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女配她在边塞种田经商(74)
正说话间,柳母端了几碗热汤出来,递给柳叶舒和柳父,关切道:“天冷了,先喝点热汤暖暖身子。”
柳叶舒接过汤碗,轻轻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
傍晚时分,李管事再次匆匆赶来,看起来很是高兴。
他一进门便道:“我方才回去与唐婶说了,她倒是愿意,只是那地尚未翻过,恐怕还得费些功夫。”
柳叶舒闻言,淡然一笑,目光从李管事身上移开,看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既是如此,等翻了地再说吧。换地的事,不急,咱们慢慢谈。”
第41章 驯服烈马 “上来,我教你骑马。”……
过了几日, 李管事再次登门,眉宇间带着几分轻松,看来唐家的地终于准备妥当。他将手中一卷整齐的文书递了过来, 笑道:“柳姑娘, 唐家的地也翻好了,现下只需你们签字, 土地便算是正式换到你们名下了。”
说着, 李管事从袖中取出两份崭新的土地契约文书, 展开后整齐地摊在桌上:“这是官府拟好的契约, 只需在这里签下, 地契便生效。”
柳叶舒并未急着回答, 只是看了看父亲。柳父皱了皱眉头, 显然对翻地的质量仍存有疑虑。他缓缓说道:“地是翻好了,可翻得匆忙, 唐家的地况如何, 咱们还需再走一趟看看才成。”
李管事见状,只得拱手笑道:“那自然, 涉及明年收成, 细心谨慎也是应当的。你们尽管去看看, 若有不妥之处,咱们再做商量。”
柳叶舒与柳父相互对视一眼,随后一同前往那块新换来的土地。
远远看去,地面确实是翻过了, 土壤也显得松软, 但细看之下,土块并不均匀,许多地方的翻地只是表层翻过, 甚至还有些地方露出未耕松的土层。
柳父站在一旁,眉头微皱,似是有些犹豫:“地翻得虽然粗糙了些,但毕竟是比咱们原先的肥沃,勉强也算是划算了。”
柳叶舒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既然地已经换了,就好好耕作吧。”
今年收成好,特意多留了种子,她之前还担心地不够,没想到竟有人送上门来。
不多时,两人回到家中,柳父在契约上落下笔,李管事松了口气,笑容愈发真切:“那便恭喜柳伯了,今后这块地就是你们柳家的了。”说他顿了顿,不忘再卖个好,“日后若再有这等好事,我还想着你们。”
接下来几日,柳父带着柳弟翻整土地,施肥耕作。秋日的阳光不甚刺眼,但微微的寒意已经开始弥漫。柳弟将堆好的农家肥均匀地撒在地里,柳父则拿着锄头仔细地将肥料与泥土混合,使其充分融入土地中。
有时祁余下午去军营,柳叶舒得空便到田里走动,这日午后带了些烙饼,准备给庄稼地送去。
庄稼地里,柳弟正忙着在翻过的地里撒下紫云英的种子,这种子细如粉末,撒落在松软的土壤上,如同星星点点的绿意。
柳叶舒站在水渠旁,目光沿着蜿蜒的渠道细细查看。
【下游的部分不仅淤积严重,渠道狭窄,土壤也松软,雨水冲刷时很容易造成塌方,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排水,还可能造成水涝,危及到整个田地。】
柳叶舒点点头,不需系统提醒,她也发现了此处的不妥。
“爹,这水渠不仅要清理淤泥,恐怕还得加宽加固,尤其是下游这段。如今土壤松软,明年春雨一来,怕是会塌陷。我们可以先把淤泥挖出,再用石块和泥浆加固渠壁,这样水流才能畅通无阻。”
柳父听后,放下锄头,也来到水渠旁。
“我看这上游的渠口也要重新整理,那里常年有水冲刷,已经开始崩塌。你说得对,咱们得趁着这段时间把水渠修整好,确保来年不出问题。”
“爹,我们可以先将淤泥和杂草清理干净,然后找些石块,垒在渠道两侧,形成坚固的护坡。再用泥浆和稻草搅拌成浆糊状,填在石缝里。这样渠壁不仅稳固,水流也不会冲刷太过厉害。”
柳父思索片刻,点头应道:“好,咱们就这么做。”他看了看正在撒种的柳弟,喊道:“翎儿,过来一趟。”
柳弟快步跑来,手里还拿着耙子,满脸疑惑:“爹,怎么了?”
柳叶舒笑了笑,轻声道:“弟,我们得把这条水渠重新修一修,你去找些锄头和铲子,咱们把这淤泥先清理干净,再垒上石头。”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渠底的淤泥和杂草终于清理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坚硬的泥土和石块。柳叶舒去田边取了些稻草,将稻草切成细段,搅拌进泥浆里,再用手抓起一把,仔细地将泥浆涂抹在石块之间的缝隙上。
柳弟见状,跟着学着用手涂抹泥浆,忙得满头大汗。
“姐,这样做了以后,渠壁真的能撑住明年的大水吗?”
柳叶舒笑了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放心吧,渠壁垒得厚实,再有这些泥浆填缝,水再怎么冲刷也不怕。等到雨季来时,渠里的水能顺畅地流下去,田地自然就不会受灾了。”
忙到日落时分,水渠的修整终于完成了。柳叶舒抬头望了望天边,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间,水渠两侧的石块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渠壁垒得整齐坚固,泥浆也已经逐渐变干。
回家路上,系统突然发出一道柔和的光芒,柳叶舒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