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139)
朱高炽还记得,小堂哥跟他说皇爷爷也下令统计测量全国田地,方便收税什么的。他看着那些豪族的土地,啧啧心想,这可是大明的纳税大户啊。
如今朱高炽母子三人落脚的城镇,是北边一小县城。入城第二天,县令夫人就登门
求见。徐妙云休息一晚,精神好了不少,就接见了县令夫人。
朱高炽看着朱二宝蹒跚学步,到中午已经能靠自己走上五六步,那结实有力的下肢力量,真是令人羡慕。
想到自己快五岁,扎个马步还坚持不到半个时辰,一盏茶就开始摇摇晃晃。
再看牛犊子一样的朱二宝,朱高炽小手一背,仰天叹气,果然人跟人的天赋是有差距的。
二宝跟梦里的‘二宝’一样,天生是个武学好苗子。
朱高炽只是感叹,也没有失望,他练武是个兴趣,也没想当个高手。就是想到他爹爹平日里夸来夸去,搞得他差点生出自己是武学天才的错觉。
哎——
来自亲爹的夸奖果然水分很重。
还好他醒悟得及时,不然一头扎人迷之自信中该如何是好。
但朱高炽不知道的是,他最爱的爹爹不止喜欢当面吹捧他,还喜欢跟亲兄弟炫耀他。
就藩太原后,晋王一开始还有些郁郁不乐,但很快就有种‘压着他的大山远在天边’的自由感觉。
自由的空气,令人着迷。
晋王就有些得意忘形,忘过头了,连晋王妃谢氏的话都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谢氏见他如此,也懒得多费唇色,就等他自讨苦吃。
一旁朱济喜看父王犹如脱缰的野狗....不,是脱缰的野马,整日在外面浪荡,和人喝酒听曲,好一派纨绔作风,他犹豫再犹豫,还是忍不住了。
“母妃,真的不管一管吗?”
谢氏把太原晋王府打理得很雅致,她喜欢花,尤爱木兰。如今晋王府种植了很多花卉,一年四季开花的都有。
此时谢氏就蹲在花坛边上,也不嫌泥脏,亲手种花,听见儿子的话她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管没用,你父王正在兴头上,你越管他,他越来劲儿。”
朱济喜:“......”
可也不能就任由他浪下去吧。
您的话,父王还是听的啊。
不过看看神情冷淡的母妃,朱济喜小脸一犹豫,到底还是叹口气没再多说。还不是父王,不听母妃的劝,不过是一道菜不合胃口,居然把皇祖父赐给他的厨子给打了一顿。
想来等消息传回应天,要不了多久皇祖父就要下令责罚了,这个责罚,当然是罚他父王了。
果然,朱济喜没等多久,应天府的圣旨就来了。看着被传旨太监骂得狗血淋头,面有戚戚的父王,朱济喜叹气。
但皇祖父不是简单骂一顿就消气了,他还命太监替他抽晋王三鞭子,那鞭子都是皇祖父随身携带的长鞭。
晋王一看熟悉的长鞭,腿就软了软,太监扬手就是一鞭子落下,打得晋王呱呱大叫,立马起身逃跑。
执法的太监:“.......”
慢一拍捂住自己眼睛的朱济喜:“.......”
最终这三鞭也就意思了一下,晋王实在逃得太快。但朱元璋放话了,让晋王好好反省,否则,就关他禁闭,只给水喝不给饭吃,让他深刻认识到‘饭有多难吃’。
不过一个厨子,晋王也没想到老爹会生这么大气,他觉得委屈,嘤嘤嘤地去找晋王妃要安慰。
谢氏正在给花枝擦叶子,根本不看某个眼巴巴蹲在地上的人。
被冷落的晋王:“......”
好一会儿,晋王才瘪瘪嘴,小心翼翼地挪到谢氏脚边,抱着她的腿不放,“夫人,我错了,我不惹你生气了。”
也就是朱济喜没看见,不然要再次为他父王脸皮感叹。
早知如此您何必当初呢。
谢氏才没那么好哄,不理人,直到晋王急得跟她跪下了,谢氏才放下帕子,洗了洗手,坐在一旁椅子上,看着跪在她腿边的人。
晋王讨好地笑。
谢氏也笑了,就是笑意不达眼底,“王爷最近很开心啊。”
晋王猛地摇头,不开心不开心,一点都不开心。
“酒好喝吗?曲儿好听吧?”谢氏语调一冷,幽幽地看着他,“美人儿也好看吧?”
晋王只觉危机袭来,他立马举起右手,“本王发誓,本王连她们一根手指头都没碰。”
就是趁着醉意,旁边人起哄,他不小心亲了一口香嫩的小脸蛋。
其它的,他拿老朱家的名誉发誓,他没干。
谢氏就盯着他,不笑不语,晋王眼珠子一转,挺直胸膛信誓旦旦道:“本王就是初来乍到,要和本地大族富贵人家多点来往,了解了解,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本王就藩太原,节制山西,肩负戍卫边塞、屯田练兵的重任,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本王也要和这些人打好交道才是。”
听着晋王满口冠冕堂皇,谢氏也不戳破他,只淡淡一颔首道:“王爷还记得自己责任就好,父皇这次下旨只是警告,您再胡来,下次就不是说说吓你了。”
朱元璋什么脾气,晋王这个亲儿子当然最了解。
但如今天高皇帝远的,再说了,老爹真生气,还有母后和大哥劝着,晋王面上老实笑笑,心中却不以为然。
顶多是再被训斥几句。
谢氏一看他神情,就知他没听进去,不过,事到临头他总会吃点教训,就是这教训他能吃多久.....
谢氏摇头,对自家王爷的狗性也不抱希望。
不过这次朱元璋下旨训斥,又打了三鞭警告,晋王总算没那么得意忘形,不再整日出去瞎混,开始接触太原军中杂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