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仙(108)
济善不在乎,他不是那种满脑子邪念的人,二人有时就随便寻处干净地方,和衣并肩一趟,叫花子似的,坦坦荡荡。
后来弄来了马车,就睡在马车里,两人都累,闭眼就睡。济善睡着了跟死了似的,把谭延舟惊吓了好几次,如今也习惯了。
二人在县衙里寻了个用作午栖的矮脚塌,被烧得颜色斑驳,但扫了灰,拍拍尘土,还能用。
谭延舟一面把刀解下来放在身边,一面说:“今夜咱们也不别都睡了,值个夜。徐家人恐怕在镇上有耳目。”
济善往塌上一趟,舒展筋骨:“不用,我也有人。”
“你在着镇上有多少人?”
“你不用管。”
谭延舟这句试探失败,便只好摇摇头,济善说:“你也来躺着。”
他闻言失笑:“真要躺一张床上去了。算了,挤不下你我二人,挤着睡更难受,我就睡地上。”
“嗯......”济善把胳膊枕在头下,偏过头来看他,说:“你把那个县令的床板拿来躺躺。”
谭延舟看她笑眼狡黠,是在打趣自己,便也笑骂:“你这人!好心给你让呢!”
说着不用值班,但谭延舟终究还是留了几分精神,没睡死。
夜半时分,他醒来几次,时而听着屋内有济善的呼吸声,时而没有。
仔细侧耳听着听着,他随意抬头往塌上一看,发现济善已经睁开了眼睛,嘴角带着笑意。
她就这么侧卧在塌上,睡得鬓发散乱,一手枕在脑袋下方,嘴角含笑,眼中倒映着月色的清光,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谭延舟心停跳一瞬,紧张地开了口:“怎么?”
“成了。”
济善梦呓般的说,随后又闭上了眼睛,仿佛从未醒来过。
这一刻谭延舟真的以为自己看见了仙人。
传说中卧云映月,俯瞰人间的仙人。
第二日,看似平稳的镇上,猛然骚乱了起来。
原因无他,只是在县衙大门口躺了几天的县令,忽然在一早儿天刚拂晓之时,从门板上爬了起来,挨家挨户地造访了镇上的人。
这忽然活过来的县令,先是把镇上的人吓得魂飞魄散,随后又哭得死去活来。
县令往日也是饱受爱戴的,没少做好事,如今还魂,他去了人家家中,只是一拜,说些小官位卑,再不能护一方百姓云云的话,随后朝着人拜了两拜,扭头就走。
最初人没反应过来,但县令一走,他们回过味来了,这个为民请命的县官死则死了,还还魂来给他们道歉,还放不下他们!
于是大伙的恐惧,瞬时就变成了感激。
一众人又怕又感激地跟着县令直走到了城门口,县令穿过门洞,身上燃起大火,顷刻便将他吞没。
前头的县令在燃烧,后头的百姓哗啦啦跪了一地,痛哭流涕,纳头便拜。
谭延舟跟在后头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敬佩:“你这装神弄鬼的本事也是一绝。”
济善还在吃那个饼子,一会咬一口,一口能嚼上半天。
她对此很淡然:“我本就是神。”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便又如往常一样。
县令夫人的娘家站出来,说他们拜了一个神仙,是那神仙心软,给了县令一个还魂的机会与他所管的百姓告别。
并且还言之凿凿,神仙会惩治徐家,给县令一个公道。
在王法不成法,世道无公道的时候,世人便妄想着会有侠客劫富济贫,或是仙人怜悯苦难。
于是镇上人在县令夫人娘家等人的带领下,给仙人摆了坛,上了香,一个一个的跪拜下去,把他们对县令的期望与寄托,重新放在了仙人上。
一个又一个的人低下头,虔诚的,认真的,一字一句地许愿。
他们细细地诉说着自己的苦难,自己因为饥饿,病痛,因为外来的敌人而死去的家人,细细地说他们的愿望。
他们遭受的苦楚那样繁多深重,愿望却如此统一,如同简单。
他们要搜刮欺压百姓的人得到报应,想要自己能够吃饱饭,穿暖衣。
本应如此。
可如今只能向神仙,来许一个虚无缥缈的愿。
济善就站在那个被火焚烧的县衙,张开双臂,大口呼吸着弥漫的香火气息。
那些纷繁的情绪,话语,愿望涌进她的脑中,增长了她的力量,也填满了她。
她觉得很饱。
非常的,非常的饱。
吸纳了许久之后,济善睁开眼睛,看向了谭延舟,这一次,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心。
一种毫无由来的决心:“现在,我去满足他们的愿望。”
“要徐家...血债血偿。”
第57章 攻城
谭延舟踏出县衙,猛止步,便见门口站满了人。
几乎都是镇上的百姓,表情姿态,与那些曾被济善控制过的铜楼兵一样。
济善上前一步,这些人便同时整齐地上前一步,“哗”然一响,掷地有声!
几乎整个镇子的人都来了,即便有不曾许愿,不曾被她吃下的,此刻也被众人裹挟,站在了县衙门口。
“你要做什么?”谭延舟问,心里隐隐地不安:“攻打徐家不成?”
此刻昨日来给他们送水粮的人在列队内,静静道:“之前强征我镇的人,乃是青州徐家家主表叔,一个叫徐学谦的。此人居阳山县狭布镇。”
另一个陌生面孔道:“狭布镇是个三不管地带,平日都是徐家自家管着。”
济善道:“他们强征粮米,油,盐,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了。”
谭延舟咂舌:“徐学谦手中有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