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古董专家(191)
……
江离落接到视讯的时候,正和其他人围在一起看自己刚捡漏回来的光绪官窑粉彩花卉盘。
不等他们说两句话,姜城一眼就盯上画面中漏出一角的盘子。
“停!你别动,等一下!”姜城整张脸都贴在屏幕上。
江离落下意识向后退了一下,这一动连着镜头也跟着动。
“别动!转回去转回去!”
江离落视线一转,这才明白是什么吸引了他的目光。
好笑的看了视讯画面里的人一眼,配合的把镜头对准最吸引姜城的东西。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本来是问候妹妹的一通视讯,最后变成五个人隔空探讨光绪官窑瓷器的交流会。
曲连声见江离落不方便,自己上前接手她的手环,默默地做个人形支架,得知对面是心上人的哥哥,更是呼吸都悄悄放缓了,一句话都不敢说。
……
兄弟俩分别联系两个妹妹,自从姜媛明里暗里排挤江离落被发现之后,姜池每次和姜媛说话都很难像以前那么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更别提相隔万里通过手环交流了。
客气的关心两句,没几分钟就结束了通话。
又在客厅等了一会,还不见姜城回来。
疑惑的找过去,才发现他们竟然开始探讨起古董了。
姜城也不像平时对弟妹那样冷静自持,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的根本停不下来。
就连姜池站在门口听了十多分钟,都没能分到他一个眼神。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从清末官窑的胎质说到了盘子的纹饰,再从纹饰说到粉彩,又说起了文献中讲过的清朝年间关于粉彩的发展……
直到姜池听到江离落小声指使某人拉进镜头距离,对准花卉盘底下的款,终于忍不住凑上前去。
“大庆光绪年制……”姜池念叨着就把姜城挤开了,凑到屏幕前,直勾勾的盯着那六个字,“这楷书写的很标准,我见过瓷器博物馆的一个官窑残片,字迹风格非常像。”
姜家两兄弟都是古文化方面的专家,各自专精一项。
姜家老大姜城专精瓷器制作和鉴赏,对仿古瓷很有研究,尤其是缺少样品的古代官窑瓷器,这才一见到就移不开眼,恨不得立刻飞过去。
老二姜池则是专精古文字,是学术派的研究员,在东江文物局工作,此时见到如此规整的官窑楷书落款,也是见猎心喜。
正巧了,江离落上辈子最擅长的就是陶瓷和书画这两项,兄妹三人聊着聊着就越来越深入,直到最后庆方和曾芸都有些插不进话去了,唯有董瑶歌还能说两句。
以前兄弟俩对这两个妹妹都是站在兄长的立场,今天第一次发现原来换个身份和角度,竟然能有这么多共同话题。
就连姜城都因为上次走的早了,没来得及更多的了解这个妹妹,更别提姜池了。
等这场酣畅淋漓的交流结束,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姜池迟疑的开口:“要不咱们关注关注这个比赛,最近蓝光港运来的好东西不少,这节目组在当地录制,近水楼台,应该有些看头。”
姜城白了他一眼,“想看就看呗,解释那么多干什么。”
“要不要告诉爸妈?”姜池面露迟疑。
姜城想了想,摇头,“还是算了,他们都忙,等节目全都结束了,再告诉他们吧。”
其实兄弟俩的年龄也符合比赛要求的年龄限制,但是姜城和姜池两人在各自的领域早已不是同龄人可以比拟的。
由此可见,对于江离落能和他们聊得有来有回,偶尔一句还能让他们茅塞顿开的表现,给这兄弟俩带来了多少的惊讶和惊喜。
都有种打开新世界的感觉了。
面对这个妹妹,好像他们这点成就也没什么值得自傲的。
原本不放在心上的青年鉴宝节目,有了江离落的加入,也在他们心里不一样了起来。
兄弟俩一起把第一期看过之后,又约着一起看了第二期。
之后就垂直入坑了,周周都守着时间等着看。
像他们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作为首个纯粹的鉴宝比赛,节目组想要的目的全有了。
传播蓝星传统文化的用意达到了,比赛的热度也有了,广告赞助也来了。
前两场被点名发言的选手都
火了起来。
其他人感觉如何江离落不知道,她最大的感触就是——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好像很多人都认识自己。
捡漏更难了……
第74章 启功先生的字条
一眨眼就来到了复赛的录制现场。
因为关卡放松的缘故, 比赛规则从初赛第二关就快开始不一样了。
起初还有些选手不太适应这种鉴宝形式,直到第三关就开始学着灵活的运用技巧。
还沾沾自喜的觉得自己摸到窍门,后面的比赛定然能一路畅通。
谁料主持人把复赛规则一说,这些有心取巧的人就愣住了。
复赛不比鉴定真伪了, 主题是——分毛必争!
先比真伪, 再比定价!
一共三组文物, 每组都是一真一假,首先要选对真品, 答对得一分,打错不得分,之后再针对真品文物定价,只有根据市场定价上下浮动不超过10%的人才能得分。
不同于初赛的三关合计得分, 从复赛第一关开始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当天就要刷掉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