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变成恶女的猫后(穿书)(170)

作者: 加雀 阅读记录

“七月十三……”景仁帝复念了一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远了。”

他将她一换上来便问婚期,褚雪镜便了然,是萧胤玦的手笔。

“前些日子,太子央着朕求了一道旨意。”景仁帝抬了抬手指,示意贺尹去办,眼神垂看着少女,“为你。”

褚雪镜福身低首,“臣女惶恐。”

“太子待你一片痴心,这道圣旨,便当作朕给你们的新婚之礼罢。”景仁帝伸手虚空点了点她,贺尹立即捧着圣旨送到她面前,“正巧今日亦是个大喜的日子,朕便封你为……宁安县主,你觉得如何?”

萧胤玦动了动身,却又按捺住,当初的赐婚圣旨是他费尽心思讨来的,如今的册封的旨意,亦是他潜心筹谋许久才得以如愿——他想在褚雪镜脸上看到欣喜崇敬的神色,期待她会因为他的巧心……再多爱他一点。

皇帝并没有要太监宣读之意,显然这道圣旨非他本愿,不过是为了满足儿子所求。

褚雪镜抬眼,圣旨被封在檀盒中,由贺尹双手递至她手边。

和三年前那道密旨不同,那道密旨是封在竹筒之中的。

她面色如常,皙白的脖颈微曲,先对皇帝伏拜下去,“谢陛下、殿下厚爱。”

光滑的檀盒落在手心,有一些重量,还有点凉,景仁帝当着金陵达官显贵的面予了她封号,即便看起来不情愿,却是变相承认了她的身份。

为她抬身世,其实也只是为了日后记载史上能渲染得好看些罢了。

褚雪镜捧起木盒,起身随先前的太监回席。

从始至终,她既没有将眸光投向给予她“殊荣”的人,也没有一丝余光看向当年的“旧情人”。

就仿佛像一尊玉人,无论何人何物都无法掀起她心中的波澜,也意味着无人能探查她的欲望、她的软肋。

景仁帝颇为惋惜地叹了口气,席下各人自把酒言欢,他不刻意抬高音量,离远的人压根听不见他的声音。

他瞥了一眼下首目光紧紧追随女人的萧胤玦,淡淡道:“此女非人池中之鱼,皇儿,就算你为她考虑再多,她也不会对你心存感激。”

“……儿臣知道。”萧胤玦垂睫,他和皇帝的谈话旁人听不清,有些人却能听得一清二楚,“儿臣同她曾有青梅竹马之谊,当年在药医谷……只是她忘了,但儿臣早就认定她了。”

“当年因有误会,才会让她对儿臣心生芥蒂,转投他人怀抱……”萧胤玦扯了扯唇,真像一个为情所困的傻小子,“现下她忘了,儿臣会让她重新感受到儿臣对她的情意,不会再叫旁人有趁人之危。”

他字字不提谁,却又字字在点谁。

景仁帝意味不明地扫了他一眼,缓缓呵笑了一声。

帝王喝了酒,但瞳色清明,眉眼连山,根本不见方才的晕醉之态。

要说这世间谁最了解萧胤玦,除了他故去的母亲,没有人会比景仁帝更清楚。

前世的皇帝是个优柔寡断、盲信亲子的昏君。

在看过这个所谓亲生儿子的丑陋狰狞之相后,又有谁还会相信,如此可怖、胆敢弑父的温润太子,对谁会有真心呢?

真心,不过是谋权谋天下的一颗算珠。

第96章 潘府 有什么稀奇的东西非要她看不可……

宴散。

已过宵禁, 大臣们皆由宫人护送回府。

卫北临虽离京三载,但卫府常有贺尹定时点了宫人清扫,从北境随他返京的几位将领也都宿在他府中。

“将……王爷!”

身后有一个陌生小厮在他登上马车前叫住他, 被蒙潼先一步拦在几步之外。

卫北临扫了一眼他手中捧着的信笺,问:“怎么?”

“王爷, 这是我家主子让送来的。”小厮连忙伸长手臂,企图将信递到卫北临面前,“请您务必收下。”

他的主子?

男人狭眸打量着他的衣着, 在他高举的臂处衣布上, 瞥见了一个“潘”字。

潘府, 是兵部右侍郎潘志岳身边的小厮。

蒙潼顺着男人的视线亦瞧见了那个字, 当即拧眉道:“王爷……”

这个潘志岳方才在宴上就借着席位之便一直和他们套近乎,他们甫入金陵, 各路豺狼虎豹都将他们看作鲜肉脯,谁知道这些人想利用他们做什么。

卫北临若有所觉侧眸看了眼身后,果然和不远处的朱红官袍的中年男人对上视线。

潘志岳年方而立,单瞧着倒是一副正气凛然的老实做派, 可行事作风,却又不像一个能信赖的人。

卫北临从小厮手中接过那封信笺。

是一封请帖, 两日后,是潘府老太太的寿宴。

潘府老太太不是潘志岳的母亲,而是他的祖母。

潘志岳不过是兵部侍郎, 家中母生辰本没必要宴请不熟悉之人,偏偏他并非白手起家。

身份不出奇的是潘志岳, 而不是潘氏,他的父亲潘擎曾是先帝的得力助手——嘉和帝在位时的丞相,称得上是盛极一时, 可惜到潘志岳这一代,优良的天赋品质没能遗传下来,渐渐潘府也就没落了。

而潘擎的母亲、潘志岳的祖母,是昔年嘉和帝的亲妹妹,当今圣上的姑母。

卫北临幼时来到金陵时,景仁帝即位,潘家便搬离了金陵回了天垂老家,不想一晃二十余年他们又回到了金陵。

“回复你家主子,我会去的。”卫北临没有多加思索,将信收好交给身边的好福,“替我…谢谢潘侍郎相邀。”

“王爷言重了!”那小厮欣喜若狂,满面红光地疾步跑去潘志岳所在处回禀。

潘志岳笑容愈发亲和,朝卫北临颔首示意,先一步登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