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29)

作者: 春有雨 阅读记录

看完,朱棣请人到偏厅喝茶,问:“慈安大师可看出我儿是个健康长乐之人?”

慈安大师先是沉吟稍许,眼皮微垂,然后念了一声佛号,说:“燕王放心,燕王世子经此一难,以后会是个福寿安康之人。”

朱棣微扬眉,这话听着让人舒心。

不管请慈安的目的是什么。

而朱棣想了想又问:“还有呢?”

慈安忽地抬了下眼,看向朱棣,那一双侍奉神佛的眼睛幽远沉静,好似能看透人心。朱棣眼皮子都猛地跳了下。

慈安这时又说道:“燕王世子,菩萨座下神仙童子,天生聪慧伶俐,不似凡人,未来定有一番成就,是燕王之福,也是大明朝的福星。”

朱棣:“......”

好吧,这老秃驴果然是个神棍,又开始神神叨叨了。

朱棣不信这些。

还神仙下凡.......

慈安明显没看出他和儿子的异样。

不过,他儿子倒真有可能是什么仙童下凡,投胎到了他家。

送走慈安,朱棣也想明白了,不纠结了,反正是不影响儿子身体的事儿,而且,是他能听到儿子心声,又不是儿子能听到他的心声。

还挺好玩的,不是吗。

但朱棣没想到,慈安转头就去‘忽悠’他老爹了。

朱元璋还挺信。

没多久整个应天府都在流传,燕王府出了个神仙童子,天生聪慧不凡,就是大明的福星啊,咱大明朝老朱家果然是受老天眷顾的。

朱棣:“.......”

老爹您可够了吧。

我儿高炽担不起啊。

徐妙云听说后也埋怨朱棣,就是要找个相师看看儿子福运,哪个和尚道士不能找,偏偏找慈安。

把儿子捧如此高,要是以后有个什么,如何说。

而且小小年纪就被捧高,对朱高炽来说也不是好事。

徐妙云没说的是,你朱家兄弟那么多,朱标太子地位稳固不会乱想,可指不定还有心思不明的人会想多。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朱棣事后也觉得自己大意了,但这事儿已经发生了,也没办法,总不能再打儿子脸,说他是个傻孩子吧。

“本王看,大宝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本王儿子不怕捧。”朱棣又忍不住给儿子撑腰,“本王要当大将军,虎父无犬子,他也是个将军元帅的料子。”

徐妙云:“......”呵呵。

总而言之,朱高炽是不知道这些的,他还是个小宝宝,没人跟他提这些。

第17章 第17章 种花国天赋血脉

夏日蝉鸣。

皇城内也变得比往日喧嚣不少。

朱元璋在皇城一角开辟了一块地,平时处理政务累了,或是被谁气着了,或是心血来潮了,他都要来这块地劳动一下。

虽说太忙的时候会错过季节播种,但朱元璋也会叫宫人去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老朱很看重自己这块地,一般不让人碰。

所以这块土种了几年也变肥沃了,长出的菜绿油油的,就是马皇后也时常叫宫女来摘菜,吃不完还会以皇后名义赏赐给官员。

主打一个不浪费。

朱元璋还笑她,平日里不管,就会摘取他的劳动成果。当初也不知是谁说他,没事找事干,不过是闹着玩,没几天就腻味了,到时候空一块地在那,难看死了。

马皇后见他得意,心下好笑,也没怼他,反正种出来的成果被她摘了,且让朱重八嘴上得意得意。

有了马皇后的加入(摘取成果),朱元璋种地热情更加高涨。皇城内谁不知道,这块地啊,简直快成了洪武帝心头肉,心情都能随着菜地长势变好变坏。

但除了皇城内的人,外面的人了解不多啊,只知道朱元璋在皇城内种了一块地,没事就去干干活。

嘴上当然都要夸一下感慨一下,心里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不管如何,得了马皇后赏赐菜的官员们,不少都会感激涕零。因为啊,只要得了这笔赏赐,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接下来一年都不用担心掉脑袋了。

马皇后私下里听说了,叹口气也没说什么。

她可没那打算,不过是误打误撞而已。不过也从这些事上看出,底下官员在面对重八时压力有多大。

马皇后还能怎么办,只能在平日里多劝朱元璋少动杀戮。朱元璋虽然不耐烦听这些,到底好几次还是看在马皇后面子上,举起的刀又悄悄放下了。

如此一来,误会倒是更大了些。

今日那块地上,除了一抹高大身影,还能看到一抹小身影。朱元璋蹲着拔草,在他旁边还跟着个小团子,也不嫌脏嫌累,小胖手抓着草就拔,热得小脸红扑扑也没娇气说不干了。

朱元璋确实长了一张凶神恶煞的脸,不是说多丑,就是五官像是刀剑组成,给人很凶的感觉,加上他一路走来,经历不少腥风血雨,浑身又添浓重煞气,但凡面无表情一点,都能吓得胆子小的人两股战战。

更别说,当他发怒的时候了,那真是有种阎王索命,求路无门的绝望恐怖。

但他此时偶尔看向身边的小团子,眉目间居然有慈祥浮动,蹲在地上干农活,真跟一个朴实的田间翁一样。

人都说隔代亲,就是朱元璋这种动不动抽鞭子揍儿子的,在孙子面前脾气也要好不少。

更别说在燕王小世子朱高炽跟前了,那活脱脱一位慈祥朴实的好爷爷。

旁边站着跟木桩子似的宫人们,尤其是太监,偶尔瞟向燕王小世子的目光都充满感激和喜爱。

洪武帝真的不好伺候,尤其是被官员惹怒了,头一个面对他脾气的就是伺候的太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