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女配她在边塞种田经商(93)
柳叶舒顺着李管事的手指看了看那块地的位置,果然,青溪沿着村庄的边缘蜿蜒流淌,映衬着远处的青山。那块地就在溪水不远处,地形宽阔开阔,阳光也应
该充足,正如李管事所说,是一块优质的耕地。
“这地势确实不错。”柳叶舒点了点头。
“不过,既然已经成了良民,田地的使用就要按照正常的税制来纳税了。”李管事话锋一转,笑着补充道,“这块地面积适中,按照村里的规矩,每年你需要交纳一定的赋税。当然,若是能耕种得当,收入应该足够支付这些税银。”
“不过呢,”李管事话锋一转,神色严肃了几分,“分到田地可不只是耕作那么简单,田赋可是头等大事。你这块地是良田,每年按朝廷规定,要缴纳实物税和租调银。具体来说,实物税就是你秋收时要拿出田地收成的十分之一上交,作为国家的粮储。换句话说,种多少就得按比例交多少粮食。”
柳叶舒点了点头,听得格外仔细。
“除了实物税,”李管事继续说道,“还得缴纳租调银。这租调银是按田亩来算的,每亩田地大概五到八文钱,这个数额视你地的收成和质量而定。你这块地是十亩良田,虽说租调银不算太高,但每年还是得准备足够的银两。别看数目不大,要是秋收不好,恐怕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柳叶舒若有所思,问道:“如果收成不好,税赋还能减免吗?”
李管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朝廷的规矩还是挺严的,一般不大会因为收成不好而减免税赋。正因为如此,许多村民都格外小心地管理自己的田地,生怕一旦年成不好,缴不上税赋,不仅会被加收滞纳金,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剥夺田地的使用权。”
柳叶舒听了,不由得暗暗心惊。她刚刚成为良民,还没有完全熟悉良民的义务,如今知道田赋这么严格,不免感到责任重大。
李管事见她神色凝重,轻轻一笑,说道:“不过柳姑娘不必过于担心,今年下来,我看你对农事也有经验,按我看,明年收成定会不错。”他看了看天色,笑道:“今日该说的都说了,我就不多打扰了。以后若有事,柳姑娘尽管找我。”
*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边塞的冷风似是有棱角,吹在脸上像是被刀子割了。
王寡妇穿着自己最整齐的棉衣,手里捧着一份小小的礼物,步伐略显急促。她脸上挂着一抹笑意,但眼中却透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开口。
敲开柳叶舒的房门后,王寡妇挤出一丝笑容,温声道:“柳姑娘,我听说你已经脱籍了,这可是件大喜事啊!”
柳叶舒正在书房中翻阅一些账目,听到敲门声,微微一怔,见是王寡妇,连忙起身请她进屋坐下:“王姐,快请进。”
王寡妇微微笑着进了屋,动作轻巧而拘谨。她将手中的礼物递过去,声音带着些许的祝贺:“听说你脱籍了,我心里真是替你高兴。”
柳叶舒笑着接过礼物,放在桌上。她注意到王寡妇神情间的隐隐不安,心里不由得泛起疑问:“王姐,怎么了?可是生意上出了什么问题?”
王寡妇坐下后,目光在屋内扫视了一圈,似乎在寻找合适的开场白。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眼神闪烁,欲言又止。她低下头,轻轻摆弄着衣角,像是在给自己鼓劲儿,最终抬起头,勉强笑了笑:“柳姑娘,如今你脱了籍,身份不同往日,我这心里真替你高兴。可是……可是我这人直话直说,不知当讲不当讲。”
柳叶舒见她如此,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账册,微微一笑:“王姐,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咱们不必见外。”
听到这话,王寡妇深吸一口气,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她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安与自卑,语气里带着些许无奈:“柳姑娘,你如今脱了奴籍,是将军府的得力人,前途不可限量。而我不过是个粗人,咱们一块做生意,虽然你对我信任有加,可是我总觉得自己帮不上你什么忙。你在府里忙着重要的事情,今后怕是也不再需要我了……”
说到这里,王寡妇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黯然与自卑。她抬眼看了看柳叶舒,又急忙低下头,仿佛怕自己心中的不安被看穿。
柳叶舒听完,心中一阵酸楚。她看着眼前这个因为生活的打磨而变得坚强、却依然有些不安的女子,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生活的苦难和艰辛让她变得坚强,但如今在面对身份上的差距时,内心的自卑却依旧难以掩饰。
柳叶舒缓缓伸出手,握住了王寡妇的手,温柔却坚定地说道:“王姐,你的担忧我明白,但你放心,无论我身份如何变化,我们之间的合作不会变。”
王寡妇怔了怔,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柳叶舒的话。她迟疑地看了看柳叶舒,声音微微发颤:“柳姑娘,你真这么想?可我……毕竟是个村妇,怕是……怕是拖累你……”
柳叶舒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温和而坚定:“王姐,你别这么说。你能在村里这么多年撑下来,还能和我一起做生意,凭的就是你那份韧劲儿和坚毅。没有你,咱们的生意哪能做得这么顺?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租商铺,我在将军府做事难免分不开身,很多具体事务都需要你来打理。要没有你,我怕是也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