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仙(45)

作者: 错金 阅读记录

这么说明对方压根没有给何县令迂回与服软的机会,而是利落干净地将他杀掉了。

她回过头去,茫然地问黑疖子:“以往发生过抢粮的事么?”

黑疖子平日就被叫做“麻子”,尽管脸上只有那么一颗黑而大的疖子,麻子站在她身后,因为刚刚看过县令的尸体,心惊胆战的回答:“没有。”

“就算要抢,也不该是在咱们收了粮之后......”

济善的脸沉下去了。

不错。

没有这粮都被他们收走了,才来抢的道理,假若和水县没有碰上济善这么个人,没有她突发奇想弄来的三百斤,这帮劫匪本应该走空的。

他们就是冲着她这三百斤来的。

济善静了静,复问麻子:“除去县令一家之外,还死了什么人?”

粮官当久了,麻子养了一身的懒怠性情,并不乐意当个跑腿小厮般的人物,但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察觉到了严重性。

一言不发地跑出去打听了一番,麻子回到济善面前,咽下一口干唾沫,道:“县里几家富裕些的也遭了抢,不过死的倒是有限,都是家丁下人一类的。只有县令,叫整整齐齐的杀了全家。”

济善垂下头望着被血浸湿的地面,地上迭着乱七八糟的脚印,有蘸着血的,也有因为踏步重而印上去的。

她尝试着把自己的脚踏上去试了试,发现这些脚印大一些,自己无论踏哪一个都踏不上。

她一面想着:都是些男人,县令家中的女人连门都没有跑出来。一面不动声色地吩咐麻子:“把他们叫来。”

麻子又跑着去叫人,过了一阵,零零散散地来了几个,不情不愿的垮着脸。

而县令死了是一件大事,在县令院子的外头,已经乌泱泱地挤了一大帮百姓。

他们只知道是遭抢了,可那帮劫匪来的时候,压根没去砸他们禁闭的门户,没被他们瞧见动机;他们也并不知晓那凭空多回来的三百斤,故而没法往别处想,就聚在一块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县令得罪的仇敌。

富户派来的人排成一列站在济善面前,个个垂着脑袋,蔫头巴脑。

济善问了他们劫匪的外貌,来历,大伙不说话,只是讪讪地沉默。

她问了两遍,问到第三遍的时候,其中有人大声回答:“劫匪么!没什么好问的,都是一个样的!”

济善转向了他,在他面前站定了:“怎么没什么好问?”

那人露出强撑的表情:“都那样呗,凶得很!”

济善看向旁人:“你们呢?”

还是没人吭声。

“被抢了,还不说话。为什么?”

麻子在身后道:“知道你们是见了凶匪,叫吓破了胆子,怕报复!可你们也不想想咱们是什么人!”

“今儿你们老老实实说了,明儿兵就进来,把那帮匪给剿喽!”

说完,麻子环顾他们脸上一圈,等着,济善也等着。

可是这帮人只是把头又低了低,还是不说。

“怕匪,不怕我。”济善说:“那好——”

水和县的人怕匪,不怕她,甚至也不相信兵来了就能剿匪。这归根结底是权与威不够,她的不够,而王府的……在这种事情上,百姓也不买账!

至于为什么,她倒能想出个名堂——这也简单,匪徒是真来,也是真抢杀。可是麻子所说的剿匪,济善都不用打听,从那些人的反应上都看出来了。未必是个准话!

匪能跑,可水和县能跑么?万一匪徒来寻仇,那剿匪的兵还在不在?

在他们面前抬那些兵,没有用。瞧出来这一点后,济善心里倒是一动。

黎州外群敌环绕,而黎州之内,也并不是个刀插不进的地方!

麻子见他们老这副死样子,急了,伸手一拽济善,把她剩下半句话给拽丢到一边儿,他把嘴凑上来:“这事儿不能让上头知道!”

他急得很:“咱们的事儿经不住查!不能报上去,我方才说着只是唬他们的!必须得咱们自己尽快了结了!”

济善不动,只把一只眼睛向后乜去:“那你求求他们?”

麻子一下子就噎住了,他打量着济善一本正经的表情,摸不着她是恼了还是玩笑,于是松开了手,只能做出一个欲言又止的复杂神态,把嘴闭上了。

济善也没怎么望他们,低声说:“怕匪,不怕我,行。”

她抬手,在看热闹的老百姓里,随便找了一个人来,问:

“那告诉我,这劫匪是从哪儿来的?这总不是秘密。”

结果被她选中的人,想了半响,带着毫无由来的自豪感大声道:“这事儿咱们不知道!水和向来都是个平安富庶的地方,没见过什么匪呀!这里可是给平南王府供粮的地方,胆子再大也乱不到这里来呀!”

济善回头:“照你这么说,这里本不应该有匪。”

人家一拍巴掌:“对喽!”

她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济善转身就走,拨开人群往外走,麻子连忙跟上她,忙里偷闲地瞪了县里的人一眼,耳语似的道:“这县里的事儿可怎么办。”

没得到回答,他又上赶着问:“那咱们......”

“咱们事发了。”

麻子瞪大了眼睛看着她,济善说:“现在收拾他们没用,全杀了也没用。你不要轻举妄动,去替我联系那个砍头客和我上路的小弟,旁的事别做。”

麻子胆子大,可他想的多,从事发想到了暴怒的上官,从上官想到了王府内的公子。济善既然说事发了,那么这件私自贩粮的事儿,就不是公子的授意,而是她胆大包天自个儿偷偷干的。