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354)

作者: 春有雨 阅读记录

朱元璋有意让朱高煦代替朱棣先前的角色, 坐镇北平,为大明守门护疆。

羡慕, 但只能眼巴巴看着的朱棣,又开始了坐牢般的太子生活。

朱老四一副‘快乐没了’的悲惨打工人模样看得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就要踹,朱老四下意识一躲。

朱元璋眯了眯眼, 又踹!

朱老四腰背一转, 又一躲。

再次落空的老朱:“......”

没让老爹碰到自己一点衣角的朱老四:“....那啥,儿臣突然想起来手头还有件急事, 儿臣就先告退了。”

话音还没落地, 朱老四拔腿就跑,带动的风吹乱了老朱略显扭曲的表情。

朱元璋一路骂骂咧咧回到谨身殿, 刚坐下就灌了一大口凉茶, 这才把心头躁火消灭一点。

“不孝子。”

“老子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不孝子。”

突然, 朱元璋余光又扫到左边桌角放着的一封信件, 嘴角下意识抽搐一下, 想到另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眼神都变得麻木起来。

信是朱老三, 也就是晋王亲笔所写。

如今朱老三就在封地太原城边的一座古寺出家修行。

要说朱老三这个个和尚当的吧......朱元璋都想骂一声‘信了他的邪’!

一开始朱元璋还真以为晋王朱老三要‘改邪归正’了。那段时间朱元璋受到了秦王的刺激,对犯下诸多恶事的晋王也要下手狠治一番,尤其是....

总之, 晋王能保住命,保不住身份爵位。

朱元璋圣旨都拟好了,谁知道朱老三突然剃度出家。

朱元璋有震惊,震惊过后那一瞬感受到的复杂也不知如何形容,最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老朱三过去了。

到底是亲儿子。

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大病一场后心比从前更容易软了。

朱元璋后面就派人去看了下晋王,还情真意切地说了一番话让人转达给晋王。老朱就是这样,骂你的时候狠狠骂,揍你的时候要了命地揍,真想腻歪一下表现一下老父亲的关爱吧,那也是一点不含糊。

这老朱迟来的父爱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孩子啊,你的好,老爹都看在眼里。你的不容易,老爹也都明白。是人都会犯错,在老爹心里,你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老爹从前做得不够好,没能好好教育你,是老爹的错啊,怪不得你啊。

孩子啊,以后好好做人,吃斋念佛也要照顾好自己。

老爹年纪大了,不能来看你了。

‘多愁善感’的朱老三听完,那是当场痛哭流涕,直直跪向南方,大喊:“老爹,儿子不孝啊。”

于是大受感动,大呼不孝的朱老三就抓起毛笔,刷刷刷,真情实感地写下一封信,命来人带回去转交给朱元璋,还抓着人说:“回去告诉老爹,就说我会在寺庙里好好修行念佛,为他老人家祈福。”

当时看完朱老三的信,听见转达的话,朱元璋都猛虎落泪,感动得稀里哗啦,大呼:“老三终于有个人样了啊。”

还转头跟朱棣说了,朱棣当时听着,就觉得他老爹嘴里的朱老三哪是有个人样了,那都叫脱胎换骨了。

朱老四很疑惑:不是,您说的是朱老三?那个姓朱名的朱老三?

老朱就一脚踹上去,双目怒瞪:别以为你不说话,老子就看不出你什么眼神。

朱老四摸摸鼻子。

老朱就冷笑:“人总有成长的一天,你以为老子的儿子都跟你一个臭德行,怎么都掰不成才是吧?”

不小心就引火烧身的朱老四:“.......”

得,他还是别在这招人嫌了。

不过朱老四一直对朱老三的‘有个人样’保持基本怀疑。实在是,朱老三他哪怕是出家为僧,他也不信朱老三的本性会改变。

要知道,朱老三真能像他老爹嘴里说的那样,那他朱棣.....嗯....嗯........他朱棣就能成为千古一帝,还是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朱棣就是不信。

朱元璋就是信。

父子有种莫名的无声的默契的较劲儿。

然后....

朱老三刚开始一段时间还是挺安分的,可能是真的看破了一些东西,可他即便看破了一些东西,那他也是朱老三。

就在得到老朱的‘关爱’之后,朱老三想到过去种种,自觉实在过分,对不起他老爹的拳拳教诲,痛定思痛,那是晨昏定省地敲钟念佛,隔一段时间还要把自己的忏悔和佛法心得写在信上,送去京城。

朱元璋看第一封,欣慰。

看第二封,点头。

看第三封,有点啰嗦了,不过还是值得肯定。

看第四封,嗯.....

看第五封.........

朱元璋就觉得,老三这罗里吧嗦的德性怎么当个和尚都能一点不变的。本就不喜欢啰嗦的老朱,看着眼睛疼。

而且,什么狗屁话都能当做佛法心得?老子当年也是做过和尚的,虽然没怎么念经诵佛,那也懂点皮毛的。

果然,读书都读不明白的东西,念佛又能念出个什么名堂。

可老朱也只是有些烦了话多啰嗦的朱老三,还没到动手揍儿子的程度,直到.....朱老三偷吃烤鸡被抓个现行的事传入老朱耳朵。

朱元璋;“.......”

他捏着奏报的手都在抖,是气的。

他脸都红了,是又羞又气的。

想到前一个月他还得意洋洋地把朱老三亲手抄写的经书扔到朱棣跟前,那眼神高傲,彷佛在说:还跟朕倔吗?

看看,那可是老三亲手为朕祈福抄写的佛经。

整整两大本啊,送给朕的生辰礼。

朱棣那时候看着两大本厚厚手抄佛经都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