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142)

作者:春有雨 阅读记录

徐达领着大军出塞,平章乃儿不花跑路了,但徐达可不打算空手而归,他派斥候探路,谁撞上,谁倒霉。

就在这时,还有人想浑水摸鱼,趁徐达大军出击,悄默默想摸到明朝另一边抢一波,结果刚好撞上沐英的大部队,输得裤衩子都不剩。

就在沐英这边传出好消息时,徐达的大部队也找到了一个倒霉的家伙,上去二话不说就干,对方边逃边骂。

他们最近打谷草都没敢靠近明朝边境,干啥弄他们。

明朝边军门挥舞大刀呵呵一笑,那就是以前去过了?你居然敢去我大明边境打谷草,你是不是找死。

大明边军彪悍狂吼,追着四散奔逃的草原残兵而去。

很快第一战结束,徐达和汤和、傅友德等人围着战利品一看,三位同时摇头,这么点东西,给老朱塞牙缝都不够。

找,继续找下一个冤大头。

要知道大军出塞一次不容易,你以为粮草不要时间准备啊,那么多粮草不便宜啊。出来打一次仗,不捞够本,他们都无颜面对老朱。

初次上战场的愣头青朱棣:“......”

看着被大明士兵圈起来的马牛羊,他眼睛爆亮,握紧腰间大刀。

好啊,抢东西,我朱老四喜欢啊。

徐达下令追击,一时草原各部闻风而逃,除了一些头铁胆子大的,不愿给大元威风抹黑,转头就带着几百骑兵嗷嗷叫着冲杀过来。

徐达一看,挑眉。

汤和骑在马上,乐了。

傅友德眯了眯眼,刚要抬手命令一支骑兵出去,那边一声‘狼嚎’响起,接着朱棣就主动请命。

“徐元帅,让我去迎敌吧。”

看着两眼精光大亮的燕王,傅友德一只手放了回去,徐达点点头,命他带一支骑兵击杀敌军。

朱棣在前面冲杀,这算是他正儿八经的初上战场,小时候旁观的那些都不算,手中长刀不停收割人头,鲜血染红了视线,他不觉得害怕,只有种内心深处的热血被点燃的可怕感觉,烧得他骨血都疼了,让他心脏都在不停鼓动。

汤和看了一会儿,啧啧道:“燕王殿下名不虚传啊,是一彪悍猛将。”

傅友德也点头,抚着胡须说:“我看着很有曹国公的风范。”

“朱棣这小子小时候就喜欢跟在李文忠身后,从他身上学了不少。”徐达说,眼睛盯在朱棣身上。

“还是需要多实战,积累经验,不然这北平不放心交他身上。”

徐达话音一落,身旁两人就对视一眼,没有多言。

对于朱元璋的用意,他们几人都明白。

这些藩王手握军权,节制边塞储将,同时也是监视,他们这些儿子,将成为老朱分散在各地的眼睛。

汤和咂咂嘴,他年纪大了,再有几年也想解甲归田了。权势什么的,没有人能抗拒,但他不想拿命去抓。

他是跟着老朱从一个山窝子里走出来的,要说最了解老朱性情的是谁,他汤和说第二,徐达都不敢说第一。

自古帝王多疑,朱元璋更甚,他还抠门小心眼,爱记仇,想当年他不过酒后一些胡话就被老朱记了多年,后面还被敲打数次。

只有听话顺从的,才能让老朱多善待几分。

想想恶补的那些史书常识,不知多少放不下军权的将军被皇帝砍了,汤和征战几十年,也无法轻易放下,不过呢,他更惜命,也希望子孙后代有个好前程。

汤和不由朝身边两人看去一眼。

徐达这老东西不用担心,地位稳着呢,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加上近些年伤病时常复发,怕是还没他能撑得久,早早就要上书解甲归田了。

至于傅友德,如今倒是隐隐冒尖,又正是当打之年,再征战十数年不是问题。对朱元璋忠心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以后....

汤和眼光一闪,心中叹气,希望他以后好运吧。

运气好等到太子朱标上位,大家多半都能得个善终。

...

徐达带兵出塞,四处搜寻草原部落身影,一路打打杀杀,终于在一个多月后,他看了眼刚收获的一批战利品,心中默算一下,差不多够了。

于是大手一挥,带上几个俘虏,打完收兵。

只是这次还是有些遗憾,徐达蹙了蹙眉,斥候并没发现残元皇族的大部落身影,也不知道躲哪儿去了。

大部队转身往回走,朱棣骑在高头大马上,回首遥望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他握紧马缰,眼神幽深,一簇小火苗在深处静静燃烧。

迟早有一天,他要荡平草原上所有的威胁。

朱高炽来到北平府快两月了,终于,这天亲兵传信,朱棣跟着凯旋的大军回来了。

父子两许久没见面,朱高炽想爹了,他让人抱着朱二宝,兄弟两一起在府门前等朱棣。

等啊等,一个时辰都过去了,还没看到朱棣身影,直到一队亲兵快速骑马过来,领头的亲兵见到府门前两道小身影,立马减缓马速。

隔着一点距离就下了马,大步走过来,朝朱高炽行礼,“卑下见过世子殿下,见过二殿下。”

朱高炽抬手免礼,“我爹爹呢?”

亲兵起身,弯腰低头道:“回途中徐元帅旧疾复发,到北平府人已经陷入昏迷,王爷先带人去徐府了,命卑下回来告知王妃一声。”

朱高炽:“!”

第59章 第59章 儿子你别吓爹啊

徐达这是旧伤, 他征战沙场数十年,从一个大头兵跟着朱元璋一起打下大明这天下,一身伤痛不少。

近两年,府上大夫劝他多休养, 可徐达还丢不开手上的担子。身为大明第一元帅, 徐达知道, 朱元璋也还想他多撑几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