股局促劲儿,也丢到一旁了。

等寂温迩走近了,苏潮赶紧拽住他,上上下下的看了一圈。

“寂先生,您怎么样,有没有事?”

“没事。”寂温迩摇了摇头。

苏潮仍旧惊魂未定,抓着寂温迩的手臂,都在颤抖。

因为寂温迩跟出事的几人,都认识,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寂温迩在接下来的调查中,需要随时保持联系。

一连几天

寂温迩都住在酒店里。

苏潮除了上课,都一直在陪着寂温迩。

而警方也在这几天内,还原出了事情的经过。

寂温迩听着霍镇东真正的死因,是被一刀割喉后,有些恍惚。

当时,南山禁区里,在老道士的叙述中,聂无欲的父母,就是被一刀割喉的。

而那场大火,是在霍镇东死后,整栋别墅,被人封锁住了所有出口,锁死了。

跟十四年前,一模一样。

果然是因果报应。

活该。

在一切调查清楚后,聂无欲的遗体,在火葬场火化。

寂温迩买了个纯白色的骨灰盒。

寻常骨灰盒那样暗沉,厚重的颜色,寂温迩想,聂无欲不会喜欢的。

他这短暂的一生,已经够沉闷,压抑了。

在从火葬场出来后,寂温迩准备妥当,进了一次南山禁区。

在那里,他将聂无欲的骨灰,跟聂家的一行人,以及老道士,埋在一处。

“对不起。”对着老道士的墓碑,寂温迩咬着唇,唇色泛白。

他没有那个本事,没能留住聂无欲。

最后,在聂无欲的坟头前

寂温迩从背包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两块完整的芒果小蛋糕。

一块放在坟头。

一份拿在手里,坐下来后,将那块芒果小蛋糕,一点点的吃完,一口不剩。

他对着坟头道:“很好吃。”

这次,他陪着聂无欲,将小蛋糕,吃了个干净。

从南山禁区出来,寂温迩找了几个平台,多处营销号,将之前南山禁区的危险,又夸大其词了几分。

希望南山禁区,永远没人涉足,能留一片宁静。

在一周以后

寂温迩接到了一通电话,是医院打来的,电话中称,霍明宴要见自己。

这几天里,寂温迩也想了很多事。

他从那天晚上谢商商和霍明宴的谈话中,也隐约,拼凑出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东西。

该解决的,总得解决。

寂温迩去了趟医院。

医院里

一进去,路过护士台的时候,就听旁边的几个患者,闲来无事,在叽叽喳喳的聊八卦。

“听说了吗,霍家起火,烧死了霍家那个老的。”

“当然听说了,事情闹的多大啊。”

“这霍家真是倒霉,要我说,霍家那个老的,死了也算好,要不然像他那三个儿子,活着还不如死了呢。”

寂温迩脚步有些放缓。

声音仍旧在继续:“我听说,霍家老大,在大火中,什么东西砸下来,砸断了腿,好像都截肢了。

老二听说还是个混血,长得跟个大明星似的,一张脸,全给烧毁容了,听人说,难看的要死。”

“那老三呢?”有人问。

寂温迩也在听。

那天晚上,看霍明宴的状态,是挺好的,好像没什么问题。

“老三也挺惨的,听说在里面,浓烟太呛,还是啥的,好像是声带还是呼吸道毁了,这辈子成哑巴了。”

寂温迩瞳孔一缩。

一种眩晕感,从脑海中袭来。

十四年前,霍镇东用一把锁,斩断了聂家三兄妹的生路。

十四年后,聂无欲也用同样的方法,分毫不差的报复了回去。

他也落锁,也看着霍家的三兄弟,在大火中自生自灭。

聂无欲曾说过,当年自己的妹妹,在大火中,被浓烟呛的窒息而亡,而霍明宴,也被浓烟侵害,聂无欲自己的身上,烧伤遍布,唐怀慎的皮肉,同样被烧毁,至于聂无欲的哥哥,霍凛寒的断腿,足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