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279)
朱元璋想到刚才朱标一脸游魂模样,也摇摇头叹气:“标儿这两年身子骨确实没从前硬朗了。”
但是朱元璋也只以为朱标是这段时间累到了,养一养补一补就回来了。于是下令接下来一段时间,一半政务还是由他来处理,毕竟老朱感觉自己还能行。
如此养了大半个月,朱元璋就见朱标脸色好看许多,虽然眼底还是有些青黑,但比起之前虚浮的样子那是判若两人了。
朱元璋放心了,又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精力还行,于是就下旨让朱标代替自己去巡视一下浙江沿海一带。
相当于也是让朱标出去放放风了。
整日憋在皇城也难受。
朱标领了圣旨,不日就出发离京了。
只是在收拾行李的前几日,吕氏有些不放心地多叮嘱了几句,要朱标在外多注意身体。
刘太医的‘大实话’自然也传入吕氏耳中了,朱标瞒着朱元璋,可没瞒自己枕边人。
吕氏只需问过伺候朱标的太监就知道了。
由此可见,朱标如今对吕氏是相当信任的。
对朱标的健康状况,吕氏自然不敢松懈,在朱标休养期间,配合刘太医的药方,她私下还和陈嬷嬷一起研究了下如何给朱标食补。
吕氏擅厨,做的食物比宫中御厨还美味些,朱标当年最开始被吕氏吸引的就是这一手好厨艺。
身心疲累的时候,吃上一口称心如意的美食,真的会让人特别满足。
更何况,吕氏后面还时常请教太医药理知识,为了给他做出好吃又温补的药膳,埋头苦学药理,时常深夜点灯苦读。
这些年下来,努力没有白废,吕氏在药膳一道也有了很多进步。
吕氏对他的体贴和用心,朱标看在眼里,虽然一开始他对吕氏没什么感情,但慢慢地也对吕氏敞开了心。
两人感情也随着经年累月的相处,越发深厚。
每当朱标在朱元璋和前朝事务上感到挫败无力时,回到吕氏身边,看着吕氏和几个儿女,朱标就觉得,没有什么是坚持不了的。
毫无疑问,这些年支撑朱标的精神就是家人,他东宫这个小家的一家人。
可就在他离京去巡视的前一晚,朱标从一个他这辈子都不会怀疑,或者说,不想怀疑的人嘴里听到了一个可笑的事。
马青说完,对上朱标既惊且怒的眼神,她心中微微滞塞了一下,那一瞬的情绪太短太快了,对她来说毫无影响力。
朱标看着眼前人依旧冷淡的脸,似乎丝毫不觉自己说错了话,也不在乎会给他带来怎样影响。
“马青,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朱标头一回用如此严厉又冷酷的语气与她说话,哪怕之前有了隔阂,两人之间生疏又客套,朱标也没这般冰冷地审视她。
马青早有预料,以朱标对吕氏的在意程度,还有....哎——
一声轻叹悄无声息地从她心间快速闪过,马青做好决定就不会回头,她笔直地跪下,眼神坚定地直视朱标。
“如果殿下怀疑臣妾是心怀不轨刻意诬陷抹黑,那殿下可以先治臣妾的罪,再慢慢调查,无论殿下最终查出什么结果,臣妾都无怨无悔,臣妾只是为心中正义而求,为受了蒙蔽的皇后娘娘委屈,也为....”
朱标袖笼里的手指都在颤抖,整个人几乎站不住,死死咬着牙才不至于让自己倒下。
他甚至在用一种哀求的眼光凝视马青。
马青语气一滞,不过很快她又坚定不移地缓慢道:“也为无辜的吕氏,还有可怜的皇长孙殿下。”
“!!!”朱标脸上血色几乎是瞬间褪去,他压抑着胸口翻腾的血气,往日温润斯文的面庞近乎狰狞。
“马青,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朱标眼中已有杀意浮现。
然而,马青依旧无所畏惧,像个一旦出击就不在乎生死的战士,站上战场那瞬间就斩断退路了。
“太子,您还记得吗?染了疫病的皇长孙,他小小一个人躺在那,无亲无靠,只有奴婢陪在他身边。”
朱标终于站不住了,趔趄着摔在身后椅子上,一时爬不起来。
马青握紧手指,盯着他眼睛继续道:“他走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的,因为他想奴婢出去后能带句话给您,给娘娘和皇上,他不疼,也不怕,他说,不要让你们觉得他走得不安宁,不想你们为他伤心,为他难受。”
朱标只觉喉头腥甜味翻涌不休,他指甲用力扣入掌心,忍得面部青筋毕露,眼睛充血泛红,好一会儿才有力气说话。
“你,当初为何没对孤说。”
面对朱标既痛又恨的目光,不知不觉红了眼眶的马青扯了扯嘴角,一滴清泪顺着脸颊啪嗒一声,掉落在她手背上。
“因为奴婢心疼皇长孙殿下啊,奴婢想满足他最后的愿望。”马青一顿,忍不住自嘲道:“可奴婢没想到,还是让他失望了。”
“殿下!”马青忽地用力磕在地上,“就算您当奴婢抹黑构陷好了,您去查,不管查出什么,正好让奴婢死心,也能让奴婢放心去见娘娘和皇长孙殿下。”
话音落下,整个书房只有朱标粗重喘息声了,良久,朱标才咬着牙,眼神赤红,几乎是发狠道:“好,好,既如此,孤成全你。”
那日东宫小书房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只是朱标在离宫前大发雷霆,下令把马青关在一处偏僻宫殿,没他旨意不得外出,还有侍卫把守,外人也不敢靠近。
这一举动,震惊了不少人。
一时间议论纷纷,只说这位深受帝后恩宠的青郡主到底是犯下何等大错,才能惹得一向好脾气的太子殿下发这么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