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261)

作者:春有雨 阅读记录

朱标一口血吐出来,闷堵在胸口的郁气反倒是散开了,他呼出一口气,转头凝视心神大乱的太监。

“不要传出去,让刘太医过来。”

贴身大太监赶紧道:“是,奴婢亲自去请刘太医。”

在朱元璋亲临大本堂,给大本堂一众学子带来刺激和兴奋时,东宫这边也请来刘太医。

朱元璋考校了一下儿子们功课,表现优秀的当场发下赏赐,笑声也不短从学堂内传出来,似乎心情好转一些。

但王太监却察觉到,朱元璋心情并没变好。

与王太监这个伺候朱元璋多年的老人一样,察觉朱元璋心情不对的还有朱高炽。要说王太监靠的多年伺候的经验和直觉,那朱高炽就是看过朱元璋真正心情好的样子,这会儿嘛.....

笑意都不达眼底。

朱高炽看看候在院子里,动作比平时更僵硬谨慎的宫人们,他差不多就明白了。

想必又出了啥事吧。

这会儿,东宫皇孙朱允炆刚刚答完朱元璋考校的问题,一开始他脸上还有些激动的微红,但等答完,对上朱元璋微沉的视线,朱允炆就吓一跳。

而朱元璋见他小脸一白,眼神瑟瑟一缩的样子,不知为何心情更差了,眼神也随之变得更加恐怖。

朱允炆不知道自己哪里答错了,竟然惹得朱元璋如此不悦,可他刚才明明就没说错啊。

内容是先生们最爱听的‘仁’,也是朱元璋会欣赏的‘仁贤’思想啊。

只能说,朱允炆也是倒霉,被他亲爹牵连,刚刚好撞在朱元璋还没完全熄灭的火山口上。

朱元璋心情不好是不讲理的。

本来,他老朱就不是一个讲理的人。

朱元璋看着快吓哭的孙子,语气冰冷道:“朕很吓人?”

朱允炆哪敢认啊,只能用力摇头,可这一动眼眶里的泪也包不住了,顺着脸颊就往下掉。

“呵。”朱元璋冷笑一声,“小小年纪就满口谎言,心思不纯。不要以为拿圣人贤说应付就可以了,只会说不行,也要能做到才行。什么时候该仁慈,什么时候该严苛,要动脑子好好想。”

朱允炆这下是真吓哭了,一张小脸比朱标还惨白,他胆子本来就比较小,要不是这几年磨了一下,此刻怕是都要吓晕过去了。

但朱高炽看着眼泪啪嗒直掉,跟个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的朱允炆,跟晕过去也差不了多少了。

好了。

朱高炽也明白了。

朱允炆多半是被朱标牵连,成了父子吵架的发泄桶了。

不然以朱元璋的脾气,再是不讲理也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对孙子说这么重的话,虽然朱元璋如今没有多么喜爱朱允炆,但是对朱允炆观感还是不错的,偶尔还会夸上两句呢。

也不知道这次父子吵架多凶,才让朱元璋把火气往朱允炆身上发。

就在朱高炽摇头腹诽时,忽然察觉一道强烈目光刺来,他下意识抬起眼皮,对上朱元璋沉沉目光。

朱高炽第一反应就是.....扭过头,望天望地,就是不与朱元璋对视。

反正你父子两有事,你父子去解决。

累了累了!

再会哄人的一张小嘴也废了。

朱元璋:“......”

臭小子!

老子平时白疼你了。

第104章 第104章 怪不习惯的

东宫请太医的事, 当天傍晚就传入朱元璋耳朵里。从东宫传出的动静倒是不大,只说是朱标身体有些不适。

身体不适?

朱元璋这一天心气都不太顺,闻言只淡淡一抬手,“身体不适就该找太医, 朕不是太医, 太医都去过了还来跟朕说个屁。”

王太监:“......”

王太监小心地瞅了眼, 见朱元璋依旧一张不冷不热的表情,心道这次父子两吵得厉害了点, 连听说太子身体不适,陛下都不派人去关心一下了。

不过今天的事儿.....

要放在几年前是根本吵不起来的,陛下就算再生气也不是会随随便便把气撒在太子身上的。

陛下震怒的时候,太子还能说上几句话, 让陛下火气消减些。

虽说父子关系没以前和谐, 有陛下这两年脾气越来越大,比从前更不好说话的原因在, 但太子也比从前强硬些, 那点强硬偏又只在态度上呈现,根本拿陛下毫无办法。

当爹的太厉害, 儿子如何能翻过去。

要是太子能拿出点决心, 真正和陛下掰一下手腕子还好了, 管陛下听不听, 他自己去做就是了。

就像......当年燕王殿下胡作非为那样。

反正陛下最终还是拿太子没办法的, 到底是从小疼到大的长子, 亲自培养的继承人, 陛下是真偏爱太子的。

太子真的做出什么,只要不是弑父夺位这种倒反天罡的事,陛下气过了, 还是会顺着太子来的。

相反,一味地与陛下争论、讲些大道理劝谏,陛下不听,他就生闷气,和陛下搞冷战逼着陛下往后退,那怎么行呢。

每次都是陛下逼着太子低头认输。

太子看着温润谦和,实则也是个固执的。

想来还是从小到大都有父母偏疼,又养成了端方温雅的性子,与朝堂上那些一根筋的书生有些像,行事一板一眼的。

当年陛下不讲理起来,马皇后关起门来都是直接开骂的。骂完以后,陛下小退一步,马皇后也是要做点菜哄哄人的。

夫妻跟父子有些不同。

但总归人是要哄着顺着些的,尤其是陛下这种固执不讲理的。

太子学马皇后‘劝谏’,却没掌握到精髓。

哎——

在王太监看来,太子还不如放肆一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