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308)
然后又跑了。
朱高炽看着少年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突然噗呲一声笑出来,看一眼还在火堆上烤着的两只小野兔,笑声更乐了。
兔子不够吃,这次不会猎个大的吧。
以孟秋的实力还真不好说。
这一笑,居然还有些止不住。
朱高炽就觉得孟家兄弟都是妙人,孟真做事一板一眼,很有原则性,就是爱摆出一张没啥表情的面瘫脸,弄得张辅有事没事就爱逗逗他,看两人斗嘴是朱高炽平日一大乐趣。
没想到孟真的弟弟孟秋,性子又跟孟直完全不一样。
想到孟真,朱高炽笑意又一顿,之前因为要护着他,孟真受伤不轻,后来又一个人引开大部分刺客,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希望张辅那点早点结束能追上孟真吧。
听孟秋说,他赶到的时候张辅已经不在那了,多半也追进了密林中。
想到白日惊险刺激的一幕幕,朱高炽神色微深,到底是谁派来的刺客呢,刺杀他是为了什么。
两拨刺客是同一个幕后主使还是说.....
朱高炽轻轻吐出一口气,抬眼望着幽深黑暗的密林上空。
今日一出,多半与京中所谓立储一
事绕不开关系。
朝中如今立储的热门人选,秦王....晋王......东宫.....他爹燕王。
其中秦王声势越来越大,晋王逐渐弱下,但东宫一派的势力是朱标留下的,支持朱允炆的力量也很大。
他爹燕王目前是这两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事没事就爱参他爹两本,想尽办法地搜罗他爹在北平和军中的‘罪证’。
只是他爹这些年小毛病不少,真能让人抓住的大辫子却是没有的。
这些年,在他的建议下,朱棣习惯有啥想干的事就提前写封信给朱元璋说一声,俗称报备一下。
管您应不应吧,反正儿子跟您说了。
哪怕知道老朱一开始会不同意的,朱棣那也是先做,做了就立马写信给老爹认错。
这一套下来,朱棣有啥大动作基本就是在老朱眼皮子底下。
不止秦王,还有东宫一派的势力最近都在逮着朱棣的毛病抓。
朱高炽眼睛微微一眯,要是他出事了,说不定还真能刺激他爹,人一旦失去理智,谁知道会做出什么呢。
幕后黑手打得真是一手的好算盘啊。
...
孟真和张辅在林中找了几天几夜,遇上山中野兽毒物不少,却连朱高炽一点影子都没寻见,心中担忧与日俱增。
另一边,回去北平燕王府禀报的亲卫见到徐妙云,把路上遇到刺杀,然后与朱高炽在山林中失联的消息说了,徐妙云听完,强压心中慌乱,迅速冷静下来。
如今朱棣不在北平,前不久才领兵出塞巡视,听说带着人追击一波草原骑兵深入草原腹地了,短时间内根本联系不上,也不会这么快回北平。
想到儿子遇刺,徐妙云眼中浮现冰冷的怒火,命人叫来王府长史,“你即刻带四千王府亲卫去寻世子,务必保证世子安危。”
王府长史听说世子遇刺,不敢大意,郑重道:“属下遵命。”
在王府长史和报信的亲卫退下后,徐妙云拳头紧攥,又冷静地看向柳冉,“去拿笔墨纸砚过来。”
“是,王妃。”柳冉麻利地下去拿笔墨纸砚。
等到柳冉快速拿来东西,纸张铺开,徐妙云提笔快速写下一封信,写给谁?当然是给朱元璋了。
要调动出事附近的官兵需要朱元璋的旨意。
即便有王府亲卫赶去,徐妙云还是不忘心,谁知道幕后凶手会不会连续派出好几拨刺客一定要她儿的命。
必须让附近官府配合搜查刺客,寻找朱高炽,晚一天都多一天危险。
而且....
徐妙云落下最后一笔,眼中微红,血丝漂浮出来,是压抑怒火和担忧导致的。
她知道,因为太子朱标骤然离世,朝中关于立储的明争暗斗日渐激烈。
作为执棋手,朱元璋是冷冷看着局上的棋子们在如何挑动风云。
朱棣和朱高炽不说,她也知道,如今朱棣处境不是太好,光是朱棣突然接到敌袭,仓促带兵出塞,她在府中接连揪出几个奸细就能看出。
前段时间徐妙云也听徐辉祖说起,北平军中有人在散播不利朱棣的言论。
高炽会不顾反对坚决去京城.......徐妙云垂眸,儿子想做什么,只要不危及自身安危,她都会尽量支持。
徐妙云抿紧唇角,用力到嘴皮都泛白了。
那就让朱元璋看看,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
....
王府亲卫赶到朱高炽失踪的山林,进去寻人的时候,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的急信也被朱元璋拆开了。
看到朱高炽遇刺,目前生死不知,失踪深山老林.....朱元璋原本幽深的一双眸子迅速被血色覆盖,那是压抑许久的滔天杀气。
从接到朱标急症病逝那天起,朱元璋困坐在幽暗封闭的大殿内,呼吸粗重,双眼赤红,仿佛恶鬼现世。
独坐的那一天一夜,没人知道朱元璋心中煞气有多浓,那种恨不得毁灭一切的杀意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殆尽。
是余光突然扫到朱标命心腹送回来的一件玉佩,朱元璋赤红的双眸才逐渐恢复一线理智。
那件玉佩是朱标满月的时候,朱元璋在外打仗路过一间山间小庙,他无意中进去,发现庙虽小,香火却还不错,在那种四处战乱的时代,竟然给人一种世外之源的错觉。
玉佩就是当时的主持送给朱元璋的,算不上多珍贵的好玉,但朱元璋得到玉佩不久就打了一场胜仗,于是把玉佩□□子满月礼亲手给他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