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温也,耳朵给我捏一下(39)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接受的信息也多,不再盲目迷信,但很多玄之又玄的病症真的不是医院就能看好的。
太姥姥用布满老人斑的干枯大手在小孩的额摸了摸,闭着眼嘴里喃喃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一直翻白眼昏迷的女孩突然开始哼哼唧唧,很难受的样子。
数分钟过后,太姥姥睁开松弛的眼睑:“孩子生魂不稳,眼睛干净,是被家里的脏东西吓着了,先定惊吧。”
中年女子一脸惊恐:“蔡婆婆,你说我家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太姥姥颤巍巍地往碗里装小米:“对,应该跟了你家有段时间……你家还有其他人这段时间不舒服没有?”
中年女子思索片刻,眼睛瞪大点头:“有有有!前段时面我婆婆总是喊着腿疼,我以为是她风湿病犯了,一直给她贴着膏药。”
“这两天不嚷嚷腿疼又吵着头疼,哎呀,这两天孩子发烧的事弄的我心烦,没怎么管她。”女人烦躁地抓头,不解道,“我婆婆腿疼也和家里的脏东西有关?”
“让你婆婆过来一趟才能确定。”
太姥姥用一块红布将装满小米的碗盖上,一边嘴里低语呢喃,一边在小孩头上转圈。
这是北方很多巫婆子惯用的小儿受惊定魂的办法,我也不知道原理是什么,如果受到惊吓,碗里满着的小米就会缺一块。
补上,再转,缺了再补,再转……
直到碗里的小米不再减少,小孩的魂魄差不多就稳定了。
太姥姥添补了五次,碗里的小米才完好,女人怀里的女孩刚才还抽动啜泣,此时呼吸平稳地睡着了。
村里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并不觉得很惊讶,但我每次看都觉得很神奇。
我之前问过小米跑哪里去了,太姥姥说被小鬼吃了,喂饱了他们才会放生魂归位。
之前我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现在,我信。
中年女子在太姥姥行事期间没有说话,见太姥姥收起碗,孩子入睡,她才说道:“我婆婆去年摔了胯,瘫在床上动不了,我家那口子今天又去上班了,家里没车,您要不跟着我回家一趟?”
我直接拒绝:“我太姥姥腿脚不好不出诊,想看病就把你婆婆抬过来,自己孩子养的那么精心,自己婆婆头疼脑热的不放在心上……”
“小麦,婶子这几天忙的确实转了向,一时疏忽。”中年女子给自己找补开脱,“要不我多出点钱,你陪你太姥姥去一趟?正好看看我家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要不治标不治本。”
“你倒精……”
我没说完,太姥姥拍了我一把胳膊,缓缓道:“让小麦跟你去吧,我老婆子腿脚确实不太方便。”
“啊?”我和中年女子都发出惊呼。
“小麦,她行吗?”中年女子呵呵假笑。
我本来不想争这口气,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肯定……叫上温也!
我不行,狐狸精行啊。
第33章 玉镯(一)
太姥姥住的村子名叫吾富庙村,因为之前村里有个小庙而得名,七十年代闹运动的时候被扒了。
北方农村地名取的简单直白,名字里有‘堡’‘营’的,基本都是之前的军事要塞,带‘桥’字的,可以判断之前该地有河有桥,还有什么‘屯’、‘沟子’、‘铺’、‘庄’的,通过名字就能大概知道一个村的历史或者基本情况。
我虽不是本村人,但村里人差不多都认识我,一是乡亲们都去我太姥姥那抓药看病,我寒暑假经常守铺子。
二是我这人闲不住,小的时候招猫逗狗,来太姥姥这住的第一个暑假,我就和村子里的同龄人混熟,有时候玩的晚了,大人们就留下我吃饭。
真真没脸没皮,吃百家饭长大的。
这其实不算什么丢人的事,奈何中年女子说了一路,还讲我小时候各种事迹。
什么打架,上树掏鸟窝,怂恿小伙伴去偷瓜,被瓜田主找上门赔赏,结果愣是拿我没办法什么的,巴拉巴拉一大堆。
温也斜眼睨了我一眼,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窘迫的我真想拿手捂住这个大嘴巴。
真烦人!
“转眼小麦都这么大了,人长得越来越漂亮,也比之前稳重了不少,找的男朋友都这么帅气。”中年女子喋喋不休。
我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小声解释:“婶子,这是我朋友,不是男朋友……”
中年女人呵呵假笑,打圆场:“看你们郎才女貌的,婶子还以为……呵呵呵,对不起,对不起。”
温也不近不远地跟在我身侧,不发一语。
“小麦,我记得村里有不少男孩子喜欢你,尤其老村长他儿子巩凡,这次回来还打听过你的消息。”
我嘴角抽了抽:“婶子,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和巩凡早就不联系了,他打听我做什么……小时候哪懂什么喜欢不喜欢,都是一块长大,现在都各奔东西了。”
我偷偷瞄了眼温也,他脸上毫无波澜。
“就是因为没联系才打听你呗,村里哪有秘密,他爹专门去问你太姥姥,打听你有没有对象,被抓药的乡亲听到,这不就传到我耳朵里了吗。”
七大姑八大姨的嘴真是厉害。
“你们都是今年大学毕业,他前段时间也回家了,不知道走没走。”
“我婆家就住老村长家对门,那时候我刚嫁到吾富庙村,见你经常去村长家,我还以为你是他家闺女,后来我才知道你是蔡婆的曾孙女。”
“巩凡打小看你的眼神就不一样,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老爹又很喜欢你,还以为你俩会走到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